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126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区域地质特征汇总、识别;(2)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提取;(3)多元控矿因素组合特征及内在指标参数耦合关系的建立;(4)成矿预测模式的建立;(5)新地区铀成矿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可对新工作地区铀成矿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可在新工作地区较精确的预测铀成矿有利地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勘查工作,发现新的铀矿床。

A quantitative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
,具体涉及一种在砂岩型铀矿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砂岩型铀矿床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成本低、环保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铀矿勘探和开发的主要类型之一。砂岩型铀矿床主要是指产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含矿主岩为含炭和/或含黄铁矿的河流相长石质砂岩中的铀矿床。该类铀矿床包括层间氧化带型、潜水氧化带型、沉积成岩型和复成因型,是一种典型的外生后成铀矿床。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含氧地下水(热液)对盆地基底与盖层岩石中的铀进行浸出、迁移,在氧化环境下,U呈+6价,溶解度较大,而在还原环境下,U呈+4价,溶解度较小,U6+随着地下水等流体沿砂岩层迁移,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被还原成U4+,并发生沉淀进而富集成矿。砂岩型铀矿床的一般特点是,矿石品位偏低,铀一般为0.01%~0.1%;矿体规模较大,一般为数平方千米至上百平方千米;成矿具多期多阶段性,主成矿期为新生代;矿体在剖面上呈不规则的卷状或板状,平面上呈条带状或蛇曲状;矿床储量大,勘探和开采成本低。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报道,至年全世界现己探明的铀资源量中砂岩型铀矿位于各铀矿类型的第二位,占世界探明资源量的1/4以上,其矿床数量占世界探明矿床数量的42.90%,分布范围最广,占世界超大型铀矿床(储量大于5万吨)总数的1/3。该类型铀矿床由于经济效益高,已成为许多国家勘查和开发的主要对象。目前,砂岩型铀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铀矿床类型,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整个探明铀资源量的30%。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查和发现需要建立在精确的成矿预测基础上,目前现有的成矿预测方法一般是通过分析已知矿床的控矿因素,总结已知矿床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类比的方法,预测未知地区的铀成矿潜力。这一方法的问题在于:(1)对各个单一控矿因素的研究较深入,但控矿因素组合的研究不够深入,限制了区域控矿因素及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使之在新地区的成矿预测和靶区圈定工作中应用受限。(2)目前的成矿预测方法主要为利用已知矿床的成矿模式定性的描述主要控矿因素的特征,再以这些特征评价铀成矿潜力。这一方法忽略了控矿因素内在指标参数的组合特征,预测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同时为了提高砂岩型铀矿床成矿预测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区域地质特征汇总、识别;步骤(2)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与提取;步骤(3)多元控矿因素组合特征及内在指标参数耦合关系的建立;步骤(4)成矿预测模式的建立;步骤(5)新地区铀成矿预测。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步骤(1)中区域地质特征汇总、识别,具体为: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尤其是地震、遥感、钻探、测井、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初步建立区域地质特征汇总数据库。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步骤(2)中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与提取,具体为:蚀源区铀源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的识别与提取;目的层砂体特征的识别与提取;蚀变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典型铀矿床成矿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具体步骤如下:(2.1)蚀源区铀源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开展蚀源区铀源调查,判别铀源类型,分析各类铀源特征、迁移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2.2)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的识别与提取针对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局部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开展研究,理清构造演化阶段,分析不同时期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综合集成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断裂构造发育特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编制不同比例尺构造纲要图,厘定铀成矿的有利构造条件;(2.3)目的层砂体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对区域目的层砂体宏、微观特征开展研究,通过野外露头调查、钻孔岩心编录、岩心样品分析测试、钻孔数据统计、编图,分别从砂体沉积相类型、砂体发育规模及形态、砂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垂向岩性组合方面厘定成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标志,查明研究区成矿有利砂体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参数包括:砂体厚度、含砂率、非渗透夹层厚度及层数、砂体顶板/底板埋深;根据参数编制的图件包括:砂体厚度等值线图、含砂率等值线图、砂体非均质性强度图、砂体顶板/底板埋深图、沉积体系图;(2.4)蚀变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对区域各类蚀变砂岩特征开展研究,分析蚀变的类型、期次及叠加关系、研究垂向上不同蚀变分带砂岩的矿物组合特征、研究各类蚀变砂岩中的指示性矿物或矿物组合、确定各指示性矿物的元素组合及特征;参数识别依靠钻孔岩心编录、岩心样品分析测试、钻孔数据统计、编图,识别参数包括:蚀变砂体厚度、未蚀变砂体厚度、砂体氧化率;根据参数编制的图件包括:蚀变砂体厚度等值线图、未蚀变砂体厚度等值线图、氧化砂体百分率图;(2.5)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与提取重建研究区水文地质发育史,划分古水文地质时期与现代水文地质单元,研究古水文地质期的演化过程及演化特征,评价各水文地质期中水动力场的变化,总结各水文地质期中水化学场特征,研究含水层地质特征与空间展布规律,阐明现代地下水类型、水化学特征、迁移方式及规模;(2.6)典型铀矿床成矿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开展研究区及周边典型铀矿床成矿特征对比研究,对比研究内容包括:含矿层位;含矿层的岩性—岩相、厚度、埋深等产出特征;砂体发育特征及成因类型;隔挡层发育特征;矿体厚度、埋深、品位、平米铀量及空间展布等发育特征;矿石及围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后生蚀变特征;归纳各铀矿床成矿特征的异同点,总结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步骤(3)中多元控矿因素组合特征及内在指标参数耦合关系的建立,综合集成各类控矿因素的研究,系统总结铀源—构造—砂体—氧化带—水文地质—铀矿化多元控矿因素组合特征,利用数理分析手段,系统分析整合各控矿因素内在指标参数及相关系数。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步骤(4)中成矿预测模式的建立,利用步骤(3)中提取的各定量指标参数及其相关系数,确定各参数对成矿概率的影响系数,选取成矿概率最高的参数,同时利用mapgis、CorelDRAW软件绘制相应比例尺的参数叠合图,成矿概率最高的各类参数的叠合部位即成矿有利区段,以此建立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模式。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步骤(5)中新地区铀成矿预测,利用步骤(4)中建立的成矿预测模式,提取新地区控矿因素及其参数,叠合有利成矿的各类参数绘制相应比例尺的参数叠合图,按照叠合程度定量估算成矿概率,叠合程度越高则成矿概率越大,越有利成矿;按照成矿概率大小,依次圈定有利成矿地段,作为后续勘查工作的重点地区,以此达到新地区铀成矿预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区域地质特征汇总、识别;/n步骤(2)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与提取;/n步骤(3)多元控矿因素组合特征及内在指标参数耦合关系的建立;/n步骤(4)成矿预测模式的建立;/n步骤(5)新地区铀成矿预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区域地质特征汇总、识别;
步骤(2)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与提取;
步骤(3)多元控矿因素组合特征及内在指标参数耦合关系的建立;
步骤(4)成矿预测模式的建立;
步骤(5)新地区铀成矿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区域地质特征汇总、识别,具体为: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尤其是地震、遥感、钻探、测井、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初步建立区域地质特征汇总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与提取,具体为:蚀源区铀源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的识别与提取;目的层砂体特征的识别与提取;蚀变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典型铀矿床成矿特征的识别与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元控矿因素组合定量成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元控矿因素的识别与提取,具体为:蚀源区铀源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的识别与提取;目的层砂体特征的识别与提取;蚀变特征的识别与提取;水文地质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典型铀矿床成矿特征的识别与提取;
具体步骤如下:
(2.1)蚀源区铀源特征的识别与提取
开展蚀源区铀源调查,判别铀源类型,分析各类铀源特征、迁移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2.2)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的识别与提取
针对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局部断裂构造发育特征开展研究,理清构造演化阶段,分析不同时期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综合集成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断裂构造发育特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编制不同比例尺构造纲要图,厘定铀成矿的有利构造条件;
(2.3)目的层砂体特征的识别与提取
对区域目的层砂体宏、微观特征开展研究,通过野外露头调查、钻孔岩心编录、岩心样品分析测试、钻孔数据统计、编图,分别从砂体沉积相类型、砂体发育规模及形态、砂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垂向岩性组合方面厘定成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标志,查明研究区成矿有利砂体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参数包括:砂体厚度、含砂率、非渗透夹层厚度及层数、砂体顶板/底板埋深;根据参数编制的图件包括:砂体厚度等值线图、含砂率等值线图、砂体非均质性强度图、砂体顶板/底板埋深图、沉积体系图;
(2.4)蚀变特征的识别与提取
对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明彭云彪剡鹏兵李玲李振成王龙辉任志勇胡立飞杨胜富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二零八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