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554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硬质壳体、收容于硬质壳体中的电芯、穿设于电芯中且长度大于电芯高度的绝缘棒;电芯包括供绝缘棒穿设的中心通孔;其为螺旋绕组形式,包括交替设置的多层正极和多层负极;多层正极中至少两层正极上设有正极耳;多层负极中至少两层负极上设有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位于电芯的两端;至少两层正极上的正极耳和至少两层负极上的负极耳均包括并排设置在中心通孔的一侧且凸出电芯的端面并与电芯端面形成设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朝中心通孔方向下压形成可降低内阻的叠层结构并由绝缘棒支撑与硬质壳体内侧壁贴合以进行导电连接的第二状态。该电池具有内阻小、快充性能好、产品良率高的优点。

A button type lithium 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钢壳纽扣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比较广泛,随着无线蓝牙耳机的兴起,钢壳纽扣锂离子电池增长幅度非常快,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传统的扣式锂离子电池通常将极耳焊接在极片的空箔区,同时贴上绝缘胶纸,然后段切成卷绕工序所需的一张一张极片,在卷绕设备上再将正极、负极和隔膜三者卷绕在一起,因为纽扣电池极片宽度非常窄,集中在3--6mm,因此,很容易出现箔材区域断裂的情况,导致电池出现高内阻等不良,同时一旦极片断裂,整颗电池就会报废,导致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扣式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硬质壳体、收容于所述硬质壳体中的电芯、穿设于所述电芯中且长度大于所述电芯高度的绝缘棒;所述电芯包括供所述绝缘棒穿设的中心通孔;所述电芯为螺旋绕组形式,包括交替设置的多层正极和多层负极;所述多层正极中至少两层正极上设有正极耳;所述多层负极中至少两层负极上设有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端;至少两层正极上的所述正极耳和至少两层负极上的所述负极耳均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电芯的端面并与所述电芯端面形成设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朝所述中心通孔方向下压形成可降低内阻的叠层结构并由所述绝缘棒支撑与所述硬质壳体内侧壁贴合以进行导电连接的第二状态。优选地,所述电芯呈柱状,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电芯的半径小于所述电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电芯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以及负极片;所述正极耳为多个,多个所述正极耳等距设置在所述正极片上;所述负极耳为多个,多个所述负极耳等距设置在所述负极片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隔膜、所述正极片、第二隔膜以及负极片通过热敷合形成复合片;所述电芯由所述复合片卷绕形成。优选地,所述正极片靠近其一侧的长边设有第一空箔区;多个所述正极耳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空箔区;所述负极片靠近其一侧的长边设有第二空箔区;多个所述负极耳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空箔区。优选地,所述设定夹角为0~90°角。优选地,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呈纵长片状,所述正极耳和/或所述负极耳的宽度为3-6mm。优选地,每层所述正极与一所述正极耳对应设置。优选地,每层所述负极与一所述负极耳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硬质壳体为钢壳;所述硬质壳体包括上极壳以及与所述上极壳配合的下极壳;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正极耳与所述上极壳的内壁贴合以与所述上极壳导电连接;所述负极耳与所述下极壳的内壁贴合以与所述下极壳导电连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扣式锂离子电池通过在电芯的多层正极中的至少两层正极上设置正极耳,在多层负极中的至少两层负极上设置负极耳,并将正极耳和负极耳分为位于电芯的两端,该扣式锂离子电池组装时,可通过外力作用将处于第一状态凸出电芯的端面并与电芯端面形成设定夹角设置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槽中心通孔方向下压形成可降低内阻的叠层结构并由绝缘棒支撑与硬质壳体内侧壁贴合以进行导电连接,通过在至少两层正极上设置正极耳,在至少两层负极上设置负极耳可避免单一极耳断裂后导致电池报废,通过将至少两个极耳形成叠层结构,可以使得电池内阻大幅降低,进而可提升电池的快充特性。该扣式锂离子电池具有结构简单、内阻小、快充性能好、产品良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及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扣式锂离子电池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该扣式锂离子电池可被广泛应用于3C数码、智能穿戴、电动汽车、医疗、军事等各种领域,其可避免单一极耳断裂后导致电池报废,其可使得电池内阻大幅降低,进提升电池的快充特性、从而提升产品良率。该扣式锂离子电池具有结构简单、内阻小、快充性能好、产品良率高的优点。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扣式锂离子电池可包括硬质壳体10、电芯20、以及绝缘棒3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壳体10可以为极壳,其可用于收容该电芯20以及绝缘棒30。该电芯20可设置在该硬质壳体10中,其可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该绝缘棒20可穿设于该电芯20中,其可用于吸附和储存注入卷芯10中的电解液。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壳体10可以为金属壳体,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壳体10可以为钢壳,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硬质壳体10可不限于钢壳。该硬质壳体10可包括上极壳以及下极壳。该上极壳可与该下极壳相互配合。该上极壳可包括第一极壳本体、设置在该第一极壳本体中的正极以及第一开口。该第一极壳本体为中空结构,其内侧可形成容置腔。该第一开口可设置于该第一极壳本体一端,其可与该容置腔连通,其可用于供该电芯10装入。该下极壳可包括第二极壳本体、设置在第二极壳本体中的与该正极隔绝设置的负极、以及第二开口。该第二极壳本体为中空结构,其内侧可形成容置腔。该第二极壳本体的尺寸可略大于该第一极壳本体的尺寸,其可从该第一极壳本体的第一开口沿该第一极壳本体方向套设于该第一极壳本体的外围。该第二开口可设置于该第二极壳本体一端,其可与该容置腔连通,其可用于供第一极壳本体装入。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芯20可呈柱状,且可包括中心通孔21,该中心通孔21可供绝缘棒穿设。该电芯20可为螺旋绕组形式,其可包括交替设置的多层正极和多层负极、以及设置在相邻设置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层。进一步地,具体地,该电芯20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以及负极片。其可由该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以及负极片通过热敷合形成的复合片卷绕形成。该正极片卷绕可形成多层正极,该负极片卷绕可形成多层负极,该第二隔膜卷绕可形成多层隔离层。其中,该正极片可包括正极基体以及涂覆在正极基体上的正极材料。该正极基体可以为铝质箔材的集流体,且其可呈长条形片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正极片靠近其一侧长边设有第一空箔区。该正极材料可均匀地涂覆于该正极基体上,且位于该第一空箔区外。该负极片可包括负极基体以及涂覆在该负极基体上的负极材料。该负极基体可以为铜质箔材的集流体,且其也可呈长条片状。该负极片靠近其一侧的长边设有第二空箔区,该负极材料可均匀地涂覆于该负极基体上且位于该第二空箔区外。该第一隔膜可设置在该正极片的一侧,位于该复合片的最上层。该第一隔膜的一侧涂覆有热熔性材料。该热熔性材料可涂覆在该第一隔膜100b与该正极片相对设置的一侧。该热熔性材料可以为热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壳体(10)、收容于所述硬质壳体(10)中的电芯(20)、穿设于所述电芯(20)中且长度大于所述电芯(20)高度的绝缘棒(30);/n所述电芯(20)包括供所述绝缘棒(30)穿设的中心通孔(21);所述电芯(20)为螺旋绕组形式,包括交替设置的多层正极和多层负极;所述多层正极中至少两层正极上设有正极耳(22);所述多层负极中至少两层负极上设有负极耳(23);所述正极耳(22)和所述负极耳(23)分别位于所述电芯(20)的两端;/n至少两层正极上的所述正极耳(22)和至少两层负极上的所述负极耳(23)均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21)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电芯(20)的端面并与所述电芯(20)端面形成设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朝所述中心通孔(21)方向下压形成可降低内阻的叠层结构并由所述绝缘棒(30)支撑与所述硬质壳体(10)内侧壁贴合以进行导电连接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壳体(10)、收容于所述硬质壳体(10)中的电芯(20)、穿设于所述电芯(20)中且长度大于所述电芯(20)高度的绝缘棒(30);
所述电芯(20)包括供所述绝缘棒(30)穿设的中心通孔(21);所述电芯(20)为螺旋绕组形式,包括交替设置的多层正极和多层负极;所述多层正极中至少两层正极上设有正极耳(22);所述多层负极中至少两层负极上设有负极耳(23);所述正极耳(22)和所述负极耳(23)分别位于所述电芯(20)的两端;
至少两层正极上的所述正极耳(22)和至少两层负极上的所述负极耳(23)均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21)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电芯(20)的端面并与所述电芯(20)端面形成设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状态,以及在外力作用下朝所述中心通孔(21)方向下压形成可降低内阻的叠层结构并由所述绝缘棒(30)支撑与所述硬质壳体(10)内侧壁贴合以进行导电连接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0)呈柱状,所述正极耳(22)和所述负极耳(23)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电芯(20)的半径小于所述电芯(20)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0)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以及负极片;
所述正极耳(22)为多个,多个所述正极耳(22)等距设置在所述正极片上;
所述负极耳(23)为多个,多个所述负极耳(23)等距设置在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卉军龙翔张国民党海涛简爱军汪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倍特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