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及富硒富锌优质营养稻米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及富硒富锌优质营养稻米。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与其它粮食相比,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淀粉粒较小,易于消化。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其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适于人体需要。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高达2996万公顷,分布区域辽阔,南自热带海南省三亚市,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市,东自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自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海拔2710米的西南高原。可见,水稻的种植占据着农业生产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由于推广大量消耗锌营养的杂交水稻以及工业和农业污染等原因,我国多数土壤重金属镉超标,进而导致多数稻米重金属镉含量超标。其中,奢锌作物对锌的大量消耗和由土壤生物的物质循环而使作物被动吸收使得镉在土壤中累积,使镉的相对含量水平和绝对含量水平同时提高,又造成镉在土壤中相对于锌的相对量大幅提高而构成毒害作用。镉对锌的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稻品种选用米质达到国标一级的优质稻品种;/n采用一季稻或一晚栽培,秧龄期18~25天,人工插秧,株距20cm,行距25~30cm,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4~5苗,插足基本苗;/n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种植过程中不施用农药和除草剂;/n施肥方法为耕田时施用基肥,移栽后半个月内施用提苗肥,后期不再施用化肥,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初期,采用硒锌配施方法叶面喷施硒肥和锌肥;/n灌溉水源为水库或山泉水;/n当稻谷成熟度达到95%左右时收割;/n稻谷库存1~2个月后加工,分级为整精米、大碎和小碎;/n稻米采用真空包装,冷库贮存,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稻品种选用米质达到国标一级的优质稻品种;
采用一季稻或一晚栽培,秧龄期18~25天,人工插秧,株距20cm,行距25~30cm,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4~5苗,插足基本苗;
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种植过程中不施用农药和除草剂;
施肥方法为耕田时施用基肥,移栽后半个月内施用提苗肥,后期不再施用化肥,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初期,采用硒锌配施方法叶面喷施硒肥和锌肥;
灌溉水源为水库或山泉水;
当稻谷成熟度达到95%左右时收割;
稻谷库存1~2个月后加工,分级为整精米、大碎和小碎;
稻米采用真空包装,冷库贮存,最大限度的保持稻米品质,延长储藏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富锌降镉增产的优质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一季稻或一晚栽培,南方双季稻区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前晒种1~2天,用咪酰胺浸种消毒10~12小时后,采用“少浸多露”:即浸8小时,露4~6小时,多次反复,至85%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育秧;育秧期间,在秧田安装粘虫板,所述粘虫板为黄色粘虫板;
S2.耕田时施用基肥,所述基肥为商品有机肥,所述基肥施用量为100kg/亩,在施肥后保持2~3cm深的水层;
S3.水稻秧龄期18~25天,秧苗高25~30cm时移栽,采用人工插秧方式,株距为20cm,行距为25~30cm,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4~5苗,插足基本苗;
S4.插秧后半个月内施用提苗肥,所述提苗肥包括尿素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所述提苗肥的施加量为尿素8~10kg/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kg/亩,后期不再施用化肥;灌溉水源为水库或山泉水,施肥后田间保持3~4cm深的水层,后期采取分蘖期浅水勤灌、够苗及时晒田,孕穗保持湿润,深水抽穗,干湿壮籽的管水原则;
S5.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初期,采用硒锌配施方法叶面喷施硒肥和锌肥,所述硒肥为“喷喷富”叶面硒硅肥,所述锌肥为ZnSO4·7H2O;
S6.采用人工除草,种植过程中不施用除草剂;
S7.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种植过程中不施用农药,所述绿色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杀虫灯、性诱剂、以及稻田养鸭;
S8.当稻谷成熟度达到95%左右时收割;
S9.稻谷库存1~2个月后加工,分级为整精米、大碎和小碎;
S10.稻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华,邓建红,康敏,黄石光,凌文彬,石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香之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