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44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结构,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滤水池、第二滤水池和环形墙,环形墙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电机外壳和一温度控制器,电机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环形墙且固定连接有一转轴,转轴的周侧面固接有若干搅拌板,环形墙与第一滤水池之间形成一水渠,水渠的底部设有活性炭颗粒层,活性炭颗粒层内部嵌入有一电热管,第一滤水池的周侧面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渠能够将第一滤水池内不能彻底处理的污水暂时储存起来,水渠内的活性炭层能够对渗水孔排出的污水做吸附处理,搅拌板能够带动水渠中污水的流动,电热管能够避免水渠冬天结冰。

A kin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结构
本技术属于人工湿地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由于人工湿地在处理废水方面廉价高效,因此在农村被广泛使用,但目前的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低,污水吸附能力差,且不能及时人工干预调节,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不达标时,反而会成为污染源,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结构,通过第一滤水池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渗水孔进入到水渠内,水渠内的活性炭层能够对初步过滤后的污水做吸附处理,通过电机和搅拌板能够带动水渠中污水的流动,促进污水在水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流动,且能增加污水的含氧量,电热管能够调节水渠中污水的温度,通过第二滤水池和阀门能够对污水做二次过滤,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低,污水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水池(2)、第二滤水池(10)、环形墙(1)、进水管(3)和出水管(8),所述第一滤水池(2)、第二滤水池(10)和环形墙(1)均预埋在地表以下;/n所述环形墙(1)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电机外壳(4)和一温度控制器(7),所述电机外壳(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环形墙(1)且固定连接有一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周侧面固接有若干搅拌板(6),所述环形墙(1)与第一滤水池(2)之间形成一水渠(18),所述水渠(18)的底部设有活性炭颗粒层(16),所述活性炭颗粒层(16)内部嵌入有一电热管(14);/n所述第一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水池(2)、第二滤水池(10)、环形墙(1)、进水管(3)和出水管(8),所述第一滤水池(2)、第二滤水池(10)和环形墙(1)均预埋在地表以下;
所述环形墙(1)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电机外壳(4)和一温度控制器(7),所述电机外壳(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环形墙(1)且固定连接有一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周侧面固接有若干搅拌板(6),所述环形墙(1)与第一滤水池(2)之间形成一水渠(18),所述水渠(18)的底部设有活性炭颗粒层(16),所述活性炭颗粒层(16)内部嵌入有一电热管(14);
所述第一滤水池(2)的周侧面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水孔(13),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贯穿环形墙(1)且进入到第一滤水池(2)的内部,所述进水管(3)位于第一滤水池(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若干第一布水管(15);
所述出水管(8)上设有一阀门(9),所述出水管(8)的一端贯穿环形墙(1)且位于水渠(18)的内部,所述出水管(8)的另一端贯穿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莹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