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869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包括壳体、驱动转向机构、同步顶升机构、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壳体的四角边下部均设置有驱动转向机构,同步顶升机构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均分别连接在顶升机构的上部;驱动转向机构包括减震架、驱动轮、轮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行星减速机,减震架的上部固定于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减震架的侧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驱动转向机构、同步顶升机构,实现四向行走,原地转向,运行平稳,可以进入提升机中,同步顶升机构用一个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保证其同步性,同时驱动左右两套升降机构对托盘和货物实行顶升,确保顶升的同步性。

A kind of heavy duty omnidirectional shu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梭车
,尤其是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
技术介绍
现代物流技术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大大提高仓储密度,由于立体仓库中货盘上的货物有时重达数百公斤,货物存取必须依靠自动化机械设备完成,仓库存取设备决定了仓库的存储密度、吞吐速度和自动化水平。目前使用的存取设备主要包括巷道堆垛机和轨道穿梭车,巷道堆垛机需要在存货货架旁边配置专门的行驶巷道,并且每个行驶巷道上的堆垛机存取货物有限,而穿梭车无需行驶巷道,可大幅度提高存储密度,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立体仓库自动存取设备发展方向。因此,为了提高穿梭车的运行效率,取代巷道式堆垛机,需要研发一款载货重量为800KG级的四向穿梭车。目前,在顶升领域有以下驱动方式:液压顶升机构、电动推杆顶升、电机驱动连杆机构顶升、电机驱动偏心轮机构顶升(类似于简易凸轮)、电机驱动丝杆螺旋升降机顶升、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升降机构等;其中,液压机构需要配备随车的液压站,容易导致油液泄露;电动推杆顶升力与顶升速度难以兼顾,同时占空比较大,容易发热损坏;连杆机构尽管可靠性较高,但是机构设计复杂,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转向机构(2)、同步顶升机构(3)、第一托盘(4)和第二托盘(5,所述壳体(1的四角边下部均设置有驱动转向机构(2),所述同步顶升机构(3)的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托盘(4)和第二托盘(5)均分别连接在顶升机构(3)的上部;所述驱动转向机构(2)包括减震架(207)、驱动轮(205)、轮架(206)、第一伺服电机(201)、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204)和第一行星减速机(202),所述减震架(207)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07)的侧边,所述驱动轮(205)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转向机构(2)、同步顶升机构(3)、第一托盘(4)和第二托盘(5,所述壳体(1的四角边下部均设置有驱动转向机构(2),所述同步顶升机构(3)的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托盘(4)和第二托盘(5)均分别连接在顶升机构(3)的上部;所述驱动转向机构(2)包括减震架(207)、驱动轮(205)、轮架(206)、第一伺服电机(201)、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204)和第一行星减速机(202),所述减震架(207)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07)的侧边,所述驱动轮(205)通过轮架(206)安装在所述减震架(207)下,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行星减速机(202)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203),所述第一齿轮(203)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204),所述第二齿轮(204)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轮架(2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206)的其中三侧边分别设置有光电检测传感器(208),所述驱动轮(205)采用轮毂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架(207)包括上板(209)、下板(210)和多个减震弹簧(211),所述下板(210)与所述上板(209)的四角边之间均连接有所述减震弹簧(2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09)的两侧边均连接有导轨(212),所述下板(210)的两侧边均连接于所述导轨(212)滑动连接的滑块(2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全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顶升机构(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01)、第二行星减速机(302)、第一转轴(304)、第二转轴(305)、第一升降机构(308)和第二升降机构(309),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1)通过第二行星减速机(302)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轴(304)和第二转轴(305),所述第一转轴(304)和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银兵戴旭彪张青松刘定文孙弢潘宗熠黄灿超杨园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九州云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