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支玉玺专利>正文

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8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包括底座(1)、靠背(2)、扶手(3)和座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4)下面的底座(1)的空间内安装有可伸展为水平床面的折叠床体,该折叠床体内部安装有折叠骨架(6),所述底座(1)与折叠骨架(6)之间连接有转换机构(7)。(*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概括地说涉及一种折叠沙发床,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
技术介绍
折叠沙发床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前拉后放式沙发床、座位前翻板式沙发床、板式组合式沙发床,等等。这些床均没有储物功能,在由床转换为沙发时,或由沙发转换为床时需要将座垫、靠背、被褥等进行两次搬动,非常麻烦;同时还具有沙发与床组合不牢固、床面太硬或沙发太软使用不舒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储物功能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包括底座、靠背、扶手和座垫。其中所述座垫下面的底座的空间内安装有可伸展为水平床面的折叠床体,该折叠床体内部安装有折叠骨架。所述底座与折叠骨架之间连接有转换机构。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其中所述折叠骨架展开后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平面框架结构,其前、后端为两个对置的“U”形前横梁和后横梁,其两侧分别为由多个依次首尾相铰接而成的可折叠的左侧梁和右侧梁。在所述“U”形后横梁的开口处设有刚性横梁。后横梁与刚性横梁组成的矩形空间的相对边之间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有若干钢带;在前横梁、刚性横梁、左侧梁和右侧梁组成的矩形空间内固定有钢丝网,且在左侧梁和右侧梁之间设有多根加强横梁。所述折叠骨架在左、右侧梁的接近底座的杆件和前横梁位置处,通过转换机构与底座的下梁相铰接。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其中所述折叠骨架的左、右侧梁分别由位于同一侧的“U”形前横梁的相对杆中的一个侧杆、杆件I、连接件和“U”形后横梁的相应侧杆依次首尾相铰接而成。其中折形杆I的短臂铰接在杆件I中部,长臂与折形杆II的短臂相铰接,折形杆II的长臂铰接在左移动床腿一端部,左移动床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折形杆II的折点位置处与连接件的邻近后横梁位置相铰接。折形杆I、折形杆II的弯折角度相反。左移动床腿上固定有“U”形靠背支架,该“U”形靠背支架的两相对臂顶端分别活动安装所述座垫支架和固定安装所述靠背。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其中所述转换机构由多条杆件、弯折形杆件、拉伸弹簧和一异形板组成。其中所述异形板的上端具有弯钩,下端具有三个凸缘,且所述三个凸缘中的一个位于异形板中轴线的右侧底端,另两个位于异形板中轴线左侧底端;每个凸缘上具有一个铰接点,在弯钩顶端部及邻近弯钩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铰接点。折形杆III的长臂铰接在前横梁的一个侧杆上,短臂铰接在底座的下梁上。杆件III一端铰接在折形杆III的折点位置处,另一端铰接在异形板的底端的位于中轴线左侧的两个铰接点中靠上的一个铰接点上,靠下的铰接点铰接在下梁上;异形板的邻近弯钩位置的铰接点通过连接件铰接在杆件I上,弯钩顶端部的铰接点与杆件IV的一端相铰接,杆件IV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件的一侧边中部。所述底座的下梁上分别设有向下伸出和向上伸出的悬臂I、悬臂II;底座的上梁上设有向下伸出的悬臂III。所述异形板下端的中轴线右侧的铰接点与悬臂I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I。杆件III上邻近与折形杆III相铰接位置固定有销轴,该销轴与悬臂II、悬臂III之间分别连接有拉伸弹簧II、拉伸弹簧III。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其中所述折叠骨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由位于同一侧的“U”形前横梁的相对杆中的一个侧杆、杆件I、连接件和“U”形后横梁的相应侧杆依次首尾相铰接而成的左、右侧梁分别处于一水平直线状态排列。左移动床腿的自由端与地面接触。组成转换机构的各杆件均与左、右侧梁重合或位于其下部。靠背和座垫支架位于左、右侧梁下面的空间内。拉伸弹簧II处于张紧状态,拉伸弹簧I、拉伸弹簧III处于松弛状态。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其中所述折叠骨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骨架和转换机构均位于座垫支架以下的空间内。其中前横梁竖直地靠近底座的右立柱内侧,前横梁底端部的右移动床腿垂直地与地面接触,并与安装在底座底端部的右床腿在一条直线上。连接件竖直地靠近底座的左立柱内侧。异形板水平位于底座的下梁下面。左移动床腿的自由端由固定在底座的上梁下面的定位装置定位。拉伸弹簧II处于松弛状态,拉伸弹簧I、拉伸弹簧III处于张紧状态。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其既可以用作床,也可以用作沙发,而且在沙发与床的相互转换过程中不必搬动座垫、靠背、被褥等,这些床上用品可以连同折叠骨架一起储存在座垫下面的空间内,避免了两次搬动床上用品的麻烦,使用方便。本技术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阅读下方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折叠骨架为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折叠骨架为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折叠骨架为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底座、折叠骨架和转换机构连接关系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包括底座1(见图3)、靠背2、扶手3和座垫4。座垫4下面的底座1的空间内安装有可伸展为水平床面的折叠床体,该折叠床体内部安装有折叠骨架6。底座1与折叠骨架6之间连接有转换机构7。靠背2上装有靠背垫。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的底座1的空间较大,足以容纳被、褥或可折叠席梦思床垫等床上用品,故当用作沙发时,完全看不出其内还有折叠的床,非常美观;同时在床与沙发相互转换过程中不必搬动沙发座垫和靠垫,方便、省力。参见图1和图3。折叠骨架6展开后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平面框架结构,其前、后端为两个对置的“U”形前横梁10和后横梁10’,其两侧分别为由多个依次首尾相铰接而成的可折叠的左侧梁28和右侧梁28’。在“U”形后横梁10’的开口处设有刚性横梁29。后横梁10’与刚性横梁29组成的矩形空间的相对边之间分别通过弹簧31连接有若干交叉编织在一起的钢带30,并在交叉位置用铆钉固定,也可以在钢带30的其中一端使用挂钩代替弹簧31与后横梁10’或刚性横梁29连接。当折叠骨架6处于折叠状态,即本技术的半自动折叠沙发床用作沙发时,具有钢带的这部分处于座垫4位置,这有利于增加座垫4的弹性和强度。在前横梁10、刚性横梁29、左侧梁28和右侧梁28’组成的矩形空间内固定有钢丝网32,且在左侧梁28和右侧梁28’之间设有多根起提高强度和刚性作用的加强横梁33。由于床面为钢带和钢丝网,在使用时可实现与普通床一样,没有下陷的感觉,非常舒适。折叠骨架6在左、右侧梁28、28’的接近底座1的杆件I23和前横梁10位置处,通过转换机构7与底座1的下梁21相铰接。折叠骨架6的左、右侧梁28、28’分别由位于同一侧的“U”形前横梁10的相对杆中的一个侧杆、杆件I23、连接件26和“U”形后横梁10’的相应杆依次首尾相铰接而成。其中连接件26的横断面呈倒置的“U”形。折形杆I24的短臂铰接在杆件I 23中部,长臂与折形杆II25的短臂相铰接,折形杆II25的长臂铰接在左移动床腿9一端部,左移动床腿9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折形杆II25的折点位置处与其中一个连接件26的邻近后横梁10’位置相铰接。折形杆I24、折形杆II25的弯折角度相反,具有自锁功能。左移动床腿9上固定有“U”形靠背支架42,该“U”形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玉玺
申请(专利权)人:支玉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