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979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箱体外顶部设置有室外机,箱体内顶部安装有吊顶板,箱体内放置有多组机柜;吊顶板上安装有热管换热器,吊顶板上方为室外散热通道,室外散热通道入风口处设置有湿膜填料,室外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外循环风机;吊顶板下方为室内散热通道,室内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内循环风机、蒸发盘管,蒸发盘管通过冷媒管与箱体外的室外机连接,热通道的回风经过热管换热器进行换热散热降温,经室外空气循环系统将热空气排至室外,且在室外温度较高时直膨系统蒸发器开启制冷,当室外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压缩机或湿膜填料喷淋系统可停止运行,利用通过热管换热器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实现节能降温。

Container cooling system combining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with gravity hea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的冷却节能领域,尤其涉及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热管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子、热电厂、航天等行业,在空调行业主要应用在新风换热机组和除湿机上,数据中心行业主要应用的是动力型热管空调机组(既带氟泵的制冷设备);蒸发冷却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数据中心行业,如冷却塔、加湿机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但将两种技术结合的应用目前还没有。集装箱机房作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一般集装箱机房空调采用风冷直膨行间空调形式,没有节能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提高冷却速度,降低空调能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热管换热器、蒸发盘管、循环风机、湿膜填料、冷媒管,箱体外顶部设置有室外机,箱体内顶部安装有吊顶板,箱体内放置有多组机柜;吊顶板上安装有热管换热器,吊顶板上方为室外散热通道,室外散热通道入风口处设置有湿膜填料,室外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外循环风机;吊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热管换热器、蒸发盘管、循环风机、湿膜填料、冷媒管,箱体外顶部设置有室外机,箱体内顶部安装有吊顶板,箱体内放置有多组机柜;吊顶板上安装有热管换热器,吊顶板上方为室外散热通道,室外散热通道入风口处设置有湿膜填料,室外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外循环风机;吊顶板下方为室内散热通道,室内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内循环风机、蒸发盘管,蒸发盘管通过冷媒管与箱体外的室外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热管换热器、蒸发盘管、循环风机、湿膜填料、冷媒管,箱体外顶部设置有室外机,箱体内顶部安装有吊顶板,箱体内放置有多组机柜;吊顶板上安装有热管换热器,吊顶板上方为室外散热通道,室外散热通道入风口处设置有湿膜填料,室外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外循环风机;吊顶板下方为室内散热通道,室内散热通道内设置有室内循环风机、蒸发盘管,蒸发盘管通过冷媒管与箱体外的室外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房内的多组机柜,机柜的正面为冷通道、机柜的背面为热通道,室内散热通道位于机柜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管换热器冷凝段设置在吊顶板上方、蒸发段设置在吊顶板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热管的集装箱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管换热器冷凝段和室内循环风机分别位于蒸发盘管相对的两个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间接蒸发冷却与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