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813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包括机架与高位罗拉,还包括升降装置、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引线板、穿线板、起口针、送抽钢线装置及钢线限位装置;机架包括左机架及右机架,升降装置包括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左升降机构安装于左机架,右升降机构安装于右机架,左升降机构与右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引线板、穿线板及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安装于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之间;引线板安装于穿线板的一端;起口针形成于穿线板顶部;送抽钢线装置位于穿线板下方;钢线限位装置安装于送抽钢线装置中间。该自动穿线板装置结构简单巧妙,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达到任何织片都无废纱直接起口,大大降低了编织成本和人工成本。

An automatic threading board devic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械
,具体是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
技术介绍
横机是针织横机的简称,属于针织机械的一种,一般是指横编织机,即采用横向编织针床进行编织的机器,其是利用机头带动纱线,在布满织针的针床上来回平移,通过纱线和织针的配合来完成成圈编织的机器。针织横机可完成一个完整织片的编织,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织片主要由废纱、拆线、起口、空转、罗纹、大身等部分组成,因针织物在成圈后的牵拉输出过程,是将成形的针织物从成圈区域中牵引出来,给织物一定的牵引力后送出,牵引力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应具备下列基本要求:由于成圈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应要求牵引运动也连续不断运动,作用在每一线圈的牵引力要稳定、均匀、一致,且牵引力单位时间内的牵引量于成圈工艺需同步进行,因针织横机中针床口与牵引装置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织片编织下来时不可能马上就被牵引装置所夹持,此时若直接进行织片的正常编织,则刚编织下的织片(即未被高位罗拉所夹持住的织片)由于缺乏均匀的牵引力而不平整,因此影响了织片的整片编织效果,即只有在牵引状态下才能顺利地对织片进行编织,因此在进入正式编织织片之前,首先需要编织长度约为25-35mm的起口织物,在起口织物被针床口下面的高位罗拉夹持后,织片才能获得一定的牵引力,进入正式的编织,于是每编织一片织片便需要编织25-35mm的起口织物进行过渡,织片编织完成后,工人又需要将织片上的起口织物(废纱)拆掉。由于有些针织横机会配备自动起口装置,需要使用起底橡筋纱作为起口织物,这样既产生了废纱,且该起口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使用成本就会相对提高。由此可知,现有的针织横机开始编织前必须借助于废纱来实现织片的整体编织,这样不仅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浪费了纱线。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起口装置的方法进行织片的起口,但是该种方式实用性差,使用效果不佳,导致很多横机仍然沿用原来的废纱牵引方法进行织片起口,无疑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行业内缺乏有效的方案对针织横机的起口装置进行设计和优化。仍需要操作人员对此进行处理整改,不利于该横机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该自动穿线板装置结构简单巧妙,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达到任何织片都无废纱直接起口,大大降低了编织成本和人工成本,有利于该自动穿线板装置在针织机械
的推广和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包括机架与高位罗拉,所述高位罗拉靠近所述机架上端安装;还包括升降装置、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引线板、穿线板、起口针、送抽钢线装置及钢线限位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左机架及右机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所述左升降机构安装于左机架,所述右升降机构安装于右机架,所述左升降机构与右升降机构对称设置;所述引线板、穿线板及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安装于所述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引线板安装于所述穿线板的一端;所述起口针形成于所述穿线板顶部;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位于所述穿线板下方;所述钢线限位装置安装于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中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线板包括穿线板本体,所述穿线板本体顶部固设有穿线板钢管,所述穿线板本体与穿线板钢管同开设多个沟槽形成所述起口针,所述起口针包括针齿及针圈,钢线穿设于所述针圈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线板包括引线板本体,所述引线板本体边沿包覆有引线板钢管,所述引线板钢管与穿线板钢管对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线板本体边沿呈曲线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线板本体侧边形成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所述引线板本体侧边形成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相适配并卡接,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适配并卡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之间连接有传动杆,且所述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分别包括同步轮、同步带、滑轨、升降电机、滑块、链条及链轮,所述升降电机驱动链条及链轮旋转并带动所述传动杆与同步轮旋转,所述同步轮驱动所述同步带,所述同步带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直线运动;所述引线板与穿线板相连接的外侧端与所述滑块固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同步带的一侧安装有配重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包括释放装置底座、释放夹紧滑块、释放弹簧、释放滑杆、释放弹力调节块、释放位置感应器,所述同步带与释放夹紧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滑杆穿设于所述释放夹紧滑块内,所述释放弹簧套装于所述释放滑杆外,且所述释放弹簧一端顶推夹紧所述释放夹紧滑块,另一端被所述释放弹力调节块支撑安装,所述释放弹力调节块底部设有释放调节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抽钢线装置包括辅助自夹紧啮合钢线轮组、夹紧调节拉簧、主钢线盘、圈数感应器组、钢线从动轮、从动轮感应器、钢线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主钢线盘,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辅助自夹紧啮合钢线轮组,所述圈数感应器组安装于所述主钢线盘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线限位装置包括钢线限位开关、开孔弹片及钢线限位块,所述钢线限位开关安装于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中间。本技术中的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结构简单巧妙,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由于起口针小巧可以插入任何组织的织片并将织片的起口一针不漏的整体拉住,挂纱脱纱稳定并且可以实现无起口织物和无起口组织的状态下将织片完整的拉下,达到任何织片都无废纱直接起口,大大降低了编织成本和人工成本,有利于该自动穿线板装置在针织机械
的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穿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拉力自动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引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的结构左视图。附图标记:1、左机架;2、右机架;3、高位罗拉;4、传动杆;41、同步轮;42、同步带;43、滑轨;44、升降电机;45、滑块;46、链条;47、链轮;51、引线板;510、引线板本体;511、第一凹槽;512、第二凹槽;513、引线板钢管;52、穿线板;520、穿线板本体;521、针齿;522、针圈;523、穿线板钢管;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包括机架与高位罗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拉力自动释放装置(6)、引线板(51)、穿线板(52)、起口针、送抽钢线装置及钢线限位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左机架(1)及右机架(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所述左升降机构安装于左机架(1),所述右升降机构安装于右机架(2),所述左升降机构与右升降机构对称设置;所述引线板(51)、穿线板(52)及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安装于所述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引线板(51)安装于所述穿线板(52)的一端;所述起口针形成于所述穿线板(52)顶部;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位于所述穿线板(52)下方;所述钢线限位装置安装于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包括机架与高位罗拉(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拉力自动释放装置(6)、引线板(51)、穿线板(52)、起口针、送抽钢线装置及钢线限位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左机架(1)及右机架(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所述左升降机构安装于左机架(1),所述右升降机构安装于右机架(2),所述左升降机构与右升降机构对称设置;所述引线板(51)、穿线板(52)及拉力自动释放装置安装于所述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引线板(51)安装于所述穿线板(52)的一端;所述起口针形成于所述穿线板(52)顶部;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位于所述穿线板(52)下方;所述钢线限位装置安装于所述送抽钢线装置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板(52)包括穿线板本体(520),所述穿线板本体(520)顶部固设有穿线板钢管(523),所述穿线板本体(520)与穿线板钢管(523)同开设多个沟槽形成所述起口针,所述起口针包括针齿(521)及针圈(522),钢线穿设于所述针圈(5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板(51)包括引线板本体(510),所述引线板本体(510)边沿包覆有引线板钢管(513),所述引线板钢管(513)与穿线板钢管(523)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板本体(510)边沿呈曲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板本体(520)侧边形成第一凸起(524)与第二凸起(525),所述引线板本体(510)侧边形成第一凹槽(511)与第二凹槽(512),所述第一凸起(524)与第一凹槽(511)相适配并卡接,所述第二凸起(525)与第二凹槽(512)相适配并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机的自动穿线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升降机构及右升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运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