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13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备有:由电动机转动的凸轮轴齿轮:借助凸轮轴齿轮进行动作的检冰控制杆和开关驱动杆,而且该驱动杆可按原点位置、检冰位置和脱冰装置作位移;按凸轮轴齿轮转动方向移动位置的制约部件;在制约部件上形成处于检冰位置上的检冰控制杆或开关驱动杆的位移制约部。该装置能克服电动机反转过程中的检冰信号产生或不产生的不确定状况,并能以简单结构完成检冰或脱冰动作中的必要功能,便于装置小型化。(*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冷藏库的制冰器皿的装置的改进。作为这种装置,有用特开平2-203179号公开的技术的,但该装置结构复杂,为了实现必要的动作还设有许多开关,这些开关的调整困难,而且容易发生误动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构成完成必要的功能,并使装置小型化,同时改善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又为了使制冰器皿2脱冰后复原,在电动机15反向转动的过程不存在检冰信号发生或不发生的不确定状况。按照本专利技术,除了检冰控制杆的检冰动作外,其他制冰器皿翻转动作等也都能用一个凸轮轴齿轮同时并行控制,所以这些动作的同步状态能方便地设定。而且由于用一个开关驱动杆和开关能检测检冰和脱冰等的动作状况,所以开关部分的构成可简化,与已有技术相比,响应外部信号的控制也能简化。又,在制冰器皿的复原过程中,由于用机械方法使检冰信号在检冰位置必然发生或不发生,所以不必构成对应于检冰信号发生、不发生的2种控制,控制程序能简化、在复原回转过程中不必设定定时器的时间,能获得容易识别初始“H”电平开关信号(即原点信号)的效果。又,在复原过程中,当“H”电平的信号发生2次以上时,控制器52判别为异常动作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另外,在复原过程中,“H”电平的开关信号发生一次以上时,控制器52判断为异常动作并进行必要的动作。这样,在输出轴20的往复旋转过程中,根据检冰位置执行机械的检冰动作,而且按照一个开关14的“H”电平信号控制复原方向电动机15反向旋转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与发生检冰信号时,或不发生检冰信号时这两种状态适当对应。因此,控制器52侧的控制变得复杂,控制过程的时间的分配也变得困难。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的整体正视图;图2为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放大后视图;图4为凸轮轴齿轮部分仰视放大水平剖面图;图5为检冰轴驱动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6为凸轮轴齿轮的第一凸轮的放大正视图;图7为凸轮轴齿轮的第二凸轮的放大水平剖面图;图8为说明凸轮轴齿轮与开关驱动杆及锁定杆的对应关系的放大平面图;图9为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连接框图;图10为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11为动作时的时间图;图12为实施例2动作时的时间图;图13为实施例2的第2凸轮放大平面图;图14为实施例2的时间图;图15为实施例3中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放大后视图;图16为实施例1中的调整部件平面图;图17为说明实施例4中第2凸轮与调整部件关系的平面图;图18为说明实施例5中第1凸轮与调整部件关系的平面图;在图11,12和14中,a表示开关14的输出信号;b表示凸轮轴齿轮11的旋转角度;c表示最大动作角度;d表示满冰检测位置;e表示检冰轴10的动作;f表示贮冰量不足时的动作状态;g表示贮冰量充足的动作状态。实施例1图1和图2表示制冰器皿驱动装置1的整体构成。制冰器皿驱动装置1由于脱冰动作时,朝上的制冰器皿翻转,同时检冰动作时检冰棒3摇动,所以可装在冷藏库制冰室内贮冰容器的上面。制冰器皿2为长方形的上面开口状,其二短边之一与驱动装置1的驱动部4连接,另一则以与固定于冷藏库框体6的从动轴5呈可翻转状态由该从动轴支承着,翻转时,即从朝上状态变为朝下状态的时候,也即在转动范围一端的位置,制冰器皿2就与框体6上所固定的接触片7接触(例),并通过扭曲形变使内部的冰块脱离,落入下方的贮冰容器中。又,上述检冰棒3在组合型壳体8、9的侧面装到检冰轴10上,通过从水平位置作必要角度(如最大转角37度左右的转动,且接触到贮冰容器内的冰时,检测出满冰状态,接触不到冰时,检测出贮冰量不足。图3至图8表示壳体8、9内部所装凸轮轴齿轮11、检冰控制杆12、开关驱动杆13、和开关14的结构,以及与驱动这些构件的直流电动机15等的布局。电动机15除图3外,还如图8所示,在壳体8的内部与印刷电路板37一起固定,它的旋转通过减速用蜗杆16、蜗轮17、齿轮18、19传递给凸轮轴齿轮11。凸轮轴齿轮11如图4、图6、图7所示,通过与其一体的输出轴20,相对于壳体8、9的轴承部分旋转自如地由该轴承部分支承着,并由一端侧面的轮廓形成第1凸轮21,由另一端的不连续圆周上的突条形成第2凸轮22,此外,还形成限制凸轮轴齿轮11旋转角度用的阻挡块23及驱动锁定杆25用的凸起24。又,输出轴20的一部分从壳体8向外突出,用突出部分构成扁鼓形的驱动部4。为了像图6那样限制凸轮轴齿轮11的反向转动角度,阻挡块23对应于壳体8上形成的受挡件26,限定制冰器皿2、凸轮轴齿轮11和输出轴20的制冰位置端转动范围。又,锁定杆25如图4所示,其前端为爪形部分,与蜗杆16的轮毂部分形成的台面47相对应通过这种接触,即使电动机15处于通电状态,也能强制停止电动机15及蜗杆16。又,上述第1凸轮21如图3和图6所示,以圆弧状的轮廓部分与检冰控制杆12的凸轮从动件28相接触,并在下凹部分形成位移允许范围29。又,第2凸轮22如图7所示,以外周壁与开关驱动杆13的凸轮从动件30相接触,并在不连续的部分形成对应于凸轮轴齿轮11的基准原点位置及制冰位置的位移允许范围31、检冰位置上与上述位移允许范围29对应的位移允许范围32,以及与凸轮轴齿轮11旋转终止时的脱冰位置相对应的位移容许范围33。上述开关驱动杆13和锁定杆25如图8所示,都相对于与壳体8成一体的杆轴34转动自如地由该杆轴支承着,能过设于它们之间的牵引弹簧按不同的旋转方向相互拉着。开关驱动杆13,其前端部分备有如永久磁铁36,该永久磁铁36的磁通对应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7上的霍尔集成电路等的开关14。开关14接近永久磁铁36时产生“L”电平的输出信号;远离时则产生“H”电平的输出信号。检冰控制杆12如图3所示,其一端相对于与壳体8成一体的杆轴39转动自如地由该杆轴支持着,其孔40部分与输出轴20交叉且不相干,其前端部分直接与检冰轴10结合,或者如本实施例所示,以滑块41介入的状态与检冰轴10结合。即滑块41以在检冰控制杆12上形成的滑动导向件42的内部呈可移动状态嵌入,并通过滑块41的弹簧支承件44与检冰控制杆12的弹簧支承件45之间的弹簧42连成一整体,再通过前端的二个结合凸起46同与检冰轴10为一体的结合片48相结合。检冰轴10如图5所示,其下侧部分通过挂在壳体8上的牵引弹簧49,通常顺时针方向停靠。其结果,检冰棒3通常反时针方向停靠(如图2),且检冰控制杆12通过上述牵引弹簧49,通常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如图3),即受到使凸轮从动件28与第一凸轮21的轮廓相接触方向的力。检冰控制杆12与开关驱动杆13对应的部分有位移阻止部50,通过使该部分与开关驱动杆13的一部分接触,例如与同该驱动杆成一体的位移阻止片51接触,以限制开关驱动杆13的转动范围。这样,开关驱动杆13原点位置、检冰位置及脱冰位置对应于位移允许范围31、32、33,在作为开关14的输出而产生“H”电平信号的方向上形成可位移状态。图9表示电动机15的控制系统。控制器52存贮着动作程序,除输入各种指令信号外,还将来自开关14的输出信号等作为输入、并将动作指令加给驱动电路53。驱动电路53在检冰动作时或脱冰动作时,以必要的转矩使电动机15正向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备有:电动机;使该电动机的旋转减速,并将该旋转传递给凸轮轴齿轮的装置;设于所述凸轮轴齿轮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及制冰器皿的驱动部;与第一凸轮结合的检冰控制杆;从动于第二凸轮的开关驱动杆;检测上述开关驱动杆位移的开关;设于上述检冰控制杆燕与所述开关驱动杆相对的位移阻止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凸轮上的位移允许范围,该范围在第一凸轮旋转的初期允许所述检冰控制杆位移;形成于第二凸轮上并与上述位移允许范围内相对应的开关驱动杆位移允许范围以及处于所述凸轮轴齿轮旋转终止期的开关驱动杆位移允许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和则吉川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