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483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堆肥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和监测系统,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垫料层及鼓风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本堆肥系统能够确保氧气充足,缩短堆肥腐熟时间,提高堆肥生产效率,而且成本低,简单易行,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A composting system of fer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
本技术属于发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有利于堆肥底部快速通气。
技术介绍
堆肥是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和酶活性促进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最终使有机物达到腐熟化和稳定化的过程。堆肥在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堆肥过程通风起到供氧、去除水分和散热的作用,所以通风是影响堆肥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合理的通风不仅可以提高堆肥产品质量,而且可以节省能耗;过高的通风速率不仅造成通风损失过大,不利于维持堆体温度,而且会造成大量的氮素损失,减低堆肥产品的肥效;过低的通风速率,就会降低堆体中的氧浓度,进而造成堆体局部厌氧,从而产生大量臭气及NXO、甲烷等温室气体。堆肥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翻堆通风、被动通风、强制通风等。自然通风主要是依靠空气的扩散现象,由堆积层表面扩散至氧浓度较低的堆体内部,但难以深层供氧,一次发酵阶段只能保证离表层20cm内有氧气,因此自然通风难以满足堆肥对氧气的需求。翻堆通风是指通过对物料的翻堆、搅拌等方式,把空气包裹到固体颗料的间隙中以达到供氧的目的,此类方式自动化程度高,堆肥均匀,但需要直接对堆料进行操作,若大规模机械化应用时能耗很高,投资及运行成本高。被动通风是利用设置在堆体中的穿孔管,促进空气在堆料中的传输。被动通风不需要翻堆和强制通风,大大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这种通风模式存在周期长,物料内外堆置不均匀等问题。强制通风是利用风机对物料进行正压鼓风、风压抽气以及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气体交换,促进物质传输和对微生物的氧传递。当前以翻堆通风与强制通风组合,这正成为堆肥通风主流方式。目前,有以单纯研究为目的堆肥装置设计,采用的均为立体密闭仓式,主要是从仓口顶端抽气,而从仓口底部通气。这种立体密闭设计由于设备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现实生产中还未见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堆肥通风的简单易行的发酵堆肥系统,提高堆肥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和监测系统。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垫料层及鼓风控制系统;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位于发酵槽内,用于监测鼓风控制系统参数,所述的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位于发酵槽外,用于远程监控数据。所述的曝气管道位于发酵槽底,每隔2-2.5m设置一条,均匀横向分布,与堆槽方向垂直;所述的曝气管道每隔10-15cm均匀分布有孔径0.5-1cm的小孔,孔口朝下。所述的曝气管道外围用棕毛包裹。所述的垫料层包括一层高度20-30cm的小碎石层和一层高度20-30cm的谷壳层,小碎石层位于管道外围的棕毛之上,谷壳层位于小碎石层之上。所述的鼓风控制系统包括鼓风机、时间与风速调控器,鼓风机与曝气管道相连,鼓风机通风速率介于0.1~0.3m3/(min·kg),通风时长控制在1~4h。鼓风机通风设计主要由堆体重量、有机质含量、温度及水分等决定。所述的数据采集器包括CO2、H2O及温度传感器,分别布设在堆体上层、中层、下层,每层至少布设3组。其中,堆体上层高度约50cm、中层高度约100cm、下层高度约150cm。所述的数据存储控制模块每30-60min采集1次数据。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能够确保氧气充足,缩短堆肥腐熟时间,提高堆肥生产效率。(2)成本低,简单易行,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发酵槽式堆肥曝气装置俯视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发酵槽式堆肥曝气装置右视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曝气管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酵槽2-曝气管道3-数据采集器4-鼓风控制系统5-棕毛层6-小碎石层7-谷壳层8-堆体下层9-堆体中层10-堆体上层11-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和监测系统。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2、垫料层及鼓风控制系统4。曝气管道2位于发酵槽1底部,每隔2-2.5m设置一条,均匀横向分布,与发酵槽1方向垂直;曝气管道1每隔10-15cm均匀分布有孔径0.5-1cm的小孔11,孔口朝下。曝气管道外围用棕毛5包裹,其上先铺设20-30cm高的小碎石层6,再铺设20-30cm高的谷壳层7。小碎石层6和谷壳层7构成垫料层。鼓风控制系统4包括鼓风机、时间与风速调控器,鼓风机与曝气管道2相连。鼓风机通风速率介于0.1~0.3m3/(min·kg),通风时长控制在1~4h。鼓风机通风设计主要由堆体重量、有机质含量、温度及水分等决定。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数据采集器3位于发酵槽1内,用于监测鼓风控制系统4的参数,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位于发酵槽1外,用于远程监控数据。数据采集器3包括CO2、H2O及温度传感器,分别布设在堆体上层、中层和下层,每层至少布设3组。其中,堆体上层高度约50cm、中层高度约100cm、下层高度约150cm。数据存储控制模块每30-60min采集1次数据。利用本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可以对污泥加菌渣等进行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或者园林绿化基质。当有机物料含水率超过65%,含氧低于8%或CO2浓度高于750ppm,温度低于30℃,鼓风机开启通风。一台11KW电机的鼓风机,以0.2m3/(min·kg)通气速率,可以保证100m覆盖范围。堆肥发酵第1-3天,每天每隔10小时,鼓风机通气1次,每次持续时间2小时;而后第5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通气1次,每次持续2小时,总发酵时间25天即可。本发酵槽式堆肥系统便于快速通风,比翻堆通风节省人力成本,也缩短了发酵时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技术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垫料层及鼓风控制系统;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位于发酵槽内堆肥中,用于监测鼓风控制系统参数,所述的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位于发酵槽外,用于远程监控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垫料层及鼓风控制系统;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位于发酵槽内堆肥中,用于监测鼓风控制系统参数,所述的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和外联电脑终端位于发酵槽外,用于远程监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道位于发酵槽底,每隔2-2.5m设置一条,均匀横向分布,与堆槽方向垂直;所述的曝气管道每隔10-15cm均匀分布有孔径0.5-1cm的小孔,孔口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槽式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道外围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诚李清华王飞张辉何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