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082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体系,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通过临时支撑底座与结构钢梁或结构钢梁外伸支座相固定连接;结构钢梁上设置有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楼板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之间通过楼板翻边进行固定连接;预制混凝土窗间墙的预制钢筋嵌入楼板翻边内部,与楼板翻边内部紧密结合,用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并同时将临时支撑底座固定。该窗间墙构造具有稳固、装配效率高的特点。

A construction of PCF local laminated window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具体涉及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
技术介绍
四点挂装的混凝土预制外挂墙板当在建筑中遇到横向条窗的情况下,常遇到上下挂点距离过近的情况,此时墙板在楼层线以上的部分均处于悬挑状态,且要同时承受自身风荷载重力荷载、窗的风荷载及内侧作为栏杆存在的水平荷载,因此混凝土预制外挂墙板受到点荷载,在板块设计中此种受力状态是非常不合理的。同时传统的混凝土预制外挂墙板上无任何可扩展的接口,需要工人现场施工操作,且容易出现纰漏,装配精度不高,从而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效率。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出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该窗间墙构造具有稳固、装配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通过临时支撑底座与结构钢梁或结构钢梁外伸支座相固定连接;结构钢梁上设置有混凝土楼板,楼板翻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楼板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预制混凝土窗间墙的预制钢筋嵌入楼板翻边内部,与楼板翻边内部紧密结合,用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并同时将临时支撑底座固定。进一步,所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挂线条接口,用于安装外包铝板线条。进一步,预制混凝土窗间墙上方及下方皆设置有窗户框架接口,用于连接窗户框架。进一步,预制混凝土窗间墙内部设置有保温岩棉接口、窗台板接口,保温岩棉接口用于安装保温岩棉,窗台板接口用于安装内窗台板。进一步,预制混凝土窗间墙内部设置有临时支撑撑杆用套筒、吊装用套筒,临时支撑撑杆用套筒用于配合安装斜撑杆,吊装用套筒用于配合起吊机起吊预制混凝土窗间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构造结合了预制墙板和现浇窗间墙的优点,使用内埋钢件及套筒进行临时支撑,在板内侧预留了钢筋与楼板翻边浇筑,将传统挂板的点荷载转变为线荷载,使用预制混凝土窗间墙的预制钢筋嵌承受悬挑部分产生的弯矩,从而使得墙体更加稳固。同时利用预制墙板模具、预埋方便的特点,预留了保温岩棉接口、窗台板接口、窗户框架接口、外挂线条接口,一方面保证了工程预制率,另一方面对于墙体其他功能的扩展留下各种可能,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其中:1.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1.预制钢筋;12.外包铝板线条;13.窗户框架;14.内窗台板;15.保温岩棉;16.防火石膏板;17.临时支撑撑杆用套筒;18.吊装用套筒;2.临时支撑底座;3.结构钢梁;4.结构钢梁外伸支座;5.混凝土楼板;6.楼板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通过临时支撑底座2与结构钢梁3或结构钢梁外伸支座4相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楼板5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之间还设置有楼板翻边6,所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的预制钢筋11嵌入楼板翻边6内部,并与楼板翻边6内部紧密结合,从而实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与混凝土楼板5的来连接,并同时将临时支撑底座2固定。所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挂线条接口,用于安装外包铝板线条12,外包铝板线条12用于装饰外墙表面。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上方及下方皆设置有窗户框架13接口,用于连接窗户框架13;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内部设置有保温岩棉15接口,用于安装保温岩棉15,在保温岩棉15外侧安装有防火石膏板16,将保温岩棉15以及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的内表面进行装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设置有窗台板接口,用于安装内窗台板14。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内侧上方设置有临时支撑撑杆用套筒17,安装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时,临时支撑撑杆用套筒17配合斜撑杆使用,支撑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待楼板翻边6硬化,拆除斜撑杆。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上方还设置有吊装用套筒18,用于配合起吊机起吊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安装在房屋框架上的施工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利用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上预留的吊装用套筒18将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起吊至合适的位置,便于后续安装。使用临时支撑底座2将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安装在结构钢梁3或其外伸支座上,使用斜撑杆支撑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从而抵抗风荷载及重力荷载产生的弯矩。在结构钢梁3上浇筑楼板翻边6,将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结构钢梁3以及混凝土楼板5三者紧密连接,且预留区域的混凝土楼板5表层需要做拉毛处理,以便与现浇混凝土翻边紧密连接。48小时后,待楼板翻边6硬化后,可以拆除底模及斜撑杆。再在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外表面安装上外包铝板线条12,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内表面安装上保温岩棉15,保温岩棉15上安装防火石膏板16,预制混凝土窗间墙1内表面上方安装内窗台板14。以上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做出若干其他简单替换和改动,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通过临时支撑底座与结构钢梁或结构钢梁外伸支座相固定连接;结构钢梁上设置有混凝土楼板,楼板翻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楼板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预制混凝土窗间墙的预制钢筋嵌入楼板翻边内部,与楼板翻边内部紧密结合,用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并同时将临时支撑底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通过临时支撑底座与结构钢梁或结构钢梁外伸支座相固定连接;结构钢梁上设置有混凝土楼板,楼板翻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楼板与预制混凝土窗间墙;预制混凝土窗间墙的预制钢筋嵌入楼板翻边内部,与楼板翻边内部紧密结合,用于实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与混凝土楼板的连接,并同时将临时支撑底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F局部叠合窗间墙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窗间墙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挂线条接口,用于安装外包铝板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徐国军田宇治黄玲荣徐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