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分离乙烯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927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分离乙烯的方法及装置,该分离方法包括:压缩、净化、冷却、吸收、脱甲烷、脱丙烷、乙烯精制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基于浅冷油吸收技术,在简化了制冷流程、降低了冷量消耗以及节省了投资的前提下,实现了从炼厂干气中直接得到聚合级乙烯产品,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ng ethylene from refinery dry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分离乙烯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分离乙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炼厂干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重要资源,主要来自原油的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如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FCC)、催化裂解(DCC)、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等,其中催化裂化的干气量最大,一般占原油加工量的3%-5%,其内含有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等大量轻质烃类资源。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催化裂化装置年加工能力超过200Mt,催化干气的年产量在6.0Mt以上,其中含有乙烯0.6-1.0Mt。大多数炼厂干气被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气烧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若能将炼厂干气中的乙烯等进行回收,可节省大量用作乙烯裂解原料的轻质油,是一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扩大乙烯原料来源及降低乙烯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传统乙烯装置的裂解气分离,主要采用顺序分离流程、前脱丙烷流程、前脱乙烷流程等。然而无论采用何种分离流程,要在脱甲烷塔内将裂解气中大量的甲烷和氢气脱除并尽可能多的回收乙烯,脱甲烷塔及冷箱一般均需在-100℃以下深冷条件下操作,需要复叠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分离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1)压缩:利用压缩机对炼厂干气升压;/n(2)净化:将步骤(1)中升压后的炼厂干气进行净化处理;/n(3)冷却:将步骤(2)中净化后的气体进行冷却,然后送至油吸收塔;/n(4)吸收:吸收剂从油吸收塔顶部进入,吸收炼厂干气中的C2及更重的组分,油吸收塔塔顶气体送至燃料管网或送至氢气回收系统,塔釜物流送至脱甲烷塔;/n(5)脱甲烷:来自油吸收塔塔釜的物流进入脱甲烷塔,脱甲烷塔塔顶气体返回压缩机段间或送至界区外,塔釜物流送至脱丙烷塔;/n(6)脱丙烷:来自脱甲烷塔塔釜的物流进入脱丙烷塔,脱丙烷塔塔顶气体送至乙烯精馏塔,至少部分塔釜物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炼厂干气中分离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压缩:利用压缩机对炼厂干气升压;
(2)净化:将步骤(1)中升压后的炼厂干气进行净化处理;
(3)冷却:将步骤(2)中净化后的气体进行冷却,然后送至油吸收塔;
(4)吸收:吸收剂从油吸收塔顶部进入,吸收炼厂干气中的C2及更重的组分,油吸收塔塔顶气体送至燃料管网或送至氢气回收系统,塔釜物流送至脱甲烷塔;
(5)脱甲烷:来自油吸收塔塔釜的物流进入脱甲烷塔,脱甲烷塔塔顶气体返回压缩机段间或送至界区外,塔釜物流送至脱丙烷塔;
(6)脱丙烷:来自脱甲烷塔塔釜的物流进入脱丙烷塔,脱丙烷塔塔顶气体送至乙烯精馏塔,至少部分塔釜物流返回油吸收塔顶部;
(7)乙烯精制:来自脱丙烷塔塔顶的气体进入乙烯精馏塔,乙烯精馏塔侧线采出聚合级乙烯产品,塔顶气体返回压缩机段间或送至界区外,塔釜采出粗乙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8)汽提:压缩机段间冷却下的液体进入汽提塔,汽提塔塔顶气体返回压缩机入口,塔釜物流采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油吸收塔塔顶设置有冷凝器和分离罐,塔釜设置有再沸器;所述油吸收塔塔顶气体经冷凝器冷却后进入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罐顶气体送至燃料管网或氢气回收系统,罐底液相返回所述油吸收塔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6)中,所述脱丙烷塔塔釜物流一部分返回油吸收塔顶部,剩余送至界区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炼厂干气中乙烯含量为10-20mol%。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将炼厂干气升压至3-5MPaG;步骤(3)中,将净化后的气体冷却至5-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油吸收塔理论板数为30-50,操作压力为3-5MPaG,优选为3.5-4MPaG;所述吸收剂入塔温度为5-20℃,优选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油吸收塔理论板数为30-50,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升罗淑娟刘智信李东风邹弋邵华伟廖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