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单幅干涉条纹波面恢复中的符号模糊问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单幅干涉条纹波面恢复中的符号模糊问题的方法,属于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领域。
技术介绍
将两束或更多束符合基本干涉条件的光波叠加在一起,从而形成由波之间的相位差引起的亮暗变化的干涉条纹。这种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形成干涉条纹,为人们提供了改变光路的物理量的逐点但间接的测量手段,例如,人们可以根据此条纹推导出光波的相位。目前,干涉法被广泛用于天文学、遥感、光纤、光学计量学等领域,作为一种研究技术来恢复光学元件的表面面形、泪膜的厚度分布、物体表面轮廓或推断物体的形状、工件的变形或振动。如文献【P.Hariharan.OpticalInterferometry.ElsevierInc.,2ndedition,October2003】和【D.MalacaraandB.J.Thompson.HandbookofOpticalEngineering.Taylor&Francis,Inc.,1stedition,May2001】中提到的。在光学测量领域的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单幅干涉条纹波面恢复中的符号模糊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前引入比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口径小的光阑,以测量局部波前的导致的光点偏转情况,从而确定所述局部波前的倾斜方向,根据所述局部波前的倾斜方向确定波前的凹凸情况,从而确定从单幅干涉条纹恢复的波前的符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单幅干涉条纹波面恢复中的符号模糊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前引入比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口径小的光阑,以测量局部波前的导致的光点偏转情况,从而确定所述局部波前的倾斜方向,根据所述局部波前的倾斜方向确定波前的凹凸情况,从而确定从单幅干涉条纹恢复的波前的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共光路或非共光路干涉测量系统进行镜面面形恢复时,包括:
S1利用共光路或非共光路采集待测光学元件的干涉条纹;
S2在所述共光路或非共光路中的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前引入比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口径小的光阑,以测量局部波前的光点;
S3根据S1采集到的干涉条纹计算得到拟合的面形,并在得到的拟合的面形上选取与S2中光点对应的局部区域,计算其对应的点扩散函数,与S2中局部波前的光点的偏移方向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拟合的面形的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光路或非共光路均包括:激光器、第一透镜、分光器、待测镜面、参考镜、第二透镜、第一光阑和第一相机;
所述S1利用共光路或非共光路采集待测光学元件的干涉条纹,包括: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过第一透镜后变为平行光;到达分光器后,一部分透射,一部分反射,反射的部分到达参考平面镜;而透过分光器的部分到达待测光学元件镜面;被参考平面镜和待测光学元件镜面反射的光分别沿原路返回相干涉,干涉图经过第二透镜和第一光阑成像在第一相机上,得到干涉条纹;
所述S2中引入的比待测光学元件面形口径小的光阑为第二光阑;所述S2中测量局部波前的光点,还包括在共光路或非共光路的基础上再引入挡板、反射镜、第三透镜和第二相机;
所述挡板用于遮挡从参考镜透射过的光,使其不再原路返回;所述参考镜的反射光再回到分光器后,并经过分光器和反射镜反射后,被第三透镜聚焦成像在第二相机上,得到平面波在第二相机上的光点图,光点图处于第二相机的中心;当移开参考镜和挡板后,第二相机上得到的从光点图为待测光学元件镜面局部反射光的光点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S1采集到的干涉条纹计算得到拟合的面形,包括:
Step1干涉条纹的正则化,去掉干涉条纹的背景光,将干涉条纹亮暗变化的振幅归一化;
Step2对正则化后的干涉条纹进行处理,寻找干涉条纹峰值和谷值的部分;
Step3根据所得到干涉条纹的峰值线、谷值线,将干涉图划分成不同的区域,逐行、逐列对每个像素进行奇偶赋值处理;
Step4利用干涉理论推导出的光强和相位模型,正则化后的干涉图转换成0到π的相位分布图;再根据Step3得到的每个像素的奇偶值,对干涉图分区域进行翻转处理,得到-π到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发,马文超,胡栋挺,刘新宇,赵子云,曹朔,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