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52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水桶,旨在解决提水过程中,不能有效减震从而导致水外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提水桶,包括桶体、桶盖、提带和中空挡片,桶体包括桶底、桶顶和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桶顶与桶盖为可拆卸连接,桶底设置有防震装置,防震装置包括四个与桶底固定连接的立角和防震垫片,桶顶内壁上环绕有一圈凹槽,中空挡片与凹槽相嵌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提水桶能够起减震作用同时可预防水外溅。

A kind of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水桶
本技术涉及水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水桶。
技术介绍
现今的提水桶种类繁多,以切合不同需要,市面上已经出现一些普遍提水桶,部分提水桶采用木制,通常木质水桶用于水井打水较多,且木制水桶盛水后,部分水被木头吸收增加了水桶的重量使得木质水桶使用时稳定性更差,部分提水桶采用塑料制,能够较大程度上减轻提水桶的重量,减轻提桶时的负担,但同时,塑料制桶的抗压能力不强,受到撞击时容易破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因此制造了一种多功能水桶,不仅减轻了提水桶的整体重量还增加了抗压能力,且减小了提水桶的占用空间,但是这样的提水桶依然存在水易外溅,提桶吃力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1183628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多功能提水桶,包括桶体、桶盖、提手、桶垫和滑轮,桶体与桶盖活动连接,在桶体的底端固接桶垫,桶垫外固接滑轮,在桶体靠近顶边的对应位置处设有提手,在桶体距离桶边缘5cm处设有截面为梯形的接水槽;在桶垫内壁上设有防震装置,使用时,若人们提水时,可将桶盖盖在桶体上端,可避免水溅出,即便水溅出,也会溅到接水槽内,不会溅到提水人的身上,桶体底端的滑轮方便桶体在地面滑行,可节省人们的体力,桶体底端的桶垫可缓冲桶体在滑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水桶,在桶底周边固定连接有立角,立角通过弹簧与防震垫片固定连接,放置桶体时,桶体底部的立角与防震垫片之间留有供弹簧作用的空隙,通过弹力作用减少桶身底部的震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水桶,包括桶体、桶盖、提带和中空挡片,所述桶体包括桶底、桶顶和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所述桶顶与桶盖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桶底设置有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包括四个与桶底固定连接的立角和防震垫片,所述桶顶内壁上环绕有一圈凹槽,所述中空挡片与凹槽相嵌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通过伸缩作用,可将桶体压缩,从而节省了原本桶体的占用空间,桶顶与桶盖为可拆卸连接,且桶体为压缩状态时也不影响桶体与桶盖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桶体与桶盖其中一方破损时,可只更换桶体或桶盖,节省了更换成本,在桶底设置有防震装置,在桶底的边角处固定有四个立角,既可以增加桶体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移动,同时也可以给予桶身缓冲作用,减少震动,在桶顶内壁上环绕有一圈与中空挡片相嵌合的凹槽,其中中空挡片也是为了防止晃动时水敲打内壁之后外溅,中空挡片与凹槽为可拆卸连接,当中空挡片不使用时可拆除中空挡片,当中空挡片损坏时可只更换中空挡片而不是失去作用,节省了更换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角内部开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与空槽顶部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防震垫片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角内部开设有空槽,空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防震垫片固定连接且空槽与防震垫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缓冲重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包括连接上缘、连接下缘和若干依次沿伸缩件的伸缩方向连续排列的伸缩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中空且一体化成型,伸缩件由若干依次连续排列的伸缩单元连接而成,通过伸缩件进行伸缩来实现桶身的可折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伸缩部、第二伸缩部以及连接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可折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连接部、第一伸缩部、第二伸缩部和连接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的第二连接部构成一个伸缩单元,相邻的两个伸缩单元之间都是由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伸缩单元中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的重合不可视部分,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可折叠,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伸缩单元中第一伸缩部和第二伸缩部带的重合可视部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上缘和连接下缘,所述连接上缘由伸缩件的上部边缘平行于伸缩件的伸缩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连接下缘由伸缩件的下部边缘垂直于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延伸而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上缘和连接下缘分别分别位于伸缩件的上端和下端部分,且连接上缘为伸缩件顶部的延伸,连接下缘为伸缩件底部的延伸,且连接上缘与连接下缘位于同一平面的顶端和底端,伸缩件通过连接上缘和连接下缘分别连接至桶顶和桶底增加了桶身的存放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顶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立的插扣和上基座,所述提带的一端与插扣为活动连接,所述提带的另一端与桶顶固定连接,所述插扣与上基座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顶的外壁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立的插扣和上基座,且每个插扣与对立的上基座为可拆卸连接,提带的一端与插扣为活动连接,提带的另一端与桶顶固定连接,当插扣与上基座连接时两交叉提带可用于提起提水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底设置有两个对等的下基座,所述下基座与插扣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桶底设置有下基座,且大小尺寸相等,下基座与上基座大小尺寸相等,且与插扣为可拆卸连接,当插扣与下基座连接时,形成的背带可省力,当桶体压缩时,断开连接可节省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带为弹性提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带为弹性提带,收紧时可节省空间,拉伸时可形成多功能提带,既可以背也可以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通过伸缩作用,可将桶体压缩,从而节省了原本桶体的占用空间;其二,桶顶与桶盖为可拆卸连接,且桶体为压缩时也不影响桶体与桶盖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桶体与桶盖其中一方破损时,可只更换桶体或桶盖,节省了更换成本;其三,在桶顶内壁上环绕有一圈与中空挡片相嵌合的凹槽,其中中空挡片也是为了防止晃动时水敲打内壁之后外溅;其四,插扣与上基座和下基座的可拆卸连接,可使提带变成两用带,既可以用作手提带也可用作背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表明多功能提水桶的外部特征;图2为本技术的伸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伸缩单元的位置关系。图中:1、插扣;2、上基座;3、中空挡片;4、立角;5、桶体;6、防震垫片;7、提带;8、第一伸缩部;9、第二连接部;10、第二伸缩部;11、第一连接部;12、伸缩单元;13、下基座;14、连接上缘;15、连接下缘;16、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提水桶,如图1所示,包括桶体5、桶盖16、提带7和中空挡片3,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通过伸缩作用,可将桶体5压缩,从而节省了原本桶体5的占用空间,且桶顶与桶盖16为可拆卸连接,且桶体5为压缩时也不影响桶体5与桶盖1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桶体5与桶盖16其中一方破损时,可只更换桶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水桶,包括桶体(5)、桶盖(16)、提带(7)和中空挡片(3),所述桶体(5)包括桶底、桶顶和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所述桶顶与桶盖(16)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桶底设置有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装置包括四个与桶底固定连接的立角(4)和防震垫片(6),所述桶顶内壁上环绕有一圈凹槽,所述中空挡片(3)与凹槽相嵌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水桶,包括桶体(5)、桶盖(16)、提带(7)和中空挡片(3),所述桶体(5)包括桶底、桶顶和用于连接桶底和桶顶的伸缩件,所述桶顶与桶盖(16)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桶底设置有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装置包括四个与桶底固定连接的立角(4)和防震垫片(6),所述桶顶内壁上环绕有一圈凹槽,所述中空挡片(3)与凹槽相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角(4)内部开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与空槽顶部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防震垫片(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连接上缘(14)、连接下缘(15)和若干依次沿伸缩件的伸缩方向连续排列的伸缩单元(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12)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一伸缩部(8)、第二伸缩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大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