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114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包括多形式的冷热源集成机房,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与外界的地源埋场、冷却塔、水源多联机室外机和生活热水的供水管通过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包括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相变蓄热器、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集水器和分水器,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热源集成机房使用集成模块化设计,实现供冷、供热和供生活热水多种供能方式。设备连接之间有序合理,便于施工,避免设计、施工出现不合理的布置。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temperature supply for multi type cold and heat source machin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
,具体为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水源多联机系统是将水源热泵技术与空气源多联机系统相结合,冷热源侧与水源热泵系统相同,采用水作为能量运输介质,室内侧与多联机系统相同,采用制冷剂作为能量运输介质。水源变频机多联机汇合了风冷变频多联机、水地源热泵机组两者的优点,既有多联机的变负荷处理的灵活、部分负荷能效比高、配置自由多变的特点,又有水地源热泵机组的高能效、运行平稳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机组的整体运行效能。相变蓄热是一种以相变储能材料为基础的高新储能技术。相变储热的储热密度是显热储热的5~10倍甚至更高。由于具有温度恒定和蓄热密度大的优点,相变蓄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适用于热量供给不连续或供给与需求不协调的工况下。相变储热系统作为解决能源供应时间与空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蓄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当前,各个设计公司,或者EPC总承包公司均实施的是一个项目一次设计,每个项目空调机房均重新进行设计,工作量大,耗费大量时间,且经业主催促,设计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出设计图,往往只会考虑设计在规范允许范围即可,而不去考虑方案设计的优化、美观及实用性,最终导致安装不能简单化,耗用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包括多形式的冷热源集成机房,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与外界的地源埋场、冷却塔、水源多联机室外机和生活热水的供水管通过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包括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相变蓄热器、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集水器和分水器,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中的机组蒸发器的供水端与集水器连接,机组蒸发器的回水端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中的机组冷凝器的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进水端连接,机组冷凝器的回水端与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供水端和出水端接至生活热水箱;所述集水器和分水器与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自来水管引入水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地源埋场连接的第一回水管和第一供水管;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冷却塔连接的第二回水管和第二供水管;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水源多联机室外机的第三回水管和第三供水管;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生活热水的供水管连接的生活热水箱。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集水器与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旁通调节阀。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三供水管与空调侧循环水泵连接,所述第三回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所述空调侧循环水泵与对应的微晶旁流电子水处理仪连接,微晶旁流电子水处理仪的接至冷热水泵,所述冷热水泵与相变蓄热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相变蓄热器的相变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相变蓄热器的相变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相变蓄热器与蓄热水泵相连,相变蓄热器的回水端与电辅热加热器的进水端连接,电辅热加热器的出水端与蓄热水泵相连。电辅热加热器作为系统的备用补充热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自来水管与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设备连接,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另一端与不锈钢软化水箱连接,不锈钢软化水箱的另一端与定压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板式换热器与生活热水箱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与生活热水箱之间设有生活热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冷热源集成机房使用集成模块化设计,实现供冷、供热和供生活热水多种供能方式。设备连接之间有序合理,便于施工,避免设计、施工出现不合理的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水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水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中标号:冷热源集成机房1、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2、板式换热器3、蓄热水泵5、相变蓄热器6、电辅热加热器7、循环水泵8、微晶旁流电子水处理仪9、定压装置10、不锈钢软化水箱11、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设备12、集水器13、分水器14、压差旁通调节阀15、第一回水管16、第二回水管17、相变回水管18、热泵回水管19、第一供水管20、第二供水管21、热泵供水管22、相变供水管23、生活热水箱24、第三供水管25、第三回水管26、自来水管2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包括多形式的冷热源集成机房1,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与外界的地源埋场、冷却塔、水源多联机室外机和生活热水的供水管通过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包括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2、相变蓄热器6、板式换热器3、生活热水箱24、集水器13和分水器14,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2的热泵回水管19与集水器13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2的热泵供水管22与分水器14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2中的机组蒸发器的供水端与集水器13连接,机组蒸发器的回水端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2中的机组冷凝器的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3一次侧的进水端连接,机组冷凝器的回水端与板式换热器3一次侧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3二次侧的供水端和出水端接至生活热水箱24;所述集水器13和分水器14与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自来水管27引入水源。本实施例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上设有与地源埋场连接的第一回水管16和第一供水管20;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上设有与冷却塔连接的第二回水管17和第二供水管21;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上设有与水源多联机室外机的第三回水管26和第三供水管25;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1上设有与生活热水的供水管连接的生活热水箱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水管20和第二供水管21与分水器14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16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包括多形式的冷热源集成机房,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与外界的地源埋场、冷却塔、水源多联机室外机和生活热水的供水管通过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包括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相变蓄热器、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集水器和分水器,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中的机组蒸发器的供水端与集水器连接,机组蒸发器的回水端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中的机组冷凝器的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进水端连接,机组冷凝器的回水端与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供水端和出水端接至生活热水箱;所述集水器和分水器与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自来水管引入水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包括多形式的冷热源集成机房,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与外界的地源埋场、冷却塔、水源多联机室外机和生活热水的供水管通过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包括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相变蓄热器、板式换热器、生活热水箱、集水器和分水器,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回水管与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泵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中的机组蒸发器的供水端与集水器连接,机组蒸发器的回水端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体式地源热泵机组中的机组冷凝器的供水端与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进水端连接,机组冷凝器的回水端与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供水端和出水端接至生活热水箱;所述集水器和分水器与外接管道连接用于供冷和供热;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自来水管引入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地源埋场连接的第一回水管和第一供水管;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冷却塔连接的第二回水管和第二供水管;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水源多联机室外机的第三回水管和第三供水管;所述冷热源集成机房上设有与生活热水的供水管连接的生活热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形式冷热源机房供温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与分水器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蒋丽娜郝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意园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