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压缩机并联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74 阅读:7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指一种多压缩机并联空调机组。包括有多组并联的压缩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压缩机机组都包括有独立的压缩机、冷凝器、油分、气分、四通换向阀、热力膨胀阀及其它常规组件构成的工作系统,各台压缩机之间通过均油管连通,各组压缩机机组并联后共同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以单根总气管、单根总液管的形式与室内外部分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每个压缩机机组均处于独立工作状态,仅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因此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个压缩机系统之间制冷剂平均分配,系统均衡工作,使得压缩机之间能最大限度均衡回油,有效解决了双压缩机并联技术中回油不均匀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指一种多压縮机并联空调机组。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的并联多压縮机机组,采用多组压縮机组共用一个系 统(冷凝器、油分、气分、热力膨胀阀等零部件共用)的设计方案,例 如专利号为2004200736888的技术专利"一种多压縮机并联变频 多联体中央空调器"采用统一的工作系统(压縮机排气出来后,排气 管、油分、热力膨胀阀、冷凝器、积液管等部件均不独立,采用一个 整体部件。此种结构在使用中普遍存在压縮机回油不均匀,最终导致 压縮机烧毁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使 油面保持平衡,避免缺油的多压縮机并联空调机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多压縮机并联 空调机组,包括有多组并联的压縮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压縮机 机组都包括有独立的压縮机、冷凝器、油分、气分、四通换向阀、热 力膨胀阀及其它常规组件构成的工作系统,各台压縮机之间通过均油 管连通,各组压縮机机组并联后共同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 总,以单根总气管、单根总液管的形式与室内外部分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每个压縮机机组均处于独立工作状 态,仅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因此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个 压縮机系统之间制冷剂平均分配,系统均衡工作,使得压縮机之间能 最大限度均衡回油,有效解决了双压縮机并联技术中回油不均匀问 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三组并联的压縮机机组,每组压 縮机机组都包括有独立的压縮机、冷凝器、油分、气分、四通换向阀、 热力膨胀阀及其它常规组件构成的工作系统,各台压縮机之间通过均 油管连通,各组压縮机机组并联后共同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 汇总,以单根总气管、单根总液管的形式与室内外部分相连接。制冷时,从室内侧蒸发器l回来的低温、低压气体,经过气体截 止阀2后,进入气体分配器3,然后分为三路,分别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四通换向阀41、 42、 43,由四通换向阀41、 42、 43分别通过第 一、第二、第三吸气管51、 52、 53流入第一、第二、第三气分61、 62、 63,经过气分61、 62、 63将蒸发器1流入的气体中的残留液体 分离后,将纯气体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71、 72、 73的吸气 口分别直接吸入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71、 72、 73,经过压縮机 的压縮,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縮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第一、 第二、第三压縮机排气口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排气管81、 82、83独立进入第一、第二、第三油分91、 92、 93,经过油分91、 92、 93将气体中的油分离,分离的油直接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 71、 72、 73,而高温、高压气体直接独立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冷凝 器1001、 1002、 1003分别冷凝成常温、高压的液体,分别汇总入高 压储液器ll,第一、第二、第三冷凝器1001、 1002、 1003冷凝的液 体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积液管1201、 1202、 1203汇总入高压 储液器11后,再经过高压储液一根总液管13,将液体经过液体截至 阀14流入室内侧,并经过室内侧的热力膨胀阀15 (或者其它节流元 件)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室内侧的蒸发器l蒸发,大量 吸收室内侧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同时降低室内温度), 并经过一根总气管16,流经气体截至阀2进入室外侧的气体分配器3, 这样不断的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制热时,进入室内侧蒸发器1的高压、高温气体,在蒸发器1处 冷凝,大量释放热量,加热室内环境空气后,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 体,经过总液管14、液体截止阀后,进入高压储液器13,然后分为 三路,分别经过第一、第二、第三积液管进入第一、第二、第三热力 膨胀阀(或者其它节流元件)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再分别通过 经过第一、第二、第三积液管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冷凝器1001、 1002、 1003蒸发,大量吸收室外环境的热量,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吸气管51、 52、 53流入第一、第二、第 三气分61、 62、 63,经过气分61、 62、 63将流入的气体中的残留液 体分离后,再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吸气管51、 52、 53将纯气 体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的吸气口分别直接吸入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71、 72、 73,经过压縮机的压縮,将低温、低压的气体 压縮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排气管81、 82、 83经过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71、 72、 73排气口分别进入第 一、第二、第三油分91、 92、 93,经过油分91、 92、 93将气体中的 油分离,分离的油直接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71、 72、 73, 而高温、高压气体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排气管81、 82、 83再 分别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四通换向阀41、 42、 43,然后分别进入 气体分配器3,并汇总,通过气体分配器3进入一根总气管16,并经 过气体截止阀2进入室内侧蒸发器1冷凝,这样不断的循环,达到制 热的目的。在上述循环过程中,第一、第二、第三压縮机71、 72、 73通过 均油管1701、 1702连接,达到在并联运行中最大限度油面平衡。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联压縮机组 可以是四组、五组...,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 本技术之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多压缩机并联空调机组,包括有多组并联的压缩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压缩机机组都包括有独立的压缩机、冷凝器、油分、气分、四通换向阀、热力膨胀阀及其它常规组件构成的工作系统,各台压缩机之间通过均油管连通,各组压缩机机组并联后共同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以单根总气管、单根总液管的形式与室内外部分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特指一种多压缩机并联空调机组。包括有多组并联的压缩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压缩机机组都包括有独立的压缩机、冷凝器、油分、气分、四通换向阀、热力膨胀阀及其它常规组件构成的工作系统,各台压缩机之间通过均油管连通,各组压缩机机组并联后共同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以单根总气管、单根总液管的形式与室内外部分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每个压缩机机组均处于独立工作状态,仅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因此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个压缩机系统之间制冷剂平均分配,系统均衡工作,使得压缩机之间能最大限度均衡回油,有效解决了双压缩机并联技术中回油不均匀问题。文档编号F25B30/02GK201229085SQ200820049150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杨滨滨, 金听祥, 陈育锋, 黄志祥 申请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压缩机并联空调机组,包括有多组并联的压缩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每组压缩机机组都包括有独立的压缩机、冷凝器、油分、气分、四通换向阀、热力膨胀阀及其它常规组件构成的工作系统,各台压缩机之间通过均油管连通,各组压缩机机组并联后共同在气体分配器和高压储液器处汇总,以单根总气管、单根总液管的形式与室内外部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锋黄志祥金听祥杨滨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