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114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制能主机和换热器,所述制能主机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有介质流通管道;所述换热器包括有能够与所述介质流通管道换热的热管;所述介质流通管道与所述热管接触或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热管,热管快速地将能量(冷量或热量)释放至外部环境中,不需要高风量电机就能获得很好的散热效果,不会有风直接吹向人体,且无风机噪音产生,提高了空调使用的舒适度。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空调系统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高风量电机带来较大的噪音,高风量吹向人体,使人感觉不舒服,甚至可能会导致“空调病”。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不用风机就可以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制能主机和换热器,所述制能主机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有介质流通管道;所述换热器包括有能够与所述介质流通管道换热的热管;所述介质流通管道与所述热管接触或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制能主机为分体空调的室外机。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有多条间隔布置的所述热管。进一步地,所述介质流通管道包括制冷介质循环管道和制热介质循环管道;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一端,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另一端;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上端,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包括制冷介质供给管和与所述制冷介质供给管连接的制冷介质回流管;所述制冷介质供给管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上端,所述制冷介质回流管与所述热管间隔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包括制热介质供给管和与所述制热介质供给管连接的制热介质回流管;所述制热介质供给管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下端,所述制热介质回流管与所述热管间隔有第二预设距离;在所述制冷介质供给管、所述制冷介质回流管、所述制热介质供给管和所述制热介质回流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在所述热管上设置有多片散热翅片。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具有安装腔体的导热外壳,所述热管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体内。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进一步地,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接水容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置于墙体或天花板内。进一步地,还包括室温测量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制能主机开关的控制器;所述室温测量装置布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外侧,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制能主机内;所述室温测量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制冷介质为制冷剂或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制能主机;热管与介质流通管道换热;通过热管将能量释放至外界环境中。进一步地,当室温测量装置监测到室温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室温测量装置向控制器发出第一信号,所述控制器开启所述制能主机;当所述室温测量装置监测到室温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室温测量装置向控制器发出第二信号,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制能主机。进一步地,在电网低谷时段时,开启所述制能主机,通过相变材料蓄能;在电网高峰时段时,关闭所述制能主机,通过相变材料释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热管传输能量,热管可以快速地将能量(冷量或热量)扩散至周围环境中,不需要高风量电机就能获得很好的散热效果,不会有风直接吹向人体,且无风机噪音产生,提高了空调使用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换热器的导热壳体和热管的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图6为第四实施例中的制热介质循环管道、制冷介质循环管道与热管的布置示意图;图7为第四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时的介质流动示意图;图8为第四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在制热时的介质流动示意图;图9为热管上布置有分支热管、在分支热管布置有散热翅片的示意图;图10为在安装腔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的示意图;图11为换热器置于墙体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制能主机1和换热器2,制能主机1与换热器2连接有介质流通管道3。换热器2包括有能够与介质流通管道3换热的热管22。介质流通管道3与热管22接触或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制能主机为分体空调或家用空调的室外机,也可以是中央空调的制能主机,其可以为制冷主机、制热主机或能够制冷和制热的主机。换热器2为室内机,其用于将交换的能量(冷量或热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以改变室内温度。换热器2主要由热管22组成。热管22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实现传热的传热元件。热管内部主要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热阻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热管一般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端为蒸发端,另外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汽化,蒸气在热扩散的动力下流向另外一端,并在冷端冷凝释放出热量,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直到热管两端温度相等(此时蒸汽热扩散停止)。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热管22可以将能量(冷量或热量)快速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介质流通管道3连接在制能主机1与换热器2之间,热管22与介质流通管道3接触或连接。热管22与介质流通管道3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制能主机1制冷时,空调介质会对介质流通管道3降温,热管22与介质流通管道3接触,两者进行换热,热管22温度降低,并将冷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实现室内机降温的功能。在制能主机1制热时,空调介质会对介质流通管道3升温,热管22与介质流通管道3接触,两者进行换热,热管22温度升高,并将热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实现室内机升温的功能。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热管22,热管22快速地将能量(冷量或热量)释放至外部周围环境中,不需要高风量电机就能获得很好的散热效果,不会有风直接吹向人体,且无风机噪音产生,提高了空调使用的舒适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换热器2包括有多条间隔布置的热管22,每条热管22都与介质流通管道3接触或连接,提高了热管22与介质流通管道3的换热效率,利于换热器2快速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条热管22平行布置,方便布置,并利于使得各条热管22在换热时,其热量流动方向一致,不会造成相邻的热管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能主机和换热器,所述制能主机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有介质流通管道;/n所述换热器包括有能够与所述介质流通管道换热的热管;/n所述介质流通管道与所述热管接触或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能主机和换热器,所述制能主机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有介质流通管道;
所述换热器包括有能够与所述介质流通管道换热的热管;
所述介质流通管道与所述热管接触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能主机为分体空调的室外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有多条间隔布置的所述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通管道包括制冷介质循环管道和制热介质循环管道;
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一端,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另一端;
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上端,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循环管道包括制冷介质供给管和与所述制冷介质供给管连接的制冷介质回流管;
所述制冷介质供给管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上端,所述制冷介质回流管与所述热管间隔有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制热介质循环管道包括制热介质供给管和与所述制热介质供给管连接的制热介质回流管;
所述制热介质供给管连接在所述热管的下端,所述制热介质回流管与所述热管间隔有第二预设距离;
在所述制冷介质供给管、所述制冷介质回流管、所述制热介质供给管和所述制热介质回流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管上设置有多片散热翅片。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潇杨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沣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