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存储数据处理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149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服务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患者输入终端接收患者输入信息;患者输入完毕,自动通过第三通信网络发送至中继服务器,并由中继服务器发送至就诊终端;就诊终端与医生交互并通过扫描医生面部信息后登录,连接至终端服务器上,终端服务器将扫描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后将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就诊终端并显示;就诊过程中就诊终端全程启用录音功能记录就诊信息,就诊完成后,就诊终端自动将记录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患者与医院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了服务不到位,医疗水平低的问题;患者通过就诊终端实时记录就诊信息并与医疗监管机构连网,提供监管信息。

Intelligent medical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storage data processing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存储数据处理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服务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与管理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有病要治疗,定期要体检”的理念逐渐盛行,但是,由于人们还缺乏必要的医疗常识,到医院就医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各项检查层出不穷,导致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进而造成医患紧张,更有甚者发展成为暴力事件。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换位思考,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服务不到位,医疗水平低。某些医疗机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具有商业色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甚至聘用一些没有医疗资质的医生行医,严重损害了病患的利益和身体健康。改善以上问题,不仅要重视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合法利益,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伦理。针对医疗中最常见的过度医疗的问题,已经有很多论文给出了解决办法,然后解决办法还是以完善制度和加强职业教育为主,并不能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目前的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患者缺乏必要的知情权,无法获悉准确医生的从业资质及医疗水准,局限于医院及医生自身的宣传,缺乏公信力,从而导致对医生及医院的不信任。(2)医院不能掌握医生诊疗的过程,无法做到有效的风险管控。(3)医生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于患者的不信任导致医患冲突。(4)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不能够及时取证,不能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有力的证明。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申请号201910135414.8“一种就诊处理处理系统和就诊处理方法”是通过借助智能交互和深度学习技术提高就诊效率,并能降低医护人员接诊强度。申请号201810935817.6“一种智能就诊方法及系统”是根据医师历史会诊信息为患者提供一个接近的候诊时间,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等待时间。然而,以上现有的技术仅仅是是在就诊便捷性上有所改善,对改善医患关系作用非常有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解决以上问题,如果单纯地从完善制度和加强职业教育上入手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而人的不确定性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采用技术手段对人的行为做出一定的约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包括:第一步,患者输入终端接收患者输入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主诉症状、既往病史、过敏情况等信息。患者输入完毕,系统自动通过第三通信网络发送至中继服务器,并由中继服务器发送至就诊终端;第二步,就诊终端与医生交互并通过扫描医生面部信息后登录,连接至终端服务器上,终端服务器将扫描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后将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就诊终端并显示,所发送信息包含医生从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历,以及相关的职称、获得奖励信息;第三步,就诊过程中就诊终端全程启用录音功能记录就诊信息,就诊完成后,就诊终端自动将记录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中继服务器定期将各个就诊终端收集的信息发送至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可主动访问中继服务器,并查看其中所收集的信息。进一步,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具体包括:(1)医生在开诊前,打开就诊终端,自动与终端服务器建立连接,就诊终端提示医生启动人脸识别,医生面对摄像头扫描人脸信息后,终端服务器自动从数据库中比对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后将医生相应信息发送到就诊终端,包括医生从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历,以及相关的职称、获得奖励信息;(2)患者就诊前将个人信息通过医疗机构提供的患者输入终端自行输入或由导医协助输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诉症状、既往病史、过敏情况,患者输入终端自动将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并经过中继服务器发送至就诊终端;(3)医生通过就诊终端呼叫就诊患者后,就诊终端自动显示患者信息,患者就位后,医生向患者咨询是否允许录像,征得同意后打开录像,患者不同意则不打开录像,就诊过程中就诊终端全程录音;就诊结束后医生开具诊断结论并通过就诊终端界面显示给患者;(4)诊断后,医生点击结束诊断,数据自动发送至中级服务器,并经过中继服务器发送至终端服务器;(5)就诊结束,医生呼叫下一名患者。进一步,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还包括:左侧面对医生,供医生观看使用,显示患者信息,右侧面对患者,显示医师信息包括医师资格证书信息及从业履历,该部分信息是通过终端服务器授权发放,医疗机构或者医师不能自行填写或者修改;摄像头拍摄医生和患者,通过点击打开录像按钮,启用录像,如患者不同意则不启用;麦克风始终处于打开状态,记录整个就诊过程中医生与患者的对话。进一步,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还包括:左侧医师信息显示医师资格证书信息及从业履历,该部分信息是通过终端服务器授权发放,医疗机构或者医师不能自行填写或者修改,右侧为患者信息,供医生查看及诊断,摄像头同时拍摄医生和患者的图像,摄像头的启用是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点击打开录像按钮,如患者不同意则不启用;麦克风始终处于打开状态,记录整个就诊过程中医生与患者的对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执行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的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设置有:患者输入终端,用于接收患者输入信息;就诊终端,连接至终端服务器上,全程启用录音功能记录就诊信息,就诊完成后,自动将记录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用于将扫描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后将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就诊终端并显示;中继服务器,通过第一通信网络与就诊终端连接,通过第二通信网络与终端服务器连接,通过第三通信网络与患者输入终端连接,用于定期将各个就诊终端收集的信息发送至终端服务器。进一步,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系统还包括:中继服务器是一级或多级;通信网络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一步,所述就诊终端的视频采集功能经过患者同意后才能启用。进一步,所述就诊终端上显示的医生信息包含医师资格证书和从业履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与管理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就诊终端、中继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就诊终端放置在就诊台上,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与中继服务器和终端服务器相连,中级服务器由医疗机构负责管理与维护,终端服务器由医疗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与维护。就诊终端上向医生显示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年龄、病史等情况供医生诊断,就诊终端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包括:/n第一步,患者输入终端接收患者输入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主诉症状、既往病史、过敏情况等信息。患者输入完毕,系统自动通过第三通信网络发送至中继服务器,并由中继服务器发送至就诊终端;/n第二步,就诊终端与医生交互并通过扫描医生面部信息后登录,连接至终端服务器上,终端服务器将扫描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后将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就诊终端并显示,所发送信息包含医生从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历,以及相关的职称、获得奖励信息;/n第三步,就诊过程中就诊终端全程启用录音功能记录就诊信息,就诊完成后,就诊终端自动将记录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n中继服务器定期将各个就诊终端收集的信息发送至终端服务器;/n终端服务器可主动访问中继服务器,并查看其中所收集的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步,患者输入终端接收患者输入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主诉症状、既往病史、过敏情况等信息。患者输入完毕,系统自动通过第三通信网络发送至中继服务器,并由中继服务器发送至就诊终端;
第二步,就诊终端与医生交互并通过扫描医生面部信息后登录,连接至终端服务器上,终端服务器将扫描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比对后将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就诊终端并显示,所发送信息包含医生从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历,以及相关的职称、获得奖励信息;
第三步,就诊过程中就诊终端全程启用录音功能记录就诊信息,就诊完成后,就诊终端自动将记录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
中继服务器定期将各个就诊终端收集的信息发送至终端服务器;
终端服务器可主动访问中继服务器,并查看其中所收集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1)医生在开诊前,打开就诊终端,自动与终端服务器建立连接,就诊终端提示医生启动人脸识别,医生面对摄像头扫描人脸信息后,终端服务器自动从数据库中比对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后将医生相应信息发送到就诊终端,包括医生从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历,以及相关的职称、获得奖励信息;
(2)患者就诊前将个人信息通过医疗机构提供的患者输入终端自行输入或由导医协助输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诉症状、既往病史、过敏情况,患者输入终端自动将信息发送至中继服务器,并经过中继服务器发送至就诊终端;
(3)医生通过就诊终端呼叫就诊患者后,就诊终端自动显示患者信息,患者就位后,医生向患者咨询是否允许录像,征得同意后打开录像,患者不同意则不打开录像,就诊过程中就诊终端全程录音;就诊结束后医生开具诊断结论并通过就诊终端界面显示给患者;
(4)诊断后,医生点击结束诊断,数据自动发送至中级服务器,并经过中继服务器发送至终端服务器;
(5)就诊结束,医生呼叫下一名患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医疗服务管理方法还包括:左侧面对医生,供医生观看使用,显示患者信息,右侧面对患者,显示医师信息包括医师资格证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杰杰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咸新区西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