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84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9
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属于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架、左框体、右框体和底板,特点: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在后端分别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的左框体和右框体在对应于限位块的位置处分别构成有一左限位板和一右限位板,所述的限位块分别卡设在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上并随着底板的翻转而沿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上端边沿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左弯曲的弧形板结构,所述的右限位板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右弯曲的弧形板结构。优点:在无需拆除底板的前提下能达到车体快速变形的目的,省工省时,并使相邻两车体之间能够相互重叠放置,有效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降低了运输成本。

A logistics trolley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
本技术属于物流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
技术介绍
物流台车是物流业,生产业搬运利器,可使生产线空间尽其运作,常用于大型超市的物流配送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流周转。目前市场上的物流台车的种类繁多,有的采用分层的笼车结构,也有的采用板车配合支架设置层板的结构,大多体积庞大,相互之间无法配合重叠,十分浪费存储空间,运输起来也非常不便,大大提高了运输成本。于是业界出现了一些可折叠的物流台车,折叠后能够节约出大量的运输空间,但是这些物流台车的结构都比较复杂,通常需要拆除底板及层板后才能进行折叠,而且拆分和折叠的动作需要分开进行,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进行快速变形的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有助于改进底板与框体的配合结构来使底板带动框体进行旋转而达到快速变形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包括一底架、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左端的左框体、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右端的右框体和一铰接在底架前侧面上并位于左框体和右框体之间的底板,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在后端分别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的左框体和右框体在对应于限位块的位置处分别构成有一左限位板和一右限位板,所述的限位块分别卡设在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上并随着底板的翻转而沿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上端边沿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左弯曲的弧形板结构,所述的右限位板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右弯曲的弧形板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块包括一与底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一构成在固定板的端部并向上翻折的挡板和一构成在固定板与挡板之间并分别朝向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一侧形成豁口的限位口,所述的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前端上方分别形成有一左弧面和一右弧面,所述的左弧面和右弧面卡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口内,所述的限位口随着底板的翻转而分别沿左弧面和右弧面的方向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后端分别向上构成有一左凸板和一右凸板。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架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对铰接座,所述的底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一对分别与铰接座铰接的连接座。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轴座,所述的左框体和右框体的后侧边沿下方分别构成一与轴座配合的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框体和右框体的后侧边沿上端分别构成有一左插槽和一右插槽,所述的左插槽和右插槽之间插设有一连接杆。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架左右两侧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一后滚轮,所述的左框体的前端下方设置有一向右延伸的左搁板,所述的右框体的前端下方设置有一向左延伸的右搁板,所述的左搁板和右搁板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一左滚轮和一右滚轮,所述的底板的前端左右分别搁置在左搁板和右搁板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框体上安装弧形限位板并配合底板在翻转过程中由限位块对弧形限位板的限位作用来带动框体旋转的结构,因而在无需拆除底板的前提下能达到车体快速变形的目的,省工省时,并使相邻两车体之间能够相互重叠放置,有效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降低了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中:1.底架、11.铰接座、12.轴座、13.后滚轮;2.左框体、21.左滚轮、22.左限位板、221.左弧面、222.左凸板、23.左插槽、24.左连接轴、25.左搁板;3.右框体、31.右滚轮、32.右限位板、321.右弧面、322.右凸板、33.右插槽、34.右连接轴、35.右搁板;4.底板、41.限位块、411.固定板、412.挡板、413.限位口、42.连接座;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包括一底架1、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左端的左框体2、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右端的右框体3和一铰接在底架1前侧面上并位于左框体2和右框体3之间的底板4,特点是:所述的底板4的左右两侧在后端即在使用状态下靠近底架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限位块41,所述的左框体2和右框体3在对应于限位块41的位置处分别构成有一左限位板22和一右限位板32,所述的限位块41分别卡设在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上并随着底板4的翻转而沿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的上端边沿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22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左弯曲的弧形板结构,所述的右限位板32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右弯曲的弧形板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块41包括一与底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1、一构成在固定板411的端部并向上翻折的挡板412和一构成在固定板411与挡板412之间并分别朝向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一侧形成豁口的限位口413,所述的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的前端上方分别形成有一左弧面221和一右弧面321,所述的左弧面221和右弧面321卡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口413内,所述的限位口413随着底板4的翻转而分别沿左弧面221和右弧面321的方向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的后端分别向上构成有一左凸板222和一右凸板322。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架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对铰接座11,所述的底板4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一对分别与铰接座11铰接的连接座42。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轴座12,所述的左框体2和右框体3的后侧边沿下方分别构成一与轴座12配合的左连接轴24和右连接轴34。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框体2和右框体3的后侧边沿上端分别构成有一左插槽23和一右插槽33,所述的左插槽23和右插槽33之间插设有一连接杆5。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架1左右两侧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一后滚轮13,所述的左框体2的前端下方设置有一向右延伸的左搁板25,所述的右框体3的前端下方设置有一向左延伸的右搁板35,所述的左搁板25和右搁板35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一左滚轮21和一右滚轮31,所述的底板4的前端左右分别搁置在左搁板25和右搁板35上。请继续参阅图1,当物流台车需要折叠时,直接将所述的底板4围绕铰接座11向上翻转直至两侧所述的固定板411抵靠在左凸板222和右凸板322上,在翻转过程中,所述的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分别在限位口413内沿着弯曲滑动,从而使所述的左框体2和右框体3分别围绕左连接轴24和右连接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包括一底架(1)、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左端的左框体(2)、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右端的右框体(3)和一铰接在底架(1)前侧面上并位于左框体(2)和右框体(3)之间的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4)的左右两侧在后端分别设置有一限位块(41),所述的左框体(2)和右框体(3)在对应于限位块(41)的位置处分别构成有一左限位板(22)和一右限位板(32),所述的限位块(41)分别卡设在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上并随着底板(4)的翻转而沿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的上端边沿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22)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左弯曲的弧形板结构,所述的右限位板(32)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右弯曲的弧形板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包括一底架(1)、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左端的左框体(2)、一后侧边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右端的右框体(3)和一铰接在底架(1)前侧面上并位于左框体(2)和右框体(3)之间的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4)的左右两侧在后端分别设置有一限位块(41),所述的左框体(2)和右框体(3)在对应于限位块(41)的位置处分别构成有一左限位板(22)和一右限位板(32),所述的限位块(41)分别卡设在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上并随着底板(4)的翻转而沿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的上端边沿滑动,所述的左限位板(22)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左弯曲的弧形板结构,所述的右限位板(32)从后往前构成为逐渐向右弯曲的弧形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物流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41)包括一与底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1)、一构成在固定板(411)的端部并向上翻折的挡板(412)和一构成在固定板(411)与挡板(412)之间并分别朝向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一侧形成豁口的限位口(413),所述的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32)的前端上方分别形成有一左弧面(221)和一右弧面(321),所述的左弧面(221)和右弧面(321)卡设在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口(413)内,所述的限位口(413)随着底板(4)的翻转而分别沿左弧面(2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祖国唐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家浜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