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7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退火设备。该退火设备包括退火腔体、电极机构和散热机构,退火腔体用于放置硅片组,硅片组包括叠垛的多个待退火硅片,电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退火腔体上顶面和退火腔体下底面的电极组件,位于上方的电极组件的一侧能够与硅片组中位于最上层的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位于下方的电极组件的一侧能够与硅片组中位于最下层的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电极组件远离硅片组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散热机构包括设置于退火腔体上部的抽风组件和设置于退火腔体下部以及侧壁上的吹风组件。通过散热机构与电极组件上的散热凸起的配合,能够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保证叠垛的硅片的温度保持均匀。

An anneal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设备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退火设备。
技术介绍
光致衰减现象是指太阳能硅片以及光伏组件在受到光照后会产生功率衰减的现象。功率衰减将直接减少太阳能硅片的发电量,当功率衰减超过一定范围时,太阳能硅片将会在光伏电站运行时存在较大的发电量波动。为了减少此现象带来的影响,在太阳能硅片制造工艺中,会对其进行退火处理,将不稳定状态的太阳能硅片恢复到一个亚稳定或稳定的状态,可减少后续的光致衰减现象。在退火处理时,如果保持硅片处于通电状态,能够使得硅片具有较好的退火效果。现有技术中的退火设备通常包括退火腔体,退火腔体内承载有叠垛的多个硅片,电极的两极分别连接最上层的硅片和最下层的硅片,硅片在通电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退火腔体的上部还设置有抽风组件,对退火腔体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退火设备只能用于对尺寸较小的硅片进行退火处理,当硅片的尺寸较大,发热量较多时,叠垛的硅片中位于下部的硅片的温度较高,位于退火腔体上部的抽风组件不能保证叠垛的硅片的温度均匀,影响退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设备,能够保证叠垛的硅片的温度均匀,退火效果较好。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火设备,包括:退火腔体,用于放置硅片组,所述硅片组包括叠垛的多个待退火硅片;电极机构,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上顶面和所述退火腔体下底面的电极组件,位于上方的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硅片组中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硅片组中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所述电极组件远离所述硅片组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散热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上部的抽风组件和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下部以及侧壁上的吹风组件。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极机构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被配置为调节两个所述电极组件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硅片组被夹持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之间。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退火设备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能够对所述硅片组加热。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吹风组件包括承载板和风扇,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风扇设置于远离所述退火腔体的一侧,所述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通过所述出气孔吹入所述退火腔体内,所述退火腔体的下部以及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承载板。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风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扇沿所述承载板的表面阵列分布。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退火设备还包括片盒组件,所述片盒组件能够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内,用于承载所述硅片组。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盒组件包括:容纳框;导电板,其设置于所述容纳框内,所述硅片组放置于所述导电板上,所述导电板远离所述硅片组的一侧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电极组件相抵接。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盒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支架,两个所述支撑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框的两个相对的边框的下部,位于下方的所述电极组件能够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支架之间。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片盒组件还包括多个限位支架,多个所述限位支架沿所述容纳框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硅片组容纳于多个所述限位支架围设的容纳空间内。作为一种退火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退火腔体内还设置有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用于传输所述片盒组件进出所述退火腔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退火设备,该退火设备包括退火腔体和电极机构,退火腔体用于放置硅片组,通过在退火腔体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设置有电极组件,硅片组被夹持在两个电极组件之间形成通路,从而实现硅片的电注入,通过在电极组件远离硅片组的一侧设置多个散热凸起,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此外,该退火设备还包括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设置于退火腔体上部的抽风组件和设置于退火腔体下部以及侧壁上的吹风组件,能够在硅片的上下方向以及周向同时散热,即使在硅片尺寸较大、发热量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散热机构与电极组件上的散热凸起的配合,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保证叠垛的硅片的温度保持均匀,退火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的电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的吹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设备的片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硅片组;1-退火腔体;11-传输组件;2-电极机构;21-电极组件;22-散热凸起;3-散热机构;31-抽风组件;32-吹风组件;321-承载板;3211-出气孔;322-风扇;4-片盒组件;41-容纳框;42-导电板;43-支撑支架;44-限位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退火设备,该退火设备包括退火腔体1和电极机构2,其中,退火腔体1内设置有硅片组100,硅片组100包括叠垛的多个待退火硅片,电极机构2包括分别设置于退火腔体1上顶面和退火腔体1下底面的电极组件21,位于上方的电极组件21的一侧能够与硅片组100中位于最上层的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位于下方的电极组件21的一侧能够与硅片组100中位于最下层的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退火腔体(1),用于放置硅片组(100),所述硅片组(100)包括叠垛的多个待退火硅片;/n电极机构(2),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1)上顶面和所述退火腔体(1)下底面的电极组件(21),位于上方的所述电极组件(21)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硅片组(100)中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电极组件(21)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硅片组(100)中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所述电极组件(21)远离所述硅片组(100)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22);/n散热机构(3),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1)上部的抽风组件(31)和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1)下部以及侧壁上的吹风组件(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退火腔体(1),用于放置硅片组(100),所述硅片组(100)包括叠垛的多个待退火硅片;
电极机构(2),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1)上顶面和所述退火腔体(1)下底面的电极组件(21),位于上方的所述电极组件(21)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硅片组(100)中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位于下方的所述电极组件(21)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硅片组(100)中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待退火硅片的表面相抵接,所述电极组件(21)远离所述硅片组(100)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22);
散热机构(3),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1)上部的抽风组件(31)和设置于所述退火腔体(1)下部以及侧壁上的吹风组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机构(2)还包括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被配置为调节两个所述电极组件(21)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硅片组(100)被夹持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设备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能够对所述硅片组(100)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32)包括承载板(321)和风扇(322),所述承载板(321)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211),所述风扇(322)设置于远离所述退火腔体(1)的一侧,所述风扇(322)吹出的风能够通过所述出气孔(3211)吹入所述退火腔体(1)内,所述退火腔体(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瑶邓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