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1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由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的双动力源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有两个输入构件和一个共用输出端构件,两个输入构件均独立与动力源和制动器连接,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与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固定,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两个动力源所驱动的行星传动具有不同的传动比,且能够实现大速比差设计。

A two speed planetary mechanism with common planet carrier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机
,具体为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
技术介绍
行星传动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机械、建筑机械、船舶机械、化工机械与矿山机械等等。卷扬机构实现多速比传动,能够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为双动力源输入驱动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它由左、右两个行星传动机构组成,左、右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均与动力源连接,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及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及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与右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左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固定,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一种由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有两个独立输入动力的输入构件。每一个驱动源通过一种传动将动力传递给两个传动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左、右行星传动机构由一级行星传动或二级行星传动或三级行星传动构成。所述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任意一种传动:由一级行星传动组成时,第一级行星架也称为末级行星架,第一级齿圈也称为末级齿圈;由二级行星传动组成时,第二级行星架也称为末级行星架,第二级齿圈也称为末级齿圈;由三级行星传动组成时,第三级行星架也称为末级行星架,第三级齿圈也称为末级齿圈。所述的行星传动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等构件组成。所述的输入构件为输入轴。所述的双传动行星传动机构有一个共用输出构件。所述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由以下第1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分别组成,其中任一种机构均有一个输入构件、有一个输出构件、有一个与输入构件连接为一体的制动器,这24种机构分为左侧行星传动机构和右侧行星传动机构两组:第一组:左侧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1种机构至第12种机构,该类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为左侧机构的输出构件;第二组:右侧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13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按如下方法组成:第一组即第1种机构至第12种机构中任一种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与第二组即第13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中任一种机构的末级齿圈连接为一体,第二组即第13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传动级数的扩展:按上述方法构成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其共用输出构件末级行星架能够连接一级行星传动或二级行星传动进行扩展;左、右两侧行星传动机构能够互换位置,上述所叙述的左右侧行星传动的方向概念并非对本专利方案的限制,其指左右方向位置可互换。第1种机构至第12种机构的组成如下:第1种机构,由一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2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3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一级行星架连接结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4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5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一级行星架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6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二级齿圈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7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二级齿圈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第8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其特征是,其为双动力源驱动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它由左、右两个行星传动机构组成,左、右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均与动力源连接,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及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及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与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固定,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其特征是,其为双动力源驱动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它由左、右两个行星传动机构组成,左、右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均与动力源连接,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及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及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与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左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固定,右侧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传动形式为2K-H(A)型或2K-H(B)型;所述的左、右两侧行星传动机构由一级行星传动或二级行星传动或三级行星传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两侧行星传动机构增加一级行星传动或增加二级行星传动或增加三级行星传动,组成多级行星传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由以下第1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分别组成,其中任一种机构均有一个输入构件、有一个输出构件、有一个与输入构件连接为一体的制动器,这24种机构分为左侧行星传动机构和右侧行星传动机构两组:
第一组:左侧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1种机构至第12种机构,该类行星传动机构的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为左侧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二组:右侧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13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
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按如下方法组成:
第一组即第1种机构至第12种机构中任一种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与第二组即第13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中任一种机构的末级齿圈连接为一体,第二组即第13种机构至第24种机构的末级行星架为共行星架输出双速行星机构的共用输出构件;
第1种机构至第12种机构的组成如下:
第1种机构,由一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2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3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一级行星架连接结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4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5种机构,由两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一级行星架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6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二级齿圈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7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二级齿圈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8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二级齿圈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与第一级齿圈连接为一体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9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二级齿圈与第一级行星架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10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二级齿圈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一级行星架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架为该机构的输出构件;
第11种机构,由三级2K-H(A)型或2K-H(B)型行星传动组成型或型行星机构,输入构件与制动器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一级行星架上,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齿圈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设置在第二级行星架上,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第一级齿圈与第二级齿圈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为一体,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设置在末级行星架上,第三级行星轮与末级齿圈啮合,末级齿圈与第二级行星架连接为一体固定,末级行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西玲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宏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