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4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包括:两个左立柱和两个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一,两个左立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连接臂一、连接臂二和连接臂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左立柱和两个右立柱之间焊接型钢,拼装搭建,型钢可周转、可回收利用,资源利用率较高,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了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提高了施工工效,左立柱与右立柱的底部设置万向自锁轮,可使得整套装置移动,实用性较强,该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可取代传统脚手架操作平台,能够减少二次措施费用,减少施工作业面的相互干扰,施工效率较高,工期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

A large span movable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操作平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商业广场体量越来越大,造型越来复杂,购物品质越来越高,商场内中庭采光顶、室内步行街造型奇特,不但跨度大,且上下楼层边线错位,而中庭、步行街顶棚通常设计有精装吊顶及装饰物,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这类大跨度洞口顶棚施工措施常规做法延用主体结构模板支撑架或后续单独搭设满堂脚手架,如果选择延用主体结构施工脚手架,该脚手架占用时间长,而且脚手架占用的施工空间加大,对其他作业面的影响较大。当主体结构模板支撑架拆除后,顶棚装修出现变更时,该位置的施工难度极大,施工时通常重新搭设满堂脚手架用作操作平台,但二次施工措施费用较高,占用的空间也较大,影响后续其他工序交叉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具有便于搭建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包括:两个左立柱和两个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一,两个左立柱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连接臂一、连接臂二和连接臂三,所述连接臂一与连接臂二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二,所述上弦杆与连接臂一的顶部安装有挡脚板,所述挡脚板的顶部焊接有防护栏杆,所述左立柱的左侧焊接有爬梯,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自锁轮。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进一步:所述稳固机构一包括等间距焊接在右立柱与上弦杆之间的多个竖腹杆一,两个竖腹杆一之间焊接有斜腹杆一。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进一步:所述稳固机构二包括焊接在连接臂一与连接臂二之间的竖腹杆二,所述连接臂一与连接臂二之间的两侧均焊接有斜腹杆二。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进一步:所述万向自锁轮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焊接有导轨槽钢,所述万向自锁轮的底部延伸至导轨槽钢的内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两个左立柱和两个右立柱之间焊接型钢,拼装搭建,型钢可周转、可回收利用,资源利用率较高,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了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提高了施工工效,左立柱与右立柱的底部设置万向自锁轮,可使得整套装置移动,实用性较强,该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可取代传统脚手架操作平台,能够减少二次措施费用,减少施工作业面的相互干扰,施工效率较高,工期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2、本技术通过稳固机构一和稳固机构二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操作平台支撑的强度,提高了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安全性。3、本技术通过基座和导轨槽钢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在基座上的导轨槽钢中移动,在专门的槽钢中运动,增加了其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左立柱,2、右立柱,3、上弦杆,4、下弦杆,5、稳固机构一,51、竖腹杆一,52、斜腹杆一,6、连接臂一,7、连接臂二,8、连接臂三,9、稳固机构二,91、竖腹杆二,92、斜腹杆二,10、挡脚板,11、防护栏杆,12、爬梯,13、万向自锁轮,14、基座,15、导轨槽钢。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2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包括:两个左立柱1和两个右立柱2,左立柱1与右立柱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上弦杆3和下弦杆4,上弦杆3与下弦杆4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一5,稳固机构一5包括等间距焊接在右立柱2与上弦杆3之间的多个竖腹杆一51,两个竖腹杆一51之间焊接有斜腹杆一52,两个左立柱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连接臂一6、连接臂二7和连接臂三8,连接臂一6与连接臂二7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二9,稳固机构二9包括焊接在连接臂一6与连接臂二7之间的竖腹杆二91,连接臂一6与连接臂二7之间的两侧均焊接有斜腹杆二92,通过稳固机构一5和稳固机构二9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操作平台支撑的强度,提高了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可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安全性,上弦杆3与连接臂一6的顶部安装有挡脚板10,挡脚板10的顶部焊接有防护栏杆11,左立柱1的左侧焊接有爬梯12,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自锁轮13,万向自锁轮13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4,基座14的顶部焊接有导轨槽钢15,万向自锁轮13的底部延伸至导轨槽钢15的内腔,通过基座14和导轨槽钢15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在基座14上的导轨槽钢15中移动,在专门的槽钢中运动,增加了其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左立柱1和右立柱2之间焊接上弦杆3和下弦杆4,再在上弦杆3和下弦杆4之间焊接稳固机构一5,然后在两个左立柱1和两个右立柱2之间焊接连接臂一6、连接臂二7和连接臂三8,通过稳固机构二9来加固两个左立柱1和两个右立柱2之间连接的强度,继续在右立柱2的上方铺设挡脚板10,接着在右立柱2的顶部焊接防护栏杆11,防护栏杆11有效的防护工作人员出现掉落的情况,最后在左立柱1的左侧焊接爬梯12,便于使用者爬上挡脚板10的顶部进行操作,即可达到便于搭建使用的目的。综上所述:该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通过在两个左立柱1和两个右立柱2之间焊接型钢,拼装搭建,型钢可周转、可回收利用,资源利用率较高,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了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提高了施工工效,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底部设置万向自锁轮13,可使得整套装置移动,实用性较强,可取代传统脚手架操作平台,能够减少二次措施费用,减少施工作业面的相互干扰,施工效率较高,工期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技术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技术之目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立柱(1)和两个右立柱(2),所述左立柱(1)与右立柱(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上弦杆(3)和下弦杆(4),所述上弦杆(3)与下弦杆(4)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一(5),两个左立柱(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连接臂一(6)、连接臂二(7)和连接臂三(8),所述连接臂一(6)与连接臂二(7)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二(9),所述上弦杆(3)与连接臂一(6)的顶部安装有挡脚板(10),所述挡脚板(10)的顶部焊接有防护栏杆(11),所述左立柱(1)的左侧焊接有爬梯(12),所述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自锁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可移动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立柱(1)和两个右立柱(2),所述左立柱(1)与右立柱(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上弦杆(3)和下弦杆(4),所述上弦杆(3)与下弦杆(4)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一(5),两个左立柱(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连接臂一(6)、连接臂二(7)和连接臂三(8),所述连接臂一(6)与连接臂二(7)之间设置有稳固机构二(9),所述上弦杆(3)与连接臂一(6)的顶部安装有挡脚板(10),所述挡脚板(10)的顶部焊接有防护栏杆(11),所述左立柱(1)的左侧焊接有爬梯(12),所述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自锁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静林赵乐徐仲良马谨锦方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