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87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涉及金属线材的技术领域。包括圆柱状的多个边部丝体,以及沿所述边部丝体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的多个加强条,每一所述加强条均呈螺旋状盘绕于所述边部丝体周壁;多个所述边部丝体相互拧铰于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增强单根丝体的抗拉强度以及钢绞线整体抗拉强度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
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
技术介绍
钢绞线是一种由多根钢丝绞合而构成的钢铁制品,钢绞线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镀锌钢绞线等,不同的钢绞线多用于不同的场合。预应力钢绞线常用于桥梁、建筑、水利、能源以及岩土工程等领域,通常与混凝土配合使用;无粘结钢绞线常用于楼板、地基工程等处;镀锌钢绞线通常用于承力索、拉线、加强芯等处,也可用做架空输电的地线、公路两边的阻拦索、或建筑结构中的结构锁。公告号为CN2019429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包括中间丝体,在所述的中间丝体周围设置有多股直径为3.0—5.8毫米的外钢丝,所述的多股外钢丝缠绕在所述的中间丝体外侧并相互绞拧在一起,所述的外钢丝为6股。加工过程中,将多根丝体相互铰拧于一体,并使得多根丝体铰拧为螺旋状。缠绕后得到的预应力钢绞线直径大小与抗拉强度都能达到最佳,而且此时预应力钢绞线可与混凝土粘接更加牢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单根丝体为圆柱状,且可承载的力较小,使得钢绞线的强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其具有使得钢绞线可承受更大的抗拉强度,也可增大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效果,同时也可使得单个的边部丝体承受更大的力气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包括圆柱状的边部丝体,沿所述边部丝体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有多个加强条,每一所述加强条均呈螺旋状盘绕于所述边部丝体周壁,多个所述边部丝体相互拧铰于一体,多个所述边部丝体之间夹设有圆柱状的中间丝体,多个所述边部丝体均呈螺旋状铰拧于所述中间丝体外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边部丝体外周固接加强条可提高单根边部丝体的抗拉强度。加强条以螺旋状盘绕于边部丝体周壁,可使得边部丝体应用于混凝土内时增大边部丝体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增大边部丝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使得混凝土不容易从边部丝体上脱落,从而使得整个混凝土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加强条以螺旋状盘绕于边部丝体周壁也可增加边部丝体整体的抗拉强度;将多个边部丝体铰拧于一体,使得多个边部丝体铰拧于相互缠绕的螺旋状,可增强钢绞线整体的抗拉强度,同时多个丝体相互铰拧于螺旋状可增大钢绞线整体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增大钢绞线整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使得钢绞线与混凝土的连接更加牢固;设置中间丝体,可使得多个边部丝体盘绕于中间丝体外周,可使得多个边部丝体与中间丝体形成更加牢固的结构,即可增强钢绞线整体的抗拉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条的条数设置为4-7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强条设置为4-7条,可避免加强条过少时而降低边部丝体的抗拉强度,也可避免加强条过多而导致边部丝体与混凝体的摩擦力减小,导致边部丝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加强条于所述边部丝体外周均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加强条于边部丝体外周均布,使得加强条在边部丝体的增强作用为均等的,即为可使得加强条对边部丝体的增强作用于边部丝体外周均布,可增强边部丝体整体的抗拉强度,避免因加强条分布不均而导致边部丝体周壁产生抗拉强度差,从而削弱边部丝体的抗拉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条远离所述边部丝体轴线一侧的两条棱边均设置有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条远离边部丝体轴线的两条棱边设置圆角,可提高加强条自身的牢固程度,也可避免加强条的棱边过于凸出而导致混凝土易于从加强条上脱落的情况发生,即可增加混凝土与加强条的粘结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所述中间丝体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有多根防滑条,每一所述防滑条均呈螺旋状盘绕于所述中间丝体周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滑条可增大中间丝体的抗拉强度,即为可提高钢绞线整体的抗拉强度,同时,多根防滑条以螺旋状盘绕于中间丝体周壁可增大中间丝体与边部丝体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中间丝体与边部丝体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即可使得钢绞线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部丝体的条数设置为4-7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边部丝体的条数过少而导致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较低的情况发生,也可避免边部丝体的条数过多而导致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摩擦力减小而使得混凝土与钢绞线粘结强度变差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边部丝体周壁固接加强条,且加强条以螺旋状盘绕于边部丝体外周,可提高边部丝体的抗拉强度,也可提高丝体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2.将加强条的条数设置为4-7条,可避免加强条的条数过少而导致边部丝体的抗拉强度较低,也可避免加强条的个数过多而导致边部丝体与混凝度的粘接强度较低的情况发生。3.通过设置中间丝体可提高钢绞线整体的抗拉强度,在中间丝体外周固接防滑条可增大中间丝体与边部丝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中间丝体与边部丝体出现打滑,从而使得钢绞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提高钢绞线整体的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边部丝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边部丝体的整体结构。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旨在表示加强条的结构。图3是本技术边部丝体和中间丝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旨在表示防滑条的结构。图中,1、边部丝体;11、加强条;111、圆角;2、中间丝体;21、防滑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包括多个圆柱状的边部丝体1,呈圆柱状的中间丝体2,以及沿边部丝体1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的多个加强条11,多个加强条11于边部丝体1外周均布,加强条11的条数设置为4-7条,本实施例中加强条11的条数为6条,且每一加强条11均与边部丝体1一体设置,每一加强条11均呈螺旋状盘绕于边部丝体1周壁,每一加强条11远离边部丝体1轴线一侧的两条棱边均设置有圆角111;多个边部丝体1沿中间丝体2外周的周向均布且多个边部丝体1均呈螺旋状铰拧于中间丝体2外周,边部丝体1的条数设置为4-7条,本实施例中边部丝体1的条数为6条,沿中间丝体2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有多根防滑条21,每一防滑条21均与中间丝体2一体设置,且每一防滑条21均呈螺旋状盘绕于中间丝体2周壁。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边部丝体1外周一体设置加强条11,可增强单根边部丝体1的抗拉强度,同时在边部丝体1外周设置加强条11也可使得边部丝体1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时,增大边部丝体1与混凝土的摩擦力,即可增大边部丝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将多个边部丝体1以螺旋状铰拧于中间丝体2外周,可使得多个边部丝体1与中间丝体2以更加稳固的结构铰拧于一体,即可增大钢绞线整体的抗拉强度,在中间丝体2外周设置防滑条21可增大中间丝体2与多个边部丝体1之间摩擦力,避免中间丝体2和边部丝体1之间出现打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边部丝体(1),沿所述边部丝体(1)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有多个加强条(11),每一所述加强条(11)均呈螺旋状盘绕于所述边部丝体(1)周壁,多个所述边部丝体(1)相互拧铰于一体;多个所述边部丝体(1)之间夹设有圆柱状的中间丝体(2),多个所述边部丝体(1)均呈螺旋状铰拧于所述中间丝体(2)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边部丝体(1),沿所述边部丝体(1)周壁的周向间隔固接有多个加强条(11),每一所述加强条(11)均呈螺旋状盘绕于所述边部丝体(1)周壁,多个所述边部丝体(1)相互拧铰于一体;多个所述边部丝体(1)之间夹设有圆柱状的中间丝体(2),多个所述边部丝体(1)均呈螺旋状铰拧于所述中间丝体(2)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11)的条数设置为4-7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刘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邦矿山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