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92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流袋,旨在解决在漂流过程中需要取出漂流袋内的物品时,需要将漂流袋从背后取下,极其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漂流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一侧壁上设有气囊,袋体远离气囊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相互对称的设置在袋体中心线的两端,第一绑定带远离袋体的一侧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绑定带长度方向的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将袋体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同时利用卡块以及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调节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之间松紧程度的效果,达到无需取下袋体就可取出袋体内物品的效果。

A kind of drift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流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用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漂流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漂流已然成为人们的一项真正的户外休闲运动。漂流一般水流激烈,需要穿戴游泳衣或专业漂流装备,漂流袋是一种常见的游泳安全设备,是一种可救生与储物功能兼用的多功能游泳袋。市场上现有的漂流袋大多采用在漂流袋上设置腰带或者设置背带,固定后人们将漂流袋背起,若是在漂流过程中需要取出漂流袋内的物品时,都需要将漂流袋从背后取下,极其不便。公开号为CN207292344U的一种双气囊安全漂流袋,包括袋体,袋体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表面设有防水面层,防水面层和气囊外壁之间留有封闭夹层,所述封闭夹层内填充有带颜色的指示剂,两个气囊分别设置有向外穿出防水面层的气嘴。该技术方案在防水面层和气囊外壁之间填充指示剂,能在气囊破损或者防水面层磨穿时及时发出安全警示,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但是依旧存在着上述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流袋,通过设置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将袋体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同时利用卡块以及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调节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之间松紧程度的效果,达到无需取下袋体就可取出袋体内物品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漂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一侧壁上设有气囊,所述袋体远离气囊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所述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相互对称的设置在袋体中心线的两端,所述第一绑定带远离袋体的一侧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绑定带长度方向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卡块,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贯穿连接块的侧壁至外界,所述第二绑定带远离袋体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块,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形成有与卡块相互卡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绑定带远离袋体的一端插入连接块中,转动贯穿连接块至外界的转动杆,由于转动杆上设有卡块,因此卡块也随之转动,利用卡块以及第二绑定带远离袋体一侧表面的卡槽,将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相互连接,以此将袋体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在漂流的过程中需要从袋体中取出物品时,只需调节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之间的松紧程度,即卡块与卡槽之间的相对位置,之后转动袋体即可,无需将袋体取下,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有转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的设置方便了转动杆的转动,从而方便控制卡块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朝向袋体一侧的表面均设有橡胶制成的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制成的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与人的身体接触相互挤压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缓冲层受到挤压时会凹陷且表面形成弧面,增大了与人身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缓冲层与人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分别靠近第一绑定带与袋体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绑定带与袋体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把手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绑定带与袋体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绑定带与袋体的连接处,方便了将袋体从人体的背部转移到胸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设有弧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的设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时更加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袋体开口开闭的防水拉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水从开口处流至袋体的内部,同时也可使袋体上开口的开闭更为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开口处的内壁设有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水从开口流至袋体的内部,进一步的提高了袋体的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上设有与气囊内部导通的气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嘴的设置,方便对气囊的内部进行一个填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设置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将袋体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同时利用卡块以及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调节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之间松紧程度的效果,达到无需取下袋体就可取出袋体内物品的效果;其二,通过在转动杆的两端设置转动块,方便了转动杆的转动,从而方便控制卡块的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表明袋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显示了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连接后袋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显示了第一绑定带与第二绑定带连接后的内部结构特征。图中:1、袋体;2、防水拉链;3、气囊;4、气嘴;5、第一绑定带;6、第二绑定带;7、缓冲层;8、连接块;9、转动杆;10、卡块;11、转动块;12、凸块;13、卡槽;14、把手;15、弧形槽;16、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漂流袋,如图1-图3所示,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袋体1开口开闭的防水拉链2,避免水从开口处流至袋体1的内部,同时也可使袋体1上开口的开闭更为简单方便,袋体1开口处的内壁设有密封条16,进一步的提高了袋体1的密封效果;袋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气囊3,袋体1与气囊3均由TPU材料制成,具有耐磨、耐油、高弹性的特点;气囊3上设有与气囊3内部导通的气嘴4,方便对气囊3的内部进行一个填充;袋体1远离气囊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相互对称的设置在袋体1中心线的两端,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朝向袋体1一侧的表面均设有橡胶制成的缓冲层7,橡胶制成的缓冲层7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与人的身体接触相互挤压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同时缓冲层7受到挤压时会凹陷且表面形成弧面,增大了与人身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缓冲层7与人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第一绑定带5远离袋体1的一侧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8,连接块8的内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绑定带5长度方向的转动杆9,转动杆9上设有卡块10,转动杆9的两端贯穿连接块8的侧壁至外界,转动杆9的两端均设有转动块11,方便了转动杆9的转动,从而方便控制卡块10的转动;第二绑定带6远离袋体1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块12,相邻凸块12之间形成有与卡块10相互卡合的卡槽13,将第二绑定带6远离袋体1的一端插入连接块8中,转动贯穿连接块8至外界的转动杆9,由于转动杆9上设有卡块10,因此卡块10也随之转动,利用卡块10以及第二绑定带6远离袋体1一侧表面的卡槽13,将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相互连接,以此将袋体1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在漂流的过程中需要从袋体1中取出物品时,只需调节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之间的松紧程度,即卡块10与卡槽13之间的相对位置,之后转动袋体1即可,无需将袋体1取下,简单方便;气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流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气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远离气囊(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所述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相互对称的设置在袋体(1)中心线的两端,所述第一绑定带(5)远离袋体(1)的一侧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内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绑定带(5)长度方向的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上设有卡块(10),所述转动杆(9)的两端贯穿连接块(8)的侧壁至外界,所述第二绑定带(6)远离袋体(1)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块(12),相邻所述凸块(12)之间形成有与卡块(10)相互卡合的卡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流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气囊(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远离气囊(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所述第一绑定带(5)与第二绑定带(6)相互对称的设置在袋体(1)中心线的两端,所述第一绑定带(5)远离袋体(1)的一侧上设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内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绑定带(5)长度方向的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上设有卡块(10),所述转动杆(9)的两端贯穿连接块(8)的侧壁至外界,所述第二绑定带(6)远离袋体(1)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块(12),相邻所述凸块(12)之间形成有与卡块(10)相互卡合的卡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的两端均设有转动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大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