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10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动力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地热能循环单元、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热用户回路和冷用户回路。采用氨水作为循环工质,将Kalina发电循环和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有机集成,形成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为用户同时提供电能、冷能和热能。通过回收利用Kalina发电循环和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余热,在产生电能和冷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热能的供应,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且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of Solar Geothermal Energy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动力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大规模地燃烧化石能源已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们越来越担心大量使用传统化石能源所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于2006年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节约化石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太阳能和地热能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发电和供暖方面。在过去几十年里,研究者们对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中两种能源的结合方式进行了诸多尝试,总的来说有以下四种,如图1所示:如图1a,地热水从地下抽出后,首先经过太阳能集热器吸热升温,然后进入到闪蒸器中进行降压闪蒸。生成的蒸汽进入到汽轮机中做功,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地热能循环单元、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热用户回路和冷用户回路;/n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阵列(1)和储热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阵列(1)和储热装置通过导热介质回路连接;/n地热能循环单元包括地热水回路以及在地热水回路上设置的第一增压泵(6),地热水回路与地热井连接;/n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包括氨水分离器(9)、透平(11)、精馏塔(13)、第一冷凝器(14)、吸收器(18)、蒸发器(20)、第二换热器(21)、第二冷凝器(22);氨水分离器(9)的富氨蒸气出口与透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地热能循环单元、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热用户回路和冷用户回路;
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阵列(1)和储热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阵列(1)和储热装置通过导热介质回路连接;
地热能循环单元包括地热水回路以及在地热水回路上设置的第一增压泵(6),地热水回路与地热井连接;
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包括氨水分离器(9)、透平(11)、精馏塔(13)、第一冷凝器(14)、吸收器(18)、蒸发器(20)、第二换热器(21)、第二冷凝器(22);氨水分离器(9)的富氨蒸气出口与透平(11)连接,透平(11)连接有发电机(12),氨水分离器(9)的贫氨溶液出口与精馏塔(13)热源进口连接,透平(11)和精馏塔(13)的热源出口与第二换热器(21)连接;第二换热器(21)与第二冷凝器(22)连接,第二冷凝器(22)与氨水分离器(9)的入口连接,第二冷凝器(22)与氨水分离器(9)的入口之间设有第三增压泵(23);精馏塔(13)的蒸气出口与第一冷凝器(14)连接,第一冷凝器(14)与蒸发器(20)连接,蒸发器(20)与吸收器(18)的气相入口连接,吸收器(18)的液相入口与精馏塔(13)的稀氨溶液出口连接;吸收器(18)的出口与精馏塔(13)的浓氨溶液入口连接,吸收器(18)的出口与精馏塔(13)的浓氨溶液入口之间设有第二增压泵(17);
热用户回路流经第一冷凝器(14)、吸收器(18)和第二换热器(21)后与热用户连接;
冷用户回路流经蒸发器(20)后与冷用户连接;
太阳能集热单元与地热能循环单元之间设有第一换热器(7),地热能循环单元与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之间设有蒸汽发生器(8),太阳能集热单元与Kalina发电循环-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单元之间设有过热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罐(2),储热罐(2)连接有热罐(3)和冷罐(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单元还包括补热锅炉(5),补热锅炉(5)设在导热介质回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永任晨星高垚楠陈海峰董继先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