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033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包括左侧端板,第一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左侧腹板加劲板,第二左侧弧形板,盖板,夹板,右侧端板,翼缘板,右侧腹板,右侧弧形板,右侧腹板加劲板,翼缘加劲板,摩擦阻尼材料。左侧端板,第一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左侧腹板加劲板,第二左侧弧形板,盖板,夹板形成左侧节点。右侧弧形板,翼缘板,右侧腹板,右侧端板,右侧腹板加劲板,翼缘加劲板,形成右侧节点。两侧节点之间夹有摩擦阻尼材料,并用高强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于梁端,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相对转角滑移提供摩擦阻尼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双摩擦面构造,相比于已有的同类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一倍摩擦阻尼力。将摩擦型阻尼器与梁端结合,不占用多余空间。

Double friction rotating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的新型耗能减震领域,具体的说是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的构件都被提出了具有易于安装,易于更换,易于施工的装配式需求,因此建筑结构的阻尼器的也需要有便于装配的需求。此外,随着建筑结构形式的逐渐更新,其对结构的空间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阻尼器都是外露于建筑之上的,严重的影响了美观,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使得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需求无法匹配,因此将耗能减震装置隐藏于结构构件或者隔墙内是一个新的趋势。最后,传统的摩擦型转动阻尼器阻尼力较小,若想提供较大阻尼力需要阻尼器占用更大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加工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安装,易于更换,且可以内置于建筑结构中不占用多余建筑空间并可以提供较大的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侧节点、右侧节点、摩擦阻尼材料;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侧节点、右侧节点、摩擦阻尼材料;/n所述的左侧节点具有双层摩擦面构造,其包括左侧端板、第一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腹板加劲板、第二左侧弧形板、两块盖板、夹板;左侧腹板为弧形腹板,其直线面与左侧端板的竖向对称轴所在平面焊接连接,其圆弧面与第一左侧弧形板的内侧圆弧平面焊接连接,左侧腹板加劲板位于左侧腹板两侧并焊接在左侧腹板和左侧端板之间;第二左侧弧形板为上、下对应设置的半弧形板,上、下第二左侧弧形板之间留有间隙且它们位于第一左侧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侧,夹板一端穿过上下半弧形板之间的间隙并横设于第一左侧弧形板外圆弧面上,两块盖板的同一端分别焊接在上、下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摩擦型转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侧节点、右侧节点、摩擦阻尼材料;
所述的左侧节点具有双层摩擦面构造,其包括左侧端板、第一左侧弧形板、左侧腹板、腹板加劲板、第二左侧弧形板、两块盖板、夹板;左侧腹板为弧形腹板,其直线面与左侧端板的竖向对称轴所在平面焊接连接,其圆弧面与第一左侧弧形板的内侧圆弧平面焊接连接,左侧腹板加劲板位于左侧腹板两侧并焊接在左侧腹板和左侧端板之间;第二左侧弧形板为上、下对应设置的半弧形板,上、下第二左侧弧形板之间留有间隙且它们位于第一左侧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侧,夹板一端穿过上下半弧形板之间的间隙并横设于第一左侧弧形板外圆弧面上,两块盖板的同一端分别焊接在上、下第二左侧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侧且它们分别横向夹设于夹板的上部和下部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右侧节点,其包括右侧端板、右侧腹板、翼缘板、右侧弧形板、翼缘板加劲板、右侧腹板加劲板;右侧弧形板为设于上、下第二左侧弧形板内圆弧面侧的上、下对应设置的半弧形板,上、下右侧弧形板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与夹板宽度相同;右侧腹板的一侧与右侧端板的竖向对称轴所在平面焊接连接,另一侧与上、下右侧弧形板的外侧圆弧平面焊接连接;右侧腹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焊设翼缘板并形成H型截面,翼缘板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端板、右侧弧形板焊接连接;翼缘板加劲板设于右侧端板和翼缘板之间,右侧腹板加劲板位于右侧腹板两侧并焊接在右侧腹板和右侧端板之间;
所述的摩擦阻尼材料,其分别设于第一左侧弧形板和右侧弧形板之间、右侧弧形板和第二左侧弧形板之间,并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飞杨嘉琦戴晓欣唐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