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0588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通过酶解之前利用超微粉碎处理鹿血,增加细胞破壁率,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还对鹿血酶解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原料利用率,为实际生产运用提供依据;最后对鹿血酶解液进行成分分析显示,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抗运动疲劳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鹿血有效成分含量。

Preparation method,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 of deer blood enzymolysis solution with anti exercise fatig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技术介绍
鹿血,鹿科动物梅花鹿(CerrusnippenTemminck)或马鹿(CelaohusL)的膛血或茸血,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食治》,至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鹿血的医疗作用做了详细记载。《中药大辞典》记载鹿血具有抗缺氧、抗疲劳、降血压等功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鹿驯养繁殖的发展,以及商业性活鹿无菌采血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鹿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了鹿产品深加工对鹿血需求的矛盾,极大地提高了鹿血的产量,为鹿血的加工和利用奠定了基础。鲜鹿血中含水分80%左右,有机成分16-17%,其中蛋白质含量占13%以上,是鹿血中的主要成分,主要含有18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多种酶类、激素、脂肪酸等成分,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表明,鹿血具有抗疲劳、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生物活性。除微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外,鹿血中水解氨基酸、肽类的含量及构成是这些生理活性的主要功能成分,然而目前对这些鹿血多肽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活性还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鹿血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鹿血产品的科学和合理使用。中国专利(104628812A)以鹿血为原料,酶解后的上清液在大孔吸附树脂柱上进行吸附,经洗脱,减压浓缩,干燥后得到不同纯度的鹿血低聚肽产品,但对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急需一种鹿血加工方法,提高鹿血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由所述方法制得的鹿血酶解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鹿血酶解液在制备抗运动疲劳保健品中的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对鹿血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2)酶解:将步骤(1)处理的鹿血粉中加入动物水解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然后酶解;(3)灭酶:将步骤(2)的酶解反应物进行灭酶处理,冷却,即得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优选的,所述超微粉碎条件为在温度为-20-0℃条件下粉碎10-30min。优选的,所述动物水解蛋白酶加入量相当于鹿血粉重量的1-10‰,加水量相当于鹿血粉3-8倍重量。优选的,所述动物水解蛋白酶加入量相当于鹿血粉重量的4~5‰。优选的,所述酶解条件为在40-60℃条件下酶解4-8小时。优选的,所述酶解条件为在45~55℃条件下酶解4-8小时。优选的,所述灭酶是在90-100℃条件下处理10-20分钟;所述冷却为冷却至20~30℃。2、由所述方法制得的鹿血酶解液。3、所述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在制备抗运动疲劳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鹿血粉加工方法,通过酶解之前利用超微粉碎处理鹿血,增加细胞破壁率,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还对鹿血酶解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原料利用率,为实际生产运用提供依据;最后对鹿血酶解液进行成分分析显示,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抗运动疲劳的作用,可以用于加工抗运动疲劳食品。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鹿血成分色谱分析图(A:未酶解;B:酶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鹿血的酶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对鹿血粉(吉林省吉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真空冷冻干燥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粉碎时间为10-30min,粉碎温度为-20-0℃;(2)酶解:定量鹿血粉中加入1-10‰的动物水解蛋白酶(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活性为1500U/G),搅拌均匀后加入相当于3-8倍重量的蒸馏水,然后在40-60℃水浴加热酶解,酶解时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酶解时间为4-8小时;(3)灭酶:将酶解反应物在90-100℃灭酶10-20分钟,之后迅速冷却到20-30℃;为了长时间保存,冷却后加入相当于反应物2-5倍重量的60°的蒸馏白酒,静置24-48小时;然后抽滤,保存。实施例2、不同处理对鹿血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实验设置三组处理,具体如下:处理一:称取500g鹿血粉,超微粉碎处理,粉碎时间为10-30min,粉碎温度为-20-0℃,加入2g动物水解蛋白酶;处理二:称取500g鹿血粉,超声波处理,超声参数为400W,10min,加入2g动物水解蛋白酶;处理三:称取500g鹿血粉,加入2g动物水解蛋白酶。三组均按照实施例1中的优化条件进行酶解,分别计算酶解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结果表明经酶解后处理一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6.2g/kg,极显著地大于处理二(p≤0.01);而处理组二中的含量达到3.8g/kg,极显著地大于处理三(p≤0.01)。由此可知超声波处理和超微粉碎处理均可大大提高鹿血蛋白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超微粉碎处理效果更佳。实施例3、鹿血酶解条件的优化以鹿血超微粉为原料,以氨基酸态氮、干燥失重为考察指标,考察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鹿血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1。表1、因素水平表具体操作为:鹿血粉中加入相当于鹿血粉10倍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按照4‰的比例加入动物蛋白酶(活性为1500U/G),搅拌水浴(50℃)酶解6h后90℃灭酶20min,之后迅速冷却至20℃,加入4倍重量57℃的粮食酒基,搅拌均匀后常温静置24h,真空抽滤,得鹿血酶解液,以未进行超微粉碎的鹿血酶解液为对照。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方法参照GB5009.235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方法进行,干燥失重的计算方法如(1)所示。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正交实验表由表2可知,极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三个因素中,对鹿血酶解效果影响最大的是酶的添加量,其次是酶解时间,45-50℃时酶解温度的影响较小。氨基酸态氮、干燥失重2个指标结果均显示较佳的酶解组合是A2B2C3,即动物蛋白酶的添加量为4‰、酶解时间为6h、酶解温度为55℃。实施例4、酶解对鹿血成分的影响将酶解后的产物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同时以未酶解的鹿血成分为对照。色谱柱:CosmosilPBr0.5μm,0.46×25cm,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流动相条件如表3所示。表3、液相色谱流动相条件色谱图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鹿血粉在该色谱条件下基本无色谱峰,而鹿血酶解液色谱峰明显。通过液相色谱分析可以看出,鹿血粉在该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粉碎:对鹿血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n(2)酶解:将步骤(1)处理的鹿血粉中加入动物水解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然后酶解;/n(3)灭酶:将步骤(2)的酶解反应物进行灭酶处理,冷却,即得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对鹿血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
(2)酶解:将步骤(1)处理的鹿血粉中加入动物水解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然后酶解;
(3)灭酶:将步骤(2)的酶解反应物进行灭酶处理,冷却,即得具有抗运动疲劳鹿血酶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粉碎条件为在温度为-20-0℃条件下粉碎10-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水解蛋白酶加入量相当于鹿血粉重量的1-10‰,加水量相当于鹿血粉3-8倍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宝杜小琴张小琴夏炎梁正杰张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