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及其操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流控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光流控热毛细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及其液滴操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液滴生成和可控融合在生化反应、药物诊断和环境科学中越来越重要。微液滴具有单分散性高、体积小等特点,在化学检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液滴微流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化分析方法,具有试剂消耗少、传输效率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药物包封、单细胞监测、疾病治疗、生物成像、增强传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之前,重要的液滴操作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来,以实现各种操作,包括液滴生成、移动、融合、混合、粒子包裹。与介质上的电润湿(EWOD)技术和磁力操控技术不同,在微流控芯片中,液滴在连续相中的流体力学操控与液滴的pH值、离子浓度、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无关;同时,还能避免样品由于物理附着造成的污染。Max等人提出了一种纯水流动力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皮升液滴的高通量单细胞封装,并实现液滴的自分选。然而,大多数用于液滴中单粒子包裹的被动技术是随机进行的,并由泊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液滴操控芯片包括:/n基底(10);/n微流通道(20),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中,用于容纳两种不相融合的液体;/n光热波导(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包括光信号输入端(31)和激发端(32),所述光信号输入端(31)用于接入光信号,所述激发端(32)用于在所述微流通道(20)内的其中一种液体中激发形成双极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液滴操控芯片包括:
基底(10);
微流通道(20),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中,用于容纳两种不相融合的液体;
光热波导(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包括光信号输入端(31)和激发端(32),所述光信号输入端(31)用于接入光信号,所述激发端(32)用于在所述微流通道(20)内的其中一种液体中激发形成双极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通道(2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所述基底(10)上设置有第一注入口(11)和第一排出口(12),所述第一注入口(11)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1)且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21)注入液体,所述第一排出口(12)连通所述第一通道(21)且用于排出所述第一通道(21)内的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0)上设置有第二注入口(13)和第二排出口(14),所述第二注入口(13)连通所述第二通道(22)且用于向所述第二通道(22)注入液体,所述第二排出口(14)连通所述第二通道(22)且用于排出所述第二通道(22)内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流涡旋的液滴操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端(32)包括锥形光纤和包覆于所述锥形光纤外的氧化石墨烯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光流控热毛细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波,黄建林,陈伊琳,罗芳婧,李瑶,水玲玲,杨剑鑫,周瑞雪,吴家隐,何浩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