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旋转式压缩机基本有上下法兰,气缸,滚子,曲轴,滑片等结构组成,泵体组件单一成系统,无形增加了压缩机的长度,非常不利于便携式压缩机的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简化泵体结构,实现压缩机便携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泵体组件,包括相对转动的泵壳和曲轴,曲轴包括转轴和偏心部,泵壳内设置有滑片,曲轴和滑片将泵壳内腔分隔为高压腔和低压腔,曲轴设有与低压腔连通的进气道,以及与高压腔连通的出气道;进气道和出气道分别从转轴延伸至泵壳外,并与外界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偏心部在柱面设置有与泵壳内壁线接触的密封母线,进气道的出气端和出气道的进气端并排设置在密封母线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道的出气端和出气道的进气端均设置在偏心部的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道设有调节阀;当出气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调节阀打开,出气道排出高压冷媒。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包括弹性件和阀芯,阀芯受弹性件驱动堵住出气道;当出气道内冷媒对阀芯的推力大于弹性件的拉力,阀芯退位,出气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上开有供转轴固接的固定孔,托板在固定孔内设有和进气道连通的气路。进一步的,所述曲轴固定在托板上,而泵壳沿转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泵壳包括转子;转子由定子驱动,带动滑片绕曲轴转动。r>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内侧套设有内缸,内缸被供滑片滑动的滑槽贯穿。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具有以下优点:1、将现有上法兰、下法兰和曲轴结合,采用曲轴进气排气的方式,曲轴上增加气道,便于气流的进出,对泵体结构进行简化,实现便携化。2、将泵体组件内置于现有的转子中,实质上将泵体和电机组合成一体,进一步对泵体结构进行简化,实现便携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缸工作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壳体;11、托板;111、固定孔;112、气路;2、定子;3、泵壳;31、转子;32、内缸;321、滑槽;33、盖板;4、曲轴;41、偏心部;42、转轴;43、进气道;44、出气道;5、滑片;6、高压腔;7、低压腔;8、调节阀;81、弹簧;82、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泵体组件及旋转式压缩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定子2和泵体组件。壳体1内焊接有托板11,定子2和泵体组件均安装在托板11上。定子2驱动泵体组件工作,在泵体组件进行冷媒的压缩。如图2和图3所示,泵体组件,包括相对转动的泵壳3和曲轴4。曲轴4包括偏心部41,以及设置在偏心部41两端的转轴42。偏心部41设置在泵壳3内,而两转轴42分别贯穿泵壳3。泵壳3内设置有滑片5,滑片5受驱动始终抵接在曲轴4上,从而曲轴4和滑片5将泵壳3内腔分隔为高压腔6和低压腔7。曲轴4设有与低压腔7连通的进气道43,以及与高压腔6连通的出气道44。进气道43和出气道44分别从转轴42延伸至泵壳3外,并与外界连接。为了保证高压腔6和低压腔7的独立,泵体组件与现有技术一致,设有两个密封点。转轴42沿泵壳3内腔同轴设置,偏心部41在柱面设置有与泵壳3内壁线接触的密封母线,作为第一个密封点。而滑片5一端插入泵壳3内壁上的滑槽321内,并受弹簧81驱动沿滑槽321滑移;而滑片5另一端和曲轴4贴近,组成第二密封点。这样通过两个密封点的密封,保证了高压腔6和低压腔7的独立,从而随着滑片5沿曲轴4转动,高压腔6缩小而低压腔7变大,进而高压腔6气体压缩并从出气道44排出,而低压强气体从进气道43进气。结合图4所示,为了保证泵体组件的效率,进气道43的出气端和出气道44的进气端并排设置在密封母线的两侧。这样将进气道43的出气端和出气道44的进气端设置在低压腔7和高压腔6的两端,保证缸体冷媒最大程度的压缩。而为了便于加工,进气道43的出气端和出气道44的进气端均设置在偏心部41的端面上。为了得到所需的压力,出气道44设有调节阀8,当出气道44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调节阀8打开,出气道44排出高压冷媒。调节阀8包括弹簧81和阀芯82,阀芯82受作为弹性件的弹簧81驱动堵住出气道44,当出气道44内冷媒对阀芯82的推力大于弹簧81的拉力,阀芯82退位,出气道44连通。为了便于和外界管路连接,曲轴4固定在托板11上,而泵壳3沿转轴42转动。托板11上开有固定孔111,曲轴4下端的转轴42和固定孔111过盈配合,从而安装固定泵体组件。托板11在固定孔111内还设有气路112,进气道43设置在下端的转轴42内,随转轴42的插接,气路112和进气道43连通。而相应的,出气道44设置在上端的转轴42中。这样,由于曲轴4是固定不动的,便于了上下的管路安装。为了便于制作泵壳3,泵壳3包括内缸32,供滑片5滑动的滑槽321贯穿滑内缸32侧壁。内缸32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有盖板33,盖板33开有套设在转轴42外的定位孔。内缸32外套设固定在转子31内。转子31为磁钢片叠压形成,转子31开具有磁钢槽,磁钢槽内放磁钢,从而通过磁钢切割磁感线,定子驱动转子31并带动内缸32和滑片5转动。这样将泵体组件内置于转子31中,组成全新结构,进一步节约压缩机空间。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组件,包括相对转动的泵壳(3)和曲轴(4),曲轴(4)包括转轴(42)和偏心部(41),泵壳(3)内设置有滑片(5),曲轴(4)和滑片(5)将泵壳(3)内腔分隔为高压腔(6)和低压腔(7),其特征在于,曲轴(4)设有与低压腔(7)连通的进气道(43),以及与高压腔(6)连通的出气道(44);进气道(43)和出气道(44)分别从转轴(42)延伸至泵壳(3)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包括相对转动的泵壳(3)和曲轴(4),曲轴(4)包括转轴(42)和偏心部(41),泵壳(3)内设置有滑片(5),曲轴(4)和滑片(5)将泵壳(3)内腔分隔为高压腔(6)和低压腔(7),其特征在于,曲轴(4)设有与低压腔(7)连通的进气道(43),以及与高压腔(6)连通的出气道(44);进气道(43)和出气道(44)分别从转轴(42)延伸至泵壳(3)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偏心部(41)在柱面设置有与泵壳(3)内壁线接触的密封母线,进气道(43)的出气端和出气道(44)的进气端并排设置在密封母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气道(43)的出气端和出气道(44)的进气端均设置在偏心部(41)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出气道(44)设有调节阀(8);当出气道(44)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调节阀(8)打开,出气道(44)排出高压冷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刚,陈琳,许倩,蔡永松,李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