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生物材料
,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
技术介绍
支气管胸膜瘘是气管、各级支气管或者肺泡与胸膜腔之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常由肺或者肺叶切除术后残端过长、吻合口张力过大、病灶切除不彻底等因素导致,在肺叶切除术后发病率为0.5%~3%,全肺切除术后发病率为2%~20%,病死率高达18%-50%,是胸外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此外,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BPF的发生,如结核、霉菌等肺部感染导致肺组织变性、坏死、穿孔,肺癌病人放化疗后引起的组织坏死、穿孔,以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类固醇药物的应用等,由于瘘口的长期不愈合、支气管疤痕的收缩以及开放性瘘管的形成可导致肺组织膨胀不全,肺功能受损,并有可能导致脓胸、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BPF的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其中瘘口的闭合是关键,外科手术治疗作为首选的瘘口闭合手段,主要方法包括残端的直接关闭、带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维生素K3-肌肽(VKCP)的合成:分别取甲萘醌和硫代乳酸置于双颈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甲醇,在冰浴条件下进行巯基-迈克尔加成反应2小时,并在室温下过夜,从而得到新的硫代甲萘醌,对该粗品进行重结晶,随后,在水作为溶剂的情况下,利用EDC/NHS交联剂(0-10℃过夜),使硫代甲萘醌与左旋肌肽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以去除溶剂(用乙酸乙酯和水进行处理),用正己烷多次洗涤得到粗样品,最后将该样品制成冻干剂型,就是维生素K3-肌肽(VKCP);/nB、从家蚕中提取丝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维生素K3-肌肽(VKCP)的合成:分别取甲萘醌和硫代乳酸置于双颈圆底烧瓶中,然后加入甲醇,在冰浴条件下进行巯基-迈克尔加成反应2小时,并在室温下过夜,从而得到新的硫代甲萘醌,对该粗品进行重结晶,随后,在水作为溶剂的情况下,利用EDC/NHS交联剂(0-10℃过夜),使硫代甲萘醌与左旋肌肽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以去除溶剂(用乙酸乙酯和水进行处理),用正己烷多次洗涤得到粗样品,最后将该样品制成冻干剂型,就是维生素K3-肌肽(VKCP);
B、从家蚕中提取丝素蛋白:将从家蚕中获得的蚕蛹和丝胶在0.02M纯碱中煮沸30min后,用超纯水多次漂洗,所得的丝线干燥过夜,随后,将10g丝线溶解9.3M溴化锂溶液中60℃过夜,从而得到丝素蛋白溶液,然后用去离子水对丝素蛋白溶液透析2天,所得的溶液4℃环境下储存以供下一步使用;
C、蛋壳膜的制备:收集新鲜破碎的蛋壳膜,用纯冷水洗净,将洗净后的蛋壳膜在醋酸(70%体积比)中溶解2天,随后在90℃,存在醋酸(10%体积比)的条件下,将该溶液转移至3-巯基丙酸(3-MPA)水溶液中,反应4小时后,所制备的蛋壳膜溶液贮存备用;
D、维生素K3-肌肽共轭纤维蛋白水凝胶(VCFP)的制备:在制备好的15ml蛋壳膜和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VKCP,将该混合溶液超声震荡15分钟,随后,加入多巴胺(2mmol/ml)和EDC/NHS(1.5mmol/ml)并再次超声震荡30分钟,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将所获得的水凝胶混合物以12000rpm离心10min,并用超纯水洗涤3-4次,将该样品制成冻干粉,最后所得的为维生素K3-肌肽共轭纤维蛋白水凝胶(VCFP)于室温下保存;
E、干细胞负载制备成SVCFP:将干细胞用0.2%胰蛋白酶消化,离心后在培养基中重新悬浮,然后再次离心。将上一步骤制备的VCFP以适当浓度加入干细胞中,并将两者混合,通过对该水凝胶的粘度和可注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得到SVCF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甲萘醌和硫代乳酸均为1mmol,重结晶方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奕明,苏伯马尼·肯达萨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