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5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主要解决现有螺杆钻具的动力机构内部存在橡胶件而过热老化、需要动力系统激发而使结构复杂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向阀(1)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a),空心轴外部的圆盘上开有过流孔(b),所述上换向阀(1)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2)和进液盘(3),所述下换向阀(2)上开有与过流孔(b)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下换向阀(2)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e),所述进液盘(3)上开有两个与浅槽(e)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g)。该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无橡胶件,无需动力系统激发,易损件少,简化工具结构缩短工具长度,延长使用寿命。

A new type of self-excited impact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钻井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应用最广泛的螺杆钻具由于动力机构内部存在橡胶件,导致零件过热老化而降低工具寿命;其他的提速工具均需要动力系统激发,增加工具内部零件数量和总体长度,室内组装调试困难,在定向井、水平井中下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螺杆钻具的动力机构内部存在橡胶件而过热老化、需要动力系统激发而使结构复杂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该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无橡胶件,无需动力系统激发,易损件少,简化工具结构缩短工具长度,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包括上换向阀,所述上换向阀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外部为圆盘,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圆盘上开有过流孔,所述上换向阀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和进液盘,所述下换向阀上开有与过流孔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和进液孔Ⅱ,下换向阀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且其中一个浅槽位于两进液孔之间,所述进液盘上开有两个与浅槽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对称通槽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所述进液盘底部设有冲击体,所述冲击体左右两侧为弧形的刀翼,刀翼置于进液盘的弧形槽内,冲击体底部中心处开有中心孔Ⅱ,中心孔Ⅱ上下分别设有沉孔,上部沉孔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Ⅱ;所述冲击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部中心处的凸台置于冲击体底部的沉孔内,且底座上开有扇形槽;所述底座外部套有牙嵌,牙嵌顶部卡在浅槽中,牙嵌周边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台肩Ⅰ和台肩Ⅱ,其中台肩Ⅱ与冲击体中心处高度一致,台肩Ⅰ与进液盘厚度一致;所述冲击体底部的沉孔内置有一对复合片;所述过流孔为椭圆孔,所述进液孔Ⅰ和进液孔Ⅱ为与过流孔形状一致的椭圆孔;所述进液孔Ⅰ和进液孔Ⅱ长轴之间的夹角为92.5°;所述斜圆孔Ⅰ及斜圆孔Ⅱ的中心线与上换向阀轴线夹角为60°;所述弧形刀翼两边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扇形槽两边之间的夹角为92.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冲击机构无橡胶件,无需动力系统激发,零件空间布局合理,易损件少,系统寿命长;该冲击机构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动力钻具一起使用,对现场设备无任何特殊要求,可用于直井,也可用于水平井、定向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换向阀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下换向阀的主视图;图5是下换向阀的剖视图;图6是进液盘的俯视图;图7是冲击件的主视图;图8是冲击件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7中C-C的剖视图;图10是牙嵌的主视图;图11是牙嵌的俯视图;图12是底座的主视图;图13是底座的俯视图。图中1-上换向阀,2-下换向阀,3-进液盘,4-冲击体,5-牙嵌,6-复合片,7-底座,a-斜圆孔Ⅰ,b-过流孔,c-进液孔Ⅰ,d-进液孔Ⅱ,e-浅槽,f-弧形槽,g-对称通槽,h-刀翼,i-斜圆孔Ⅱ,j-台肩Ⅰ,k-台肩Ⅱ,l-沉孔,m-扇形槽,n-中心孔Ⅰ,o-中心孔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至图13所示,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包括上换向阀1,所述上换向阀1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顶部不相通,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a,所述斜圆孔Ⅰa中心线与上换向阀1轴线夹角为60°;空心轴外部为圆盘,圆盘上开有过流孔b。所述上换向阀1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2和进液盘3,所述下换向阀2上开有与过流孔b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过流孔b、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为形状和方向都一致的椭圆孔,同时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长轴之间的夹角为92.5°。下换向阀2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e,且其中一个浅槽e位于两进液孔之间。所述进液盘3上开有两个与浅槽e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g,且对称对槽g位置与浅槽e相对应;对称通槽g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f,弧形槽f的形状及角度根据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确定,应使弧形槽f不小于过液孔。所述进液盘3底部设有冲击体4,所述冲击体4左右两侧为弧形的刀翼h,弧形刀翼h两边之间的夹角为60°,弧形刀翼h上部凸出,置于进液盘3的弧形槽f内。冲击体4底部中心处开有中心孔Ⅱo,中心孔Ⅱo上下分别设有沉孔,上部沉孔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Ⅱi,斜圆孔Ⅱi的中心线与上换向阀1轴线间夹角为60°,所述冲击体4底部设有底座7,底座7上部设有凸台,凸台中心处设有沉孔,凸台置于冲击体4底部的沉孔内,这样,冲击体4底部的沉孔l与底座7上的沉孔之间置有一对复合片6,复合片6之间相互接触,使二者之间可相互转动,并减小摩擦力。所述底座7上还开有扇形槽m,扇形槽m两边之间的夹角为92.5°。所述底座7外部套有牙嵌5,牙嵌5顶部卡在进液盘2上的浅槽e中,牙嵌5周边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台肩Ⅰj和台肩Ⅱk,其中台肩Ⅱk与冲击体4中心处高度一致,台肩Ⅰj与进液盘3厚度一致。装配时:下换向阀2和进液盘3通过依次套在上换向阀1的空心轴外部;冲击体4的刀翼h穿过进液盘3的弧形槽f;冲击体4与底座7之间通过一对复合片6配合;牙嵌5上的台肩Ⅱk穿过进液盘3上的对称通槽g,其上端置于下换向阀2上的浅槽e内。在油气井钻井过程中,通过钻井液动力机构带动上换向阀1旋转。当上换向阀1上的过流孔b与下换向阀2上的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不重合时,钻井液通过斜圆孔Ⅰa经过空心轴,由冲击体4上的斜圆孔Ⅱi流出,通过底座7上的扇形槽m施加于钻头上。当上换向阀1上的过流孔b与下换向阀2上的进液孔Ⅰc重合时,过流通道b-c打开,钻井液通过通道冲击冲击体4的弧形刀翼h,带动冲击体4逆时针旋转产生高频冲击力,通过底座7上的扇形槽m施加于钻头上。当上换向阀1上的过流孔b与下换向阀2上的进液孔Ⅱd重合时,过流通道b-d打开,钻井液通过通道冲击冲击体4的弧形刀翼h,带动冲击体4顺时针旋转产生高频冲击力,通过底座7上的扇形槽m施加于钻头上。过流通道b-c与b-d周期打开关闭产生周期性脉冲,带动冲击体4做往复运动,通过改变冲击体4刀翼两侧空间体积,改变两侧流体压差,产生水力脉冲。该冲击机构在压差作用下产生高频轴向脉冲直接驱动换向阀旋转,在冲击体4两侧产生高频冲击力带动冲击体4产生往复运动,通过传压传扭机构传递给钻头,在钻头周向上附加均匀稳定的高频振动冲击力实现高速破岩。在周向高频冲击和轴向水力脉冲的共同作用下,钻头始终与井底始终保持连续的高频切削,剪切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包括上换向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向阀(1)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外部为圆盘,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a),圆盘上开有过流孔(b),所述上换向阀(1)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2)和进液盘(3),所述下换向阀(2)上开有与过流孔(b)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下换向阀(2)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e),且其中一个浅槽(e)位于两进液孔之间,所述进液盘(3)上开有两个与浅槽(e)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g),对称通槽(g)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f);/n所述进液盘(3)底部设有冲击体(4),所述冲击体(4)左右两侧为弧形的刀翼(h),刀翼(h)置于进液盘(3)的弧形槽(f)内,冲击体(4)底部中心处开有中心孔Ⅱ(o),中心孔Ⅱ(o)上下分别设有沉孔,上部沉孔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Ⅱ(i);所述冲击体(4)底部设有底座(7),底座(7)上部中心处的凸台置于冲击体(4)底部的沉孔内,且底座(7)上开有扇形槽(m);/n所述底座(7)外部套有牙嵌(5),牙嵌(5)顶部卡在浅槽(e)中,牙嵌(5)周边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台肩Ⅰ(j)和台肩Ⅱ(k),其中台肩Ⅱ(k)与冲击体(4)中心处高度一致,台肩Ⅰ(j)与进液盘(3)厚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激式冲击机构,包括上换向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向阀(1)中部为空心轴,空心轴外部为圆盘,空心轴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Ⅰ(a),圆盘上开有过流孔(b),所述上换向阀(1)底部的空心轴外部依次套有下换向阀(2)和进液盘(3),所述下换向阀(2)上开有与过流孔(b)形状一致的进液孔Ⅰ(c)和进液孔Ⅱ(d),下换向阀(2)的底部开有两个对称的浅槽(e),且其中一个浅槽(e)位于两进液孔之间,所述进液盘(3)上开有两个与浅槽(e)形状一致的对称通槽(g),对称通槽(g)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槽(f);
所述进液盘(3)底部设有冲击体(4),所述冲击体(4)左右两侧为弧形的刀翼(h),刀翼(h)置于进液盘(3)的弧形槽(f)内,冲击体(4)底部中心处开有中心孔Ⅱ(o),中心孔Ⅱ(o)上下分别设有沉孔,上部沉孔的一侧开有斜圆孔Ⅱ(i);所述冲击体(4)底部设有底座(7),底座(7)上部中心处的凸台置于冲击体(4)底部的沉孔内,且底座(7)上开有扇形槽(m);
所述底座(7)外部套有牙嵌(5),牙嵌(5)顶部卡在浅槽(e)中,牙嵌(5)周边设有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强侯圣王伟杨决算李玉海耿晓光谷玉堂万发明万征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