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文杰专利>正文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平台、升降机构、提升机构和配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一端,所述配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方,所述配重机构与提升机构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兼具升降功能及提升功能的优点。施工人员站在操作平台上自由升降,利用提升机构将施工材料提升至高空操作平台上,方便快捷,无需操作平台上下的人员牵拉传递,同时利用配重机构使操作平台保持平衡,确保施工人员平稳操作,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Lifting machine for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升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建设中,为了尽量减少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多采用暗挖法施工。在地铁隧道内进行施工,对隧道顶部的施工属于高空作业,需要应用升降机来实现,工作人员通过升降台升至一定高度后再进行作业。但是,目前常用的升降台仅具有单纯的升降功能,并不方便提升重物。施工用工程材料需要提前放到升降台上,对于施工用量较大的材料需要后序提升上去,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升降台提升重物存在工作效率低及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包括操作平台、升降机构、提升机构和配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一端,所述配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方,所述配重机构与提升机构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龙门架和钢丝绳提升机,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一端,所述钢丝绳提升机包括提升电机和用于缠绕钢丝绳的滚筒,所述提升电机及滚筒均设置于龙门架的顶部横梁上。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中部设有供货物进出的开口;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护栏顶部;所述护栏的顶部设有控制盒,所述升降机构、提升电机和配重机构均与控制盒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配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表面,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顶推液压缸和配重块,所述顶推液压缸的缸体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中部下表面,所述顶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配重块活动连接;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滑道内,所述滑道设置于与提升机构相对一侧的操作平台下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腔底部设有并排设置的滚轴,所述配重块设置于底排滚轴的表面上。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排剪叉式升降组件,两排剪叉式升降组件并列设置于底座与操作平台之间;所述升降组件由升降液压缸驱动,所述升降液压缸与控制盒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均设有制动器。优选的,所述滚轮能够与地铁轨道配合,或者与轨道两侧的导轨配合。优选的,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控制盒无线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兼具升降功能及提升功能的优点。施工人员站在操作平台上自由升降,利用提升机构将施工材料提升至高空操作平台上,方便快捷,无需操作平台上下的人员牵拉传递,同时利用配重机构使操作平台保持平衡,确保施工人员平稳操作,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滑道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操作平台;2-升降机构,20-剪叉式升降组件,21-升降液压缸;3-提升机构,31-龙门架,32-钢丝绳提升机,320-提升电机,321-钢丝绳,322-滚筒;4-配重机构,40-顶推液压缸,41-配重块,42-滑道,43-滚轴;5-护栏;6-开口;7-控制盒;8-底座;9-滚轮;10-导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进行说明。所述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包括操作平台1、升降机构2、提升机构3和配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3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一端,所述配重机构4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下方,所述配重机构4与提升机构3相对应。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同时具有升降功能与提升功能,结构简单紧凑,方便施工人员站在操作平台上施工,还可以利用提升机构将施工材料提升至高空操作平台上,无需操作平台上下的人员牵拉传递,同时利用配重机构使操作平台保持平衡,确保施工人员平稳操作,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进一步地,参见图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提升机构3包括龙门架31和钢丝绳提升机32,所述龙门架31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一端,所述钢丝绳提升机32包括提升电机320和用于缠绕钢丝绳321的滚筒322,所述提升电机320及滚筒322均设置于龙门架31的顶部横梁上。将钢丝绳提升机安装龙门架的横梁中部,通过启动钢丝绳提升机可将施工材料提升至操作平台,方便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无需人工拉拽提升货物,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其中,钢丝绳提升机也可用卷扬机代替。进一步地,参见图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平台1的四周设有护栏5,所述护栏5中部设有供货物进出的开口6;所述龙门架31设置于护栏5顶部;所述护栏5的顶部设有控制盒7,所述升降机构2、提升电机320和配重机构4均与控制盒7电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护栏的安全性,可在四周护栏上围挡钢丝网。站在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可通过控制盒控制操作平台的高度及平衡度,以及钢丝绳提升机的启停,方便快捷。进一步地,参见图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配重机构4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下表面,所述配重机构4包括顶推液压缸40和配重块41,所述顶推液压缸40的缸体设置于操作平台1的中部下表面,所述顶推液压缸40的活塞杆与配重块41活动连接;所述配重块41设置于滑道42内,所述滑道42设置于与提升机构3相对一侧的操作平台1下表面上。当钢丝绳提升机在提升重物过程中,操作平台会向龙门架一侧倾斜,启动顶推液压缸可将配重块推向龙门架相对侧,借此来平衡操作平台,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平稳操作。在操作平台两侧护栏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水平仪,水平仪可选用气泡水平仪,通过观察气泡位置,启动顶推液压缸将配重块向外顶推,使之与龙门架一侧受力相抵,使操作平台保持平衡。其中,配重块移动的距离可根据吊装重物的重量来确定。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滑道42的内腔底部设有并排设置的滚轴43,所述配重块41设置于底排滚轴43的表面上。采用此结构能够减小顶推液压缸及配重块所受阻力,确保配重块滑动灵活。进一步地,参见图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两排剪叉式升降组件20,两排剪叉式升降组件20并列设置于底座8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升降机构、提升机构和配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一端,所述配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方,所述配重机构与提升机构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升降机构、提升机构和配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底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一端,所述配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方,所述配重机构与提升机构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龙门架和钢丝绳提升机,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一端,所述钢丝绳提升机包括提升电机和用于缠绕钢丝绳的滚筒,所述提升电机及滚筒均设置于龙门架的顶部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中部设有供货物进出的开口;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护栏顶部;所述护栏的顶部设有控制盒,所述升降机构、提升电机和配重机构均与控制盒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用升降提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表面,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顶推液压缸和配重块,所述顶推液压缸的缸体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杰王亚伟陈泽
申请(专利权)人:代文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