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的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95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打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打桩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抱桩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四周均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支脚,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共同通过横板连接有立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移动运输,且有效的对桩柱进行夹紧,便于打桩机构快速有效的进行打桩,且抱桩机构便于与打桩机构一同移动,有效的提高其夹持效果,且便于对装置的倾斜角度进行稳定调节,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Working method of pile driving device for roa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打桩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在道路施工建设时为了交通安全需要在公路上设置防撞护栏,进而需要在道路两侧打下为修建防撞护栏而设置防撞护栏板及护栏桩,一般防撞护栏板安装在护栏桩上,其护栏桩需要用液压打桩机打入地下,方便进行稳固。目前在道路建设大多数都采用打桩机将防撞板的护栏桩立柱打入一定的深度,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质的密实度不均匀,往往靠路基边缘一侧的路基土质的密实度比靠路基中央一侧地路基土质的密实度低,其打桩难度较高,现有的打桩装置大多数的桩柱夹紧机构过于简单,导致其桩柱无法快速的夹紧,且夹紧效果差,导致打桩速度比较慢,且提高打桩的难度,且现有的打桩装置的桩柱夹紧机构大多数不便于移动,且其减震效果较差,且现有的打桩装置的角度通常不便于稳定调节,实用性差,极易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的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打桩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抱桩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四周均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支脚,所述底板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共同通过横板连接有立柱,所述底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数字水平仪,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与立柱相连接有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卷扬机,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装有滑轮组,所述卷扬机通过钢绳穿过滑轮组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设有打桩机构,所述打桩机构包括有与顶板相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安装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下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端通过第一加强柱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螺接有打桩头,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有与立柱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第二数字水平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通过销轴对称连接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下端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二支脚,所述立柱的右侧设有抱桩机构。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侧通过连接柱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上端与顶板相连接,所述立板的左侧通过第二加强柱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立柱的右侧设有与之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侧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设有与之相匹配的齿条。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连接有滑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侧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条,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侧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相对应的一侧共同连接有减震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设有螺纹槽,所述打桩头的上端设有与之相螺接的第一螺纹柱,所述打桩头的上端等距连接有第二螺纹柱,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螺纹柱均穿过环形槽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第一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罩的内腔上端对称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均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二支脚的外侧均通过固定套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均通过固定柱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罩的两侧均设有槽口,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穿过槽口与第一固定罩共同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均等距设有插槽,且所述压板的下端均等距设有与之相插接的插杆,且所述插杆的外侧均设有紧固套,所述第一固定罩的内腔均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腔均设有铁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均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U型磁铁。优选的,所述抱桩机构包括有与第一固定块相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连接有卡环,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罩,所述第二固定罩之间通过螺栓相螺接,所述第二固定罩的外侧共同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外侧对称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右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罩,所述第三固定罩的内腔均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均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侧板与U型块相对应的一侧均通过第二连接杆共同连接有弹簧杆。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罩的内腔均对称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均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相对应的一侧均共同对称连接有减震器。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的内腔均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有侧夹具,所述侧夹具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均通过第三螺纹柱贯穿弧形夹板且延伸至外侧螺接有第二螺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支撑机构的第二液压缸带动液压杆推起立柱,且通过底板下端设有的第一液压缸及第一支脚,底板上端设有第一数字水平仪,且通过立柱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其第二支撑机构的第一支撑板下端通过销轴连接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通过液压杆连接第二支脚,且第一支撑板上端设有第二数字水平仪,将地面的倾斜度较大时,可根据打开底板下端一侧的第一液压缸及第一支撑板下端一侧的第四液压缸,便于其通过液压杆上升或者下降,进而调节水平方面的倾斜度,便于此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便于其稳定工作,且通过第一支撑板下端设有第一固定罩,其第一固定罩内腔的第一固定罩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压板下端的插杆插入第二支撑板上端的插槽内腔,且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便于进行支撑,且第二支撑板通过固定柱、第一连接杆及固定套与第二支脚相连接,便于压紧第二支撑板时,进而紧固第二支脚及第四液压缸,且通过第一固定罩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三凹槽、铁块,且第二支撑板外侧的第一支撑杆设有与铁块相匹配的U型磁铁,便于进一步牢固第二支撑板,进而有效的提高第二支撑机构的稳定支撑效果,且便于提高此装置进行稳定的倾斜角度调节。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升降机构,便于卷扬机通过钢绳穿过滑轮组后通过固定件及顶板连接打桩机构,便于带动打桩机构上下移动,方便进行打桩,且打桩机构通过立柱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腔设有齿条,其打桩机构的外壳通过立板及第二加强柱连接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内腔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与齿条相匹配的齿轮,方便提高打桩机构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且第二凹槽通过设有滑轨及滑槽,第一固定块的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轨、滑块进而有利于其打桩机构稳定移动进行工作,且打桩头通过第一螺纹柱与第二固定板下端的螺纹槽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通过减震板、第一加强柱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便于打桩头可拆卸更换不同大小直径的设备,便于适应不同直径的桩柱,且便于起到有效的减震支撑作用。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抱桩机构,且抱桩机构的螺纹杆与第一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的工作方法,/n包括以下步骤:在工作时,通过施工车移动至道路工作地点,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第二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二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将立柱推起来,再通过打开第四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四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二支脚支撑在地面,通过观察第一数字水平仪及第二数字水平仪后,若地面具有倾斜度,可通过打开底板下端一侧的两个第一液压缸及第一支撑板下端一侧的第四液压缸进行升高或下降,方便调节此装置的倾斜度,进而方便此装置正常工作,且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压板挤压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压缩第一压缩弹簧,方便进行稳固支撑,且第二支撑板通过固定柱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固定套与第二支脚相连接,进而方便有效的对第一支撑板及立柱进行支撑,且通过打开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带动第四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支撑杆带动弧形夹板夹紧桩柱,且第二气缸外侧的第三固定罩通过侧板与U型块相连接,且U型块与两个第二固定罩相连接,第二固定罩之间通过螺栓相螺接,其内腔设有螺纹套,螺纹套通过卡环与之相卡接,且螺纹套内腔的螺纹杆与打桩机构的第一固定块相连接,便于抱桩机构与打桩机构同时上下移动,便于方便对桩柱进行夹紧捶打,且当弧形夹板夹紧桩柱后,通过打开第三液压缸的开关,第三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一固定板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加强柱连接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通过减震板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下端通过螺纹槽与打桩头上端的第一螺纹柱相螺接,且打桩头上端通过第二螺纹柱穿过第二固定板上端的环形槽螺接第一螺母,便于更加紧固牢靠的连接打桩头,且第一固定板下移动时,带动打桩头敲击桩柱,便于起到有效的减震效果,方便保护打桩机构,且第三液压缸外侧的外壳通过连接柱及立板连接第二加强柱,第二加强柱左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立柱右侧的第二凹槽内腔,且第二凹槽内腔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内腔活动连接的齿轮相匹配的齿条,便于外壳及第三液压缸稳定的移动,且当桩柱敲打下去一端距离后,通过打开卷扬机的开关,卷扬机通过钢绳穿过滑轮组且延伸至外侧通过固定件及顶板与打桩机构的外壳相连接,方便带动打桩机构向下移动,便于对桩柱进行敲打,便于快速有效的进行打桩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的工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在工作时,通过施工车移动至道路工作地点,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第二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二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将立柱推起来,再通过打开第四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四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二支脚支撑在地面,通过观察第一数字水平仪及第二数字水平仪后,若地面具有倾斜度,可通过打开底板下端一侧的两个第一液压缸及第一支撑板下端一侧的第四液压缸进行升高或下降,方便调节此装置的倾斜度,进而方便此装置正常工作,且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压板挤压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压缩第一压缩弹簧,方便进行稳固支撑,且第二支撑板通过固定柱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固定套与第二支脚相连接,进而方便有效的对第一支撑板及立柱进行支撑,且通过打开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带动第四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支撑杆带动弧形夹板夹紧桩柱,且第二气缸外侧的第三固定罩通过侧板与U型块相连接,且U型块与两个第二固定罩相连接,第二固定罩之间通过螺栓相螺接,其内腔设有螺纹套,螺纹套通过卡环与之相卡接,且螺纹套内腔的螺纹杆与打桩机构的第一固定块相连接,便于抱桩机构与打桩机构同时上下移动,便于方便对桩柱进行夹紧捶打,且当弧形夹板夹紧桩柱后,通过打开第三液压缸的开关,第三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一固定板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加强柱连接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通过减震板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板下端通过螺纹槽与打桩头上端的第一螺纹柱相螺接,且打桩头上端通过第二螺纹柱穿过第二固定板上端的环形槽螺接第一螺母,便于更加紧固牢靠的连接打桩头,且第一固定板下移动时,带动打桩头敲击桩柱,便于起到有效的减震效果,方便保护打桩机构,且第三液压缸外侧的外壳通过连接柱及立板连接第二加强柱,第二加强柱左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立柱右侧的第二凹槽内腔,且第二凹槽内腔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内腔活动连接的齿轮相匹配的齿条,便于外壳及第三液压缸稳定的移动,且当桩柱敲打下去一端距离后,通过打开卷扬机的开关,卷扬机通过钢绳穿过滑轮组且延伸至外侧通过固定件及顶板与打桩机构的外壳相连接,方便带动打桩机构向下移动,便于对桩柱进行敲打,便于快速有效的进行打桩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建设的打桩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打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升降机构(2)、打桩机构(3)、第二支撑机构(4)、抱桩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下端四周均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2),所述第一液压缸(12)的下端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支脚(13),所述底板(11)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5),所述第二液压缸(15)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连接件(16),两个所述连接件(16)共同通过横板(17)连接有立柱(18),所述底板(1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数字水平仪(19),所述立柱(18)的外侧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有与立柱(18)相连接有的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的上端安装有卷扬机(22),所述立柱(18)的上端安装有滑轮组(23),所述卷扬机(22)通过钢绳(24)穿过滑轮组(23)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固定件(25),所述固定件(25)的下端连接有顶板(26),所述顶板(26)的下端设有打桩机构(3),所述打桩机构(3)包括有与顶板(26)相连接的外壳(31),所述外壳(31)的内腔安装有第三液压缸(32),所述第三液压缸(32)的下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3)的下端通过第一加强柱(34)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5),所述第二固定板(35)通过螺栓螺接有打桩头(36),所述立柱(18)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4),所述第二支撑机构(4)包括有与立柱(18)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第二数字水平仪(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下端通过销轴对称连接有第四液压缸(43),所述第四液压缸(43)的下端均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二支脚(44),所述立柱(18)的右侧设有抱桩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建设的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苏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诺青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