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57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灭菌包装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包括底膜与透气膜,底膜与透气膜的两条平行边通过两条第一热合线封边而形成两侧开口的袋体,底膜与透气膜上均开设有第一手撕口,底膜上的第一手撕口与透气膜上的第一手撕口能对准并重合;底膜与透气膜上于两条第一热合线之间设置有第三热合线,第三热合线包括两条竖边和连接两条竖边的横边,竖边与第一热合线垂直,横边与第一热合线平行,两条竖边分别向远离横边的方向延伸至与第一热合线相交,两条竖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开启方便,能提高灭菌时蒸汽进出灭菌袋的流通效率,提高灭菌效果与灭菌效率,并能提高灭菌袋内的空间利用率。

A medical breathable sterilization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
本技术涉及医用灭菌包装袋的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
技术介绍
医疗用具,如手术刀、镊子、止血钳、剪刀、看诊器械等,以及包装材料,如胶塞、铝盖、组合盖等,在使用前需要对其预先进行灭菌处理,以保证其在使用时处于无菌状态。授权公告号为CN20218100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灭菌袋,至少包含一第一薄片层、一第二薄片层、一中间膜层以及一第三薄片层;该第二薄片层与该第一薄片层之间以其中三边而牢固的贴合在一起,形成一具有一第一开口的袋状结构,第二薄片层上开设有一第二开口;该中间膜层贴附于该第二薄片层的表面上并覆盖于该第二开口处,并设有一第三开口,该第三开口的大小、尺寸以及设置位置对应于第二开口;该第三薄片层贴附于中间膜层的表面上并覆盖于第三开口处。灭菌时,蒸汽从第三开口透过第三薄片层进入第一薄片层与第二薄片层围成的袋装结构内,实现灭菌操作;灭菌完毕后,将灭菌物品从第二开口取出。通过上述医用灭菌袋能够实现对医疗用具的灭菌处理,但是其存在如下缺陷:1、第一薄片层与第二薄片层均为不透水及不透气材质,灭菌时蒸汽仅能通过第三开口处的第三薄片层进行流通,蒸汽流通效率低,灭菌效果与灭菌效率欠佳;2、结构复杂,开启不便;3、由于两个医疗用具放入同一个灭菌袋内灭菌会导致交叉污染,因此需要将用具与灭菌袋一对一进行灭菌,灭菌袋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4、无手套灭菌腔,用手拿取物品时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开启方便的医用透气灭菌袋,能提高灭菌时蒸汽进出灭菌袋的流通效率,提高灭菌效果与灭菌效率。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包括底膜与透气膜,所述底膜与透气膜的两条平行边通过两条第一热合线封边而形成两侧开口的袋体,所述底膜与透气膜上均开设有第一手撕口,所述底膜上的第一手撕口与透气膜上的第一手撕口能对准并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膜、透气膜与第一热合线围成的袋体将杀菌物品包住,然后在袋体的两个开口端热压封合形成密封的袋体,从而将杀菌物品隔离开。灭菌时,蒸汽通过透气膜向灭菌袋内外流通,增大了蒸汽的透过面积,提高了灭菌效果与灭菌效率。通过第一手撕口,在灭菌完毕需要打开灭菌袋时,沿第一手撕口将袋体的封口端撕开即可。本技术的灭菌袋,结构简单,开启方便;透气面积相对传统的灭菌袋有所增大,提高了灭菌效果与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手撕口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两条第一热合线相互远离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灭菌袋时可以在任一条第一热合线的一侧撕开第一手撕口即可,使灭菌袋的撕开更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一侧开口端经热压封合形成第二热合线,两条所述第一热合线均与第二热合线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成品袋体本身自带第二热合线,使用时将待灭菌物品放入袋体内,将开口端热压封合即可,使在实际使用中只需热压封合一边,操作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手撕口设置于袋体的靠近第二热合线的一侧,并位于第二热合线远离袋体封口侧边缘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手撕口设置在袋体封边的一侧,不会影响和限制袋体实际使用时开口端的封边位置,使用更加灵活。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在第一个目的灭菌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提高袋体空间利用率的医用透气灭菌袋,在第一个目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底膜与透气膜上于两条第一热合线之间设置有第三热合线,所述第三热合线包括两条竖边和连接两条竖边的横边,所述竖边与第一热合线垂直,所述横边与第一热合线平行,两条竖边分别向远离横边的方向延伸至与第一热合线相交,两条竖边的延伸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热合线,将袋体内分隔为两个置物腔,一个灭菌袋能够同时容纳两个医疗用具,相互之间独立存放,不会交叉污染,提高了灭菌袋的空间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手撕口设置有四组,分别位于袋体的四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第一手撕口的设置,能满足袋体两个置物腔的开启。需要取出任一个置物腔内的物品时,仅需沿对应侧的第一手撕口撕开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竖边位于第一手撕口的远离袋体边缘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热合线形状的设置,使撕开其中一个置物腔的封口时另外一个不受影响,使两个置物腔的撕开相互独立。作为优选,所述底膜与透气膜上于第一手撕口的靠近袋体边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手撕口,所述袋体的于第一手撕口远离第三热合线的一侧能进行热压封边形成第四热合线,所述袋体的于第二手撕口远离第三热合线的一侧能进行热压封边形成第五热合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热合线与第五热合线配合第一热合线,将袋体两端封出两个独立的置物腔,可以用于放置一次性手套。灭菌时,手套与待灭菌物品一起被灭菌,灭菌后,先撕开需取物品一侧的第二手撕口,将该侧的手套取出,戴上该灭菌手套后再撕开该侧第一手撕口,将所需物品取出即可,使灭菌物品取出时不易被二次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一片底膜与一片透气膜,配合第一热合线与第一手撕口形成灭菌袋,结构简单,撕开方便;透气面积大,灭菌效率有所提高;(2)第三热合线的设置,将袋体内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置物腔,实现了一个袋体同时对两个物品进行灭菌的目的,提高了袋体内的空间利用率;(3)通过第四热合线、第五热合线及第二手撕口的设置,使袋体每个置物腔开口侧均有手套密封腔,无论开启哪侧,均能撕开对应侧的第二手撕口将一次性手套取出,然后佩戴灭菌后的手套撕开对应侧的第一手撕口将该侧物品取出,使灭菌物品取出时不易被二次污染,同时另一置物腔的物品不受干扰和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掀开袋体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灭菌袋撕下第五热合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灭菌袋撕下第四热合线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膜;2、透气膜;3、第一热合线;4、第一手撕口;5、第二热合线;6、第三热合线;61、竖边;62、横边;7、第二手撕口;8、第四热合线;9、第五热合线;10、袋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开启方便的医用透气灭菌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塑料不透气的底膜1与透气膜2,透气膜2选用特卫强膜,具有透气性好、厚度薄、重量轻、不易变形、柔软平滑、坚韧、抗撕裂、不透明、防潮湿、抗水渍、表面摩擦力小、弹性大等特点。底膜1与透气膜2均为长方形薄片,两者的两条长边通过两条第一热合线3封边而形成两侧开口的袋体10,袋体10内放置所需灭菌的物品。底膜1与透气膜2上均开设有第一手撕口4,底膜1上的第一手撕口4与透气膜2上的第一手撕口4能对准并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膜(1)与透气膜(2),所述底膜(1)与透气膜(2)的两条平行边通过两条第一热合线(3)封边而形成两侧开口的袋体(10),所述底膜(1)与透气膜(2)上均开设有第一手撕口(4),所述底膜(1)上的第一手撕口(4)与透气膜(2)上的第一手撕口(4)能对准并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透气灭菌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膜(1)与透气膜(2),所述底膜(1)与透气膜(2)的两条平行边通过两条第一热合线(3)封边而形成两侧开口的袋体(10),所述底膜(1)与透气膜(2)上均开设有第一手撕口(4),所述底膜(1)上的第一手撕口(4)与透气膜(2)上的第一手撕口(4)能对准并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灭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撕口(4)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两条第一热合线(3)相互远离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灭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的一侧开口端经热压封合形成第二热合线(5),两条所述第一热合线(3)均与第二热合线(5)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透气灭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撕口(4)设置于袋体(10)的靠近第二热合线(5)的一侧,并位于第二热合线(5)远离袋体(10)封口侧边缘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灭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1)与透气膜(2)上于两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雅娟赵国安周珉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