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43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混积岩的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岩样置于溶剂中进行加压清洗;步骤2,清洗完成后,再将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步骤3,配置NaCl饱和溶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岩样置于NaCl饱和溶液中进行浸渍饱和;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岩样进行核磁测试;步骤5,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岩电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充分洗油盐原则,摒弃传统的直接洗油盐手段,先对岩样抽真空处理,后进行清洗,这样清洗溶剂更容易进入致密岩样的纳米级晶间孔中,尽量保证岩样洗清程度,提升洗油盐效果,有效提高实验测量精度。

A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NMR and geoelectricity for migmat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杂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工艺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
技术介绍
混积岩这一概念是Mount针对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沉积现象提出的。混积岩研究成为近些年来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混合沉积现象导致其岩性混杂,既可能是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也可能是碎屑岩、碳酸盐岩与蒸发岩类的混合。混积岩储层致密,往往为纳米级晶间孔,致密岩心存在着驱替困难、实验结果信噪比低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常规样品实验参数及工艺进行创新改进,以获得更高精度的实验结果,这对该类型储层认识深化及油田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有效提高了实验测量精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混积岩的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岩样置于溶剂中进行加压清洗;步骤2,清洗完成后,再将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步骤3,配置NaCl饱和溶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岩样置于NaCl饱和溶液中进行浸渍饱和;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岩样进行核磁测试;步骤5,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岩电测试。优选的,步骤1中,真空度为6.7×10-2Pa至6.7×10-4Pa,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4h至7h。优选的,步骤1中,加压清洗的压力为0.5MPa-1.5MPa,清洗时间为36h-96h。优选的,步骤2中,真空度为6.7×10-2Pa至6.7×10-4Pa,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2h至5h。优选的,步骤3中,浸渍饱和时间为24h至72h。优选的,步骤3中,NaCl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6万ppm。优选的,步骤4中,核磁测试中回波间隔TE为0.2ms至0.3ms。优选的,步骤4中,核磁测试中扫描次数为1024次至4096次。优选的,步骤4中,核磁测试中离心采用的离心转速为7000r/min至11000r/min。优选的,步骤5中,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驱替,当驱替岩样残余水饱和度不再下降后,对岩样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再进行岩电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充分洗油盐原则,摒弃传统的直接洗油盐手段,先对岩样抽真空处理,后进行清洗,这样清洗溶剂更容易进入致密岩样的纳米级晶间孔中,尽量保证岩样洗清程度,提升洗油盐效果,有效提高实验测量精度。进一步的,延长洗油洗盐时间,洗油盐周期增长一倍,进一步的保证清洗充分。进一步的,根据提升饱和效果原则,对传统工艺进行进一步改进,抽真空时间提升一倍以上,保持地层压力饱和时间提升6倍,提高实验精度。进一步的,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地层水矿化度,配置高盐度NaCl饱和溶液,尽量接近地层实际情况,而非采用传统的20000ppmNaCl饱和溶液,从而使得测试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提升实验精度。进一步的,在核磁实验过程中,为获得致密孔隙信息,采用“短TE+多扫描次数+高离心转速”优化参数组合。回波间隔TE减小至0.2ms-0.3ms,增加小孔隙信号采集能力;扫描次数提高到1024-4096次,提高采集结果精度;离心转速由提升到7000r/min至11000r/min,达到国内最高能力,获得可靠的离心核磁T2谱,提高核磁实验精度,为储层评价及参数准确计算奠定基础。进一步的,在岩电参数实验过程中对岩样进行驱替,根据提升驱替效果原则,当驱替岩心残余水饱和度不再下降后,对岩心进行离心处理,降低残余水饱和度,提高岩电实验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新工艺流程图;图2为目标工区不同回波间隔饱和态T2谱对比效果图;图3为目标工区不同回波次数饱和态T2谱对比效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验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混积岩的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为6.7×10-2Pa至6.7×10-4Pa之间;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4h至7h之间;然后将岩样先置于四氯化碳后置于苯甲醇溶剂中进行加压清洗,压力为0.5MPa-1.5MPa,清洗时间为36h-96h之间;步骤2,清洗完成后,再将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为6.7×10-2Pa至6.7×10-4Pa之间,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2h至5h之间;步骤3,配置与地层实际相符合的NaCl饱和溶液,本例为高盐度的26万ppm的NaCl饱和溶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岩样置于NaCl饱和溶液中进行浸渍饱和,浸渍饱和时间为24h至72h。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岩样进行核磁测试,核磁测试条件为:回波间隔TE为0.2-0.3ms,扫描次数为1024-4096次,离心转速为7000-11000r/min,获得可靠的离心核磁T2谱。步骤5,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驱替,当驱替岩样残余水饱和度不再下降后,对岩样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再进行岩电测试。实验工艺及参数优化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实验工艺及参数优化结果本专利技术阐述如何进行纳米级晶间孔为主的混积岩样品进行核磁-岩电联测实验工艺及测量参数优化,以提高实验结果精度。本专利技术从合理性出发,切实考虑了岩心“洗油盐-饱和-驱替-实验”全过程,创新采用“先抽真空后清洗、长洗油洗盐、长保压及高盐度NaCl饱和溶液配置”实验工艺,采用优化参数组合,有效提高了实验测量精度,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纳米级晶间孔为主的混积岩样品的实验新工艺测量技术。所建立的新工艺及标准可为其他区块致密样品实验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以某油田一口典型混积岩取心井实际岩石物理实验作为实例,取X井2号样进行实验,实验工艺包括:步骤1,将混积岩的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为6.7×10-4Pa;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6h;然后将岩样先置于四氯化碳后置于苯甲醇溶剂中进行加压清洗,压力为1MPa,清洗时间为72h;步骤2,清洗完成后,再将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为6.7×10-4Pa;,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3h;步骤3,配置与地层实际相符合的NaCl饱和溶液,本例为高盐度的26万ppm的NaCl饱和溶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岩样置于NaCl饱和溶液中进行浸渍饱和,浸渍饱和时间为48h。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岩样进行核磁测试,核磁测试条件为:回波间隔TE为0.2ms,扫描次数为4096次,离心转速为11000r/min,获得可靠的离心核磁T2谱。步骤5,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驱替,当驱替岩样残余水饱和度不再下降后,对岩样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混积岩的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岩样置于溶剂中进行加压清洗;/n步骤2,清洗完成后,再将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n步骤3,配置NaCl饱和溶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岩样置于NaCl饱和溶液中进行浸渍饱和;/n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岩样进行核磁测试;/n步骤5,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岩电测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混积岩的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岩样置于溶剂中进行加压清洗;
步骤2,清洗完成后,再将岩样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
步骤3,配置NaCl饱和溶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岩样置于NaCl饱和溶液中进行浸渍饱和;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岩样进行核磁测试;
步骤5,对步骤4测试完得到的岩样进行岩电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真空度为6.7×10-2Pa至6.7×10-4Pa,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4h至7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压清洗的压力为0.5MPa-1.5MPa,清洗时间为36h-9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积岩的核磁及岩电实验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真空度为6.7×10-2Pa至6.7×10-4Pa,在真空度下保持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恩令狐松张审琴吴颜雄李国利刘倩茹徐文远刘春雷李庆波单沙沙崔涵郭正权刘国良张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