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19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包括用以输送周转箱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衔接设置的固定输送机构和活动输送机构,所述固定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所述活动输送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输送段、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段上下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减少了占地面积,适合小批量周转箱的输送,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工作,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的打开或收起实现了自动控制,同时能够方便集成于大规模的物流系统中,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监控。

Box logistics receiving and dispatching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式物流收发站点
本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
技术介绍
目前,部分医院开始建立使用自动化物流系统,以便实现对众多药品、器械及耗材等医疗物资的高效管理,常见的主要包括箱式物流和轨道小车物流两种。但在现有的箱式物流输送系统中的收发站点占用的空间较大且整体外观效果差,不适合小批量规模的周转箱的输送。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的用于医院箱式物流系统的收发站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节约空间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箱式物流收发站点,用以实现周转箱的存取,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包括用以输送周转箱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衔接设置的固定输送机构和活动输送机构,所述固定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所述活动输送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输送段、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段上下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固定输送机构的后端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的位置传感器以感测周转箱的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角度传感器以感应所述第二输送段的旋转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段上且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延伸方向一致的长条磁铁,所述长条磁铁随所述第二输送段转动至平行于水平面时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位置相对应,所述长条磁铁随所述第二输送段转动至垂直于水平面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具有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段上的输出轴以带动所述第二输送段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输送机构还具有贴近所述第一输送段左右两侧设置的竖梁,所述第一输送段具有两个相对固定于所述竖梁上的第一承载座、安装于前述两个第一承载座之间的第一辊筒,所述固定输送机构还具有驱动所述第一辊筒正转或反转的第二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段具有两个相对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承载座、安装于前述两个第二承载座之间的第二辊筒,所述活动输送机构还具有驱动所述第二辊筒正转或反转的第三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均呈左右延伸设置,若干所述第一辊筒及第二辊筒分别沿前后方向依次均匀排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段上下转动的,减少了占地面积,适合小批量周转箱的输送;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对输送装置的控制,使得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的打开或收起实现了自动控制,同时能够方便集成于大规模的物流系统中,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监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收起时在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打开时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固定输送机构,11——第一输送段,111——第一承载座,112——第一辊筒,12——竖梁,2——活动输送机构,21——支架,211——弧形开口,22——第二输送段,221——第二承载座,222——第二辊筒,23——第一驱动机构,231——电机,2311——输出轴,3——位置传感器,4——角度传感器,41——第一感应元件,42——第二感应元件,43——长条磁铁,200——周转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包括用以输送周转箱200的输送装置、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周转箱200的存取。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衔接设置的固定输送机构1和活动输送机构2,所述固定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段11,所述活动输送机构2包括第二输送段22和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22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段11上下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3,实现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的打开和收起,减少了占地面积,适合小批量周转箱200的输送。具体的,在所述箱式物流站点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22转动至平行于水平面位置;在所述箱式物流站点不使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22转动至垂直于水平面位置,实现了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的打开和收起。一般的,在医院的箱式物流系统中,所述活动输送机构2靠近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所在的物资输送处设置且通常设于其内部,所述固定输送机构1和活动输送机构2为前后衔接设置,即相对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所在的物资输送处由前向后为周转箱200的进箱方向,由后向前为周转箱200的出箱方向。所述活动输送机构2还包括支架21,所述第二输送段2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1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输送段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1上,且所述支架21靠近所述固定输送机构1的后端设置,大大节省了空间且整体美观。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工作,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的打开或收起实现了自动控制,同时能够方便集成于大规模的物流系统中,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监控。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段11和第二输送段22的位置传感器3以感测周转箱200的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3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电性连接,实现了对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100的打开或收起的控制。如上所述,在所述位置传感器3在感应到周转箱200被放至所述第一输送段11以进箱时,控制所述第二输送段22转动至平行于水平面以实现周转箱200输送至第二输送段22的端侧;在所述位置传感器3感应到所述第二输送段22的端侧有周转箱200需要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段11以出箱时,控制所述第二输送段22转动至平行于水平面;在所述位置传感器3感应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物流收发站点,用以实现周转箱的存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包括用以输送周转箱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衔接设置的固定输送机构和活动输送机构,所述固定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所述活动输送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输送段、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段上下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n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工作,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角度传感器以感应所述第二输送段的旋转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n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段上且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延伸方向一致的长条磁铁,所述长条磁铁随所述第二输送段转动至平行于水平面时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位置相对应,所述长条磁铁随所述第二输送段转动至垂直于水平面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物流收发站点,用以实现周转箱的存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包括用以输送周转箱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衔接设置的固定输送机构和活动输送机构,所述固定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段,所述活动输送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输送段、驱动所述第二输送段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段上下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箱式物流收发站点还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输送装置的工作,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角度传感器以感应所述第二输送段的旋转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段上且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延伸方向一致的长条磁铁,所述长条磁铁随所述第二输送段转动至平行于水平面时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位置相对应,所述长条磁铁随所述第二输送段转动至垂直于水平面时与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固定输送机构的后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物流收发站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杰
申请(专利权)人:艾信智慧医疗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