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抽油烟机,中空的主体内设有油烟风道、外排风口、内循环组件和风道转换器,其中风道转换器包括中空的上壳和下壳,上壳与烟机主体固定连接,固定在上壳中心的减速电机输出螺杆转动时,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下壳通过相互扣合的滑槽和滑杆实现上升或下降。当减速电机正转时,下壳下降可与烟机的油烟风道连通,被抽出的流动空气冲开下壳中心通气叶片,实现外排风效果;当减速电机反转时,下壳上升与烟机的油烟风道脱离,通气叶片落下并封闭下壳中心,被抽出的流动空气被横向引至烟机四周并与另设的内排风道连通,实现内排风效果。

A new type of rang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抽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油烟机
,特别是一种新型抽油烟机。
技术介绍
抽油烟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家庭也适用于开放型商场或餐厅等。由于现在一些商场里面没有设置统一的烟道,所以在选购抽油烟机时必须选择带有内循环模式的烟机,为此烟机厂家希望生产的抽油烟机能集外循环和内循环于一体。这种一体式烟机内分别设有可向外连通的外排风口以及带有过滤装置的内排风口,通过内置的风道转换器来切换油烟风道分别与外排风口连通或与内排风口连通。现有的这种一体式烟机技术不太成熟,其转换器的结构设计较复杂,而且切换效果不灵活,容易产生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切换操作方便灵活,可自由选择外排或内排方式的抽油烟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包括中空的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油烟风道、外排风口、内循环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油烟风道与所述外排风口之间的风道转换器,所述风道转换器包括中空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固定在所述主体内,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滑槽和滑杆,所述下壳内设有可上下开合的通气叶片,所述上壳中心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螺杆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下壳中心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位于所述下壳内侧,所述滑杆位于所述上壳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内侧沿径向凸设有与所述通气叶片的开合端相对应的叶片压爪。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呈倾斜状态,并与所述叶片压爪与所述通气叶片的接触轨迹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叶片上设有轴芯,所述下壳中心及内壁设有与所述轴芯两端转动配合的开口轴孔。所述内循环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活性炭盒体、盒盖以及嵌装在所述盒体内的活性炭棉,所述盒体和盒盖表面设有向内突起的百页孔和平面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抽油烟机,中空的主体内设有油烟风道、外排风口、内循环组件和风道转换器,其中的风道转换器包括中空的上壳和下壳,上壳与烟机主体固定连接,固定在上壳中心的减速电机输出螺杆转动时,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下壳通过相互扣合的滑槽和滑杆实现上升或下降。当减速电机正转时,下壳下降可与烟机的油烟风道连通,被抽出的流动空气冲开下壳中心通气叶片,实现外排风效果;当减速电机反转时,下壳上升与烟机的油烟风道脱离,通气叶片落下并封闭下壳中心,被抽出的流动空气被横向引至烟机四周并与另设的内排风道连通,实现内排风效果。这种转换器设计简单合理,下壳的升降顺畅无阻,可自由灵活地选择外排或内排模式,而且转换器体积小,更易安装在烟机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处于外排模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转为内循环模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下壳下降后转换器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下壳上升后转换器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下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下壳内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内循环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体,2油烟风道,3内循环组件,31盒体,32盒盖,33活性炭棉,34百页孔,35平面孔,4风道转换器,41上壳,42下壳,43滑槽,44滑杆,421通气叶片,451输出螺杆,411叶片压爪,4211轴芯,412开口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案及其说明仅用于解析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包括中空的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油烟风道2、外排风口、内循环组件3以及固定在所述油烟风道2与所述外排风口之间的风道转换器4,所述风道转换器4包括中空的上壳41和下壳42,所述上壳41固定在所述主体1内,所述上壳41和下壳42上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滑槽43和滑杆44,所述下壳42内设有可上下开合的通气叶片421,所述上壳41中心设有减速电机45,所述减速电机45的输出螺杆451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下壳42中心螺纹连接。如图1、图2所示,主体1内的油烟风道2内通过涡轮工作产生向上流动的空气,当烟机处于外排模式时,油烟风道2与外排风口连通;当烟机处于内循环模式时,油烟风道2与外排风口脱离,流动的空气在转换器4下方往四周排向烟机顶部的内循环组件3底部,再经过内循环组件3的过滤进入室内。具体的如图3所示,减速电机45的输出螺杆451正转,与其螺纹连接的下壳42下降,并与烟机的油烟风道2连通,滑动的气流向上冲开通气叶片421,使下壳42的中心开放通风,油烟经外排风口被排出。如图4所示,减速电机45的输出辊杆451反转,与其螺纹连接的下壳42上升,并与烟机的油烟风道2脱离,通气叶片421落下,使下壳42中心关闭通风,油烟被横向引导至烟机箱体四周并通过内循环组件3进行内循环。由于下壳42和上壳41通过滑槽43和滑杆44相互扣合,保证了下壳42的升降更顺畅无阻。所述滑槽43位于所述下壳42内侧,所述滑杆44位于所述上壳41外侧。如图5所示,滑杆44呈圆柱形,其与滑槽43的接触面积小,可减小摩擦并避免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也可进一步使圆柱形滑杆44转动固定在上壳41外侧。所述上壳41内侧沿径向凸设有与所述通气叶片421的开合端相对应的叶片压爪411。如图6所示,下壳42内设有七个通气叶片421,相对应的在上壳41的内侧也设有七个叶片压爪411,结合图2所示,当下壳42上升后,每个叶片压爪411恰好向下压在相对应的通气叶片421的开合端,从而保证了每个通气叶片421都处于紧密关闭的状态。所述滑槽43呈倾斜状态,并与所述叶片压爪411与所述通气叶片421的接触轨迹相对应。当下壳42处于最上位置时,叶片压爪411压在通气叶片421的开合端,当下壳42在下降过程中,通气叶片421随之下降,同时叶片压爪411逐渐脱离通气叶片421,为保证当下壳2降至最底点时通气叶片421的打开角度最大,滑槽43呈倾斜状态,以使下壳42在下降过程中同时带有旋转,使叶片压爪411与通气叶片421的接触点逐渐从开合端转向固定端。所述通气叶片421上设有轴芯4211,所述下壳42中心及内壁设有与所述轴芯4211两端转动配合的开口轴孔412。如图7所示,开口轴孔412分别在下壳42的中心处和内壁处,其开口向上,以便于通气叶片421自上而下卡装在开口轴孔412内。所述内循环组件3包括相互扣合的活性炭盒体31、盒盖32以及嵌装在所述盒体31内的活性炭棉33,所述盒体31和盒盖32表面设有向内突起的百页孔34和平面孔35。如图8、图9所示,内循环组件3为拆分式结构,在U形盒体31的两侧设有卡槽311,在盒盖32两侧设有卡扣321,扣合后的盒体31和盒盖32通过中部边缘处的螺钉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油烟风道(2)、外排风口、内循环组件(3)以及固定在所述油烟风道(2)与所述外排风口之间的风道转换器(4),所述风道转换器(4)包括中空的上壳(41)和下壳(42),所述上壳(41)固定在所述主体(1)内,所述上壳(41)和下壳(42)上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滑槽(43)和滑杆(44),所述下壳(42)内设有可上下开合的通气叶片(421),所述上壳(41)中心设有减速电机(45),所述减速电机(45)的输出螺杆(451)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下壳(42)中心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油烟风道(2)、外排风口、内循环组件(3)以及固定在所述油烟风道(2)与所述外排风口之间的风道转换器(4),所述风道转换器(4)包括中空的上壳(41)和下壳(42),所述上壳(41)固定在所述主体(1)内,所述上壳(41)和下壳(42)上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滑槽(43)和滑杆(44),所述下壳(42)内设有可上下开合的通气叶片(421),所述上壳(41)中心设有减速电机(45),所述减速电机(45)的输出螺杆(451)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下壳(42)中心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3)位于所述下壳(42)内侧,所述滑杆(44)位于所述上壳(4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抽油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尔姆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