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86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包括支撑台,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药物颗粒收纳部以及于支撑台上行进的药物颗粒移动载具;所述支撑台上分别设有等待停留区及落药停留区;药物颗粒收纳部内设有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及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在药物颗粒收纳部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个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一端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药物颗粒移动载具用于从等待停留区依次移动至对应的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下方,装载落下的药物并输送至落药停留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与以往人工配药的方式相比,极大地提高了配药效率,减少错配率,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A dispensing dev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数大型医院都有自己的中药药房,中药药房的药品按服用方法分为煎煮类型和冲剂类型。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冲剂类型小袋装的中药配方颗粒(免煎饮片)越来越受欢迎。如今中药配方颗粒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每个患者在每次配药过程中需要多种类大数量的中药配方颗粒,在配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中药配方颗粒不同于西药,单单给一个病人配药的过程中就涉及到多种类大数量的中药配方颗粒,因此需要大量的配药人员,导致了人工成本过高,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2)人工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配药错误,特别在多种类大数量配药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出错;(3)中药涉及的品类比较多,配药人员要想找到某味中药配方颗粒,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4)患者或家属等药取药的时间大大增加,增加了患者对医院取药机制的不满意程度,降低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因此随着医院运行智能化及高准确率的需求和人们对取药更快捷的需求,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配药分发装置成为未来智慧医疗的趋势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以人工方式进行中药颗粒配药,其存在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包括:支撑台,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药物颗粒收纳部以及于支撑台上行进的药物颗粒移动载具;所述支撑台上分别设有等待停留区及落药停留区;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内设有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及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在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个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一端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所述药物颗粒移动载具用于从等待停留区依次移动至对应的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下方,装载落下的药物并输送至所述落药停留区。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将药方中所需的药物颗粒从药物颗粒收纳部中推出,由药物颗粒移动载具装载并统一运送至落药停留区后,工作人员将其中的药物颗粒装入空袋即可,无需再人工进行繁琐的配药分发工作。优选的,所述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一端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相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同一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中收纳盒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为半封闭状,其底部开设落药口,作为该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中药物颗粒的统一落药口。在本优选方案中,位于同一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各收纳盒中的药物颗粒被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从其开口处推出后,再由延伸部的落药口掉落,从而方便药物颗粒移动载具装载落下的药物颗粒。优选的,所述收纳盒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推动刮板,所述第一推动刮板的外侧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刮板的内侧安装有用于第一推动刮板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收纳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推动刮板覆盖于所述收纳盒一端的端部。在本优选方案中,采用第一推动刮板将药物颗粒从收纳盒中推出,可以提高药物颗粒的推出效率,并防止药物颗粒遗漏在收纳盒内;将第一推动刮板的大小设为略小于收纳盒的开口大小,这样在第一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可以确保第一推动刮板对收纳盒开口的阻挡效果,防止药物颗粒从开口处掉出;同时在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的推动作用下,能顺利推动第一推动刮板从而将药物颗粒推出。优选的,所述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包括升降滑轨、升降架及第一动力伸缩杆,所述升降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滑轨上,所述第一动力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架上,所述第一动力伸缩杆的另一端可与各收纳盒的第一推动刮板相接触。在本优选方案中,升降架通过升降滑轨控制滑动至对应所需配药的收纳盒处,再通过第一动力伸缩杆伸出推动第一推动刮板从而将药物颗粒推出,随后收回第一动力伸缩杆从而完成动作。优选的,所述药物颗粒移动载具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搭载有载药盒及第二药物颗粒推出单元,所述载药盒的一端与第二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相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在本优选方案中,移动小车到达落药停留区后,通过其中的第二药物颗粒推出单元即可将药物颗粒从载药盒中推出。优选的,所述载药盒的一端设有第二推动刮板,所述第二推动刮板的外侧与第二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刮板的内侧安装有用于第二推动刮板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载药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推动刮板覆盖于所述载药盒一端的端部。在本优选方案中,采用第二推动刮板将药物颗粒从载药盒中推出,可以提高药物颗粒的推出效率,并防止药物颗粒遗漏在载药盒内;将第二推动刮板的大小设为略小于载药盒的开口大小,这样在自然状态时可以确保第二推动刮板对收纳盒开口的阻挡效果,防止药物颗粒从开口处掉出;同时在第二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的推动作用下,能顺利推动第一推动刮板从而将药物颗粒推出。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还设有用于供药物颗粒移动载具行进的轨道,所述轨道的两端部位于支撑台的两端部;所述等待停留区位于轨道的一端,所述落药停留区位于轨道的另一端;所述支撑台位于落药停留区的一端向外侧下方延伸形成一落药区;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架的落药口位于所述轨道一侧的正上方。在本优选方案中,药物颗粒移动载具按实际药方所需分发的药物颗粒依次移动至对应的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落药口下方,等待药物落下从而完成药物颗粒的装载工作;然后再行进至落药停留区后,工作人员将其中的药物颗粒装入空袋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可配合药房终端系统实现自动化配药,只需接收药方即可通过药物颗粒推出单元将药方中所需的药物颗粒从药物颗粒收纳部中推出,由药物颗粒移动载具装载并统一运送至落药停留区,工作人员只需将其中的药物颗粒装入空袋即可完成配药。本专利技术装置与以往人工配药的方式相比,极大地提高了配药效率,减少错配率,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收纳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台1,架设在所述支撑台1上方的药物颗粒收纳部2以及于支撑台1上行进的药物颗粒移动载具3;所述支撑台1上分别设有等待停留区及落药停留区;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2内设有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21及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22,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台,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药物颗粒收纳部以及于支撑台上行进的药物颗粒移动载具;所述支撑台上分别设有等待停留区及落药停留区;/n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内设有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及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在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个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一端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n所述药物颗粒移动载具用于从等待停留区依次移动至对应的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下方,装载落下的药物并输送至所述落药停留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台,架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药物颗粒收纳部以及于支撑台上行进的药物颗粒移动载具;所述支撑台上分别设有等待停留区及落药停留区;
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内设有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及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若干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在所述药物颗粒收纳部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个药物颗粒收纳单元的一端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
所述药物颗粒移动载具用于从等待停留区依次移动至对应的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下方,装载落下的药物并输送至所述落药停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颗粒收纳单元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一端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相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用于作为药物颗粒的掉落口;同一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中收纳盒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为半封闭状,其底部开设落药口,作为该药物颗粒收纳单元中药物颗粒的统一落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颗粒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的一端还设有第一推动刮板,所述第一推动刮板的外侧与第一药物颗粒推出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刮板的内侧安装有用于第一推动刮板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收纳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推动刮板覆盖于所述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厚满曾岳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