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4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07
实现一种改良了维护性的空气调节机。空气调节机(1)具有:风向调整单元(120),其可拆装地设置在细长吹出口(B)的内部的设置部(120);导柱(106),其从设置部(120)倾斜至跟前侧而直立,导柱的跟前侧的棱线(106a、106b)的、相对于与设置部的主平面的角度中,远离主平面的第一位置的角度比靠近主平面的第二位置的角度更大。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机
本专利技术与空气调节机有关。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空气调节机,其具备在室内机使气流产生的室内风扇,从细长形状的吹出口朝向室内吹出气流。在吹出口设置风向调整单元(纵向排气窗单元),所述风向调整单元具备多个风向板(纵向排气窗),所述多个风向板调整吹出口的长边方向的气流朝向。另外,在吹出口设置气流面板,所述气流面板将气流的朝向调整为与吹出口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述气流面板构成为:纵向排气窗、气流面板能够通过由各自的驱动部所施加的驱动力旋转至规定的方向,自动或者通过用户的选择来适当地调整气流朝向。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机,将风向调整单元设为可拆卸,以使得用户能够拆下并进行清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8-487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调整吹出口的长边方向的气流方向,需要沿着吹出口的长边方向配置多个纵向排气窗。另外,这些多个纵向排气窗需一致地旋转至同一方向。为了将风向调整单元设为可拆卸的同时实现这种构成,考虑了以下构成:风向调整单元在板状的支撑板上以相对于支撑板直立的方式排列多个纵向排气窗。为了使用户能够可靠正确地将这种风向调整单元安装在空气调节机主体上,期望在构造上下功夫。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改良了维护性的空气调节机,以使用户能够可靠地实施将可拆卸的风向调整单元安装至空气调节机主体的正确的固定位置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空气调节机具备:细长的吹出口,其吹出气流;风向调整单元,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吹出口的内部的设置部;导柱,其从所述设置部相对于所述设置部的主平面倾斜至所述吹出口的跟前方向而直立,所述风向调整单元具有:多个风向板,其用于调整所述吹出口的长边方向的所述气流的朝向;支撑板,其设置有所述多个风向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吹出口的里侧的边上设置爪部,所述设置部具有所述爪部被嵌入至所述吹出口的里侧方向的槽,在所述导柱的所述吹出口的跟前侧的棱线相对于所述设置部的主平面的角度具备有如下构成:所述棱线的第一位置的角度是比所述棱线的第二位置的角度大,所述第二位置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设置部近。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一种改良了维护性的空气调节机,用户能够可靠地执行将可拆卸的风向调整单元安装至空气调节机主体的正确的固定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表示拆下气流面板及风向调整单元的状态。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表示拆下气流面板的状态。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表示气流面板关闭的状态。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表示气流面板打开的状态。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分解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吹出口模块的分解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吹出口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风向调整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风向调整单元的俯视图,(a)是俯视图,(b)是仰视图,(c)是右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吹出口模块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主体上安装风向调整模块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的风向调整模块的支撑板的部件图。图13是表示在比较例的空气调节机的主体上安装风向调整单元的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图11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外观图所示,将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分离型壁挂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即空气调节机1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中,被调节空气的气流的吹出口B具有在规定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在朝向该规定方向的正方向及负方向调整风向的多个风向板也可以具备风向调整单元,所述风向调整单元在支撑板上沿着该规定方向排列。因此,空气调和机也可以是天花板安装式、落地式,也可以是没有室外机的室内专用机型(壁挂式空调)。此外,虽然各图面表示了空气调节机1的各种部件,但是省略了与实施方式无关的部件的说明。这些被省略了说明的部件也可以理解为与公知的部件相同。另外,各图面的目的在于简要说明各部件的形状、构造及位置关系等的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机也不限定于各图面所示出的构成。这些方面也与其它实施方式相同。(空气调节机1的概要)首先,参考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的概略构成。图3是表示空气调节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表示气流的吹出口B关闭的状态。图4是表示空气调节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表示执行空调运转,并将气流面板140打开,从外部能够识别气流的吹出口B的状态。空气调节机1具备前侧外壳20、后侧外壳30、吹出口模块10,由这些构成了空气调节机1的壳体。图5是表示将空气调节机1分解为前侧外壳20、后侧外壳30、吹出口模块10的分解图。图5也一并表示了被安装在空气调节机1内部的贯流风扇40。后侧外壳30被固定在成为空气调节对象的房间的墙壁表面上。空气调节机1整体为长方形的箱状,在其长边方向设置有细长的吹出口B。如各图所示,吹出口的长边方向为X方向,以XZ平面平行于安装后侧外壳30的墙壁表面的方式定义Y方向、Z方向。Y轴的方向是从安装的墙壁表面朝向空气调节机1的正面的方向。空气调节机1在平行于垂直表面的墙壁上以X轴变成水平的方式安装时,Z轴方向变成垂直方向的朝上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吹出口B的长边方向(平行于X轴)称为横方向或左右方向,X轴的朝向为左,与X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右。当用户正对吹出口B(空气调节机1的正面)时,从用户看来,分别相当于左方向、右方向。另外,Y轴的朝向称为跟前方向、与Y轴相反的方向称为里方向。这是因为当用户正对吹出口B(空气调节机1的正面)时,从用户看来,分别相当于跟前方向、里方向。因此,吹出口B的气流方向是概略Y轴的朝向(跟前方向)。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理解描述,存在将平行于Z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轴的朝向称为上方,与Z轴朝向相反的方向称为下方的情况。这是空气调节机1以X轴成为水平的方式安装在平行于铅垂面的墙壁上时,为了便于理解的描述方法,空气调节机的安装方法不被限制于此。如图3等所示,在前侧外壳20及后侧外壳30的上方(Z轴正方向)上设置有由多个梁和其之间的缝隙构成的空气的吸入口I。如图5所示,贯流风扇40是横轴(旋转轴平行于X轴)圆筒形状的、使气流产生的风扇,在周向具备有用于吸入及输送空气的多个叶片。虽然未图示,以包围贯流风扇40的上侧周围的方式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具备:/n细长的吹出口,其吹出气流;/n风向调整单元,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吹出口的内部的设置部;/n导柱,其从所述设置部相对于所述设置部的主平面倾斜至所述吹出口的跟前方向而直立,/n所述风向调整单元具有:/n多个风向板,其用于调整所述吹出口的长边方向的所述气流的朝向;/n支撑板,其设置有所述多个风向板,/n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吹出口的里侧的边上设置爪部,/n所述设置部具有所述爪部被嵌入至所述吹出口的里侧方向的槽,/n在所述导柱的所述吹出口的跟前侧的棱线相对于所述设置部的主平面的角度中,/n所述棱线的第一位置的角度是比所述棱线的第二位置的角度大,所述棱线的第二位置是比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设置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7 JP 2018-235581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细长的吹出口,其吹出气流;
风向调整单元,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吹出口的内部的设置部;
导柱,其从所述设置部相对于所述设置部的主平面倾斜至所述吹出口的跟前方向而直立,
所述风向调整单元具有:
多个风向板,其用于调整所述吹出口的长边方向的所述气流的朝向;
支撑板,其设置有所述多个风向板,
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吹出口的里侧的边上设置爪部,
所述设置部具有所述爪部被嵌入至所述吹出口的里侧方向的槽,
在所述导柱的所述吹出口的跟前侧的棱线相对于所述设置部的主平面的角度中,
所述棱线的第一位置的角度是比所述棱线的第二位置的角度大,所述棱线的第二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本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