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65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及车辆。其中,照明控制电路包括调制模块和驱动模块;调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子、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和调制信号输出端子;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子、调制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流信号输出端子;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尾门打开控制信号时,调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电流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第一电流信号;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尾门关闭控制信号时,调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悬空信号,电流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第二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小于第一电流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控制电路及车辆,实现了车辆尾门打开或关闭时,贯穿式尾灯均符合国家标准。

A lighting control circuit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及车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控制电路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尾灯在汽车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尾灯的创新不仅满足功能性的需要,还更加注重设计感和辨识度。近年来,汽车尾灯的整体设计趋势逐渐从分开式转向贯穿式,贯穿式尾灯除了具有酷炫感之外,还具有安全优势,能够让车辆在后方更容易发现和识别,从而降低了碰撞的风险,特别是LED、OLED照明技术的出现,使得贯穿式尾灯越来越受到车企的青睐。图1为现有的贯穿式尾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贯穿式尾灯包括可动侧后灯S1和固定侧后灯S2,可动侧后灯S1位于尾门S3上,固定侧后灯S2位于尾门S3两侧。国家标准(GB)法规规定,对于车辆的位置灯、制动灯以及转向灯,当可动侧后灯S1随尾门S3抬起时,仅存的固定侧后灯S2必须能够单独满足法规。在固定侧后灯S2与可动侧后灯S1的发光区域面积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既要使可动侧后灯S1与固定侧后灯S2均匀性基本一致,又要使固定侧后灯S2单独满足法规要求变得非常困难。技术内容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用于对车辆的贯穿式尾灯进行照明控制,所述贯穿式尾灯包括固定侧尾灯和可动侧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控制电路包括:/n调制模块和驱动模块;/n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子、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和调制信号输出端子;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子、调制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流信号输出端子;/n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子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与车身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制信号输出端子与所述调制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子与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流信号输出端子与所述固定侧尾灯电连接;/n所述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尾门打开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控制电路,用于对车辆的贯穿式尾灯进行照明控制,所述贯穿式尾灯包括固定侧尾灯和可动侧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控制电路包括:
调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子、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和调制信号输出端子;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子、调制信号接收端子和电流信号输出端子;
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子与第一电源电连接,所述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与车身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制信号输出端子与所述调制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子与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流信号输出端子与所述固定侧尾灯电连接;
所述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尾门打开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电流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第一电流信号;
所述尾门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接收尾门关闭控制信号时,所述调制信号输出端子输出悬空信号,所述电流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信号小于所述第一电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包括通断控制单元和脉冲宽度调制单元;
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调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尾门打开控制信号或所述尾门关闭控制信号转换为通断控制信号,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通断控制信号转换为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或所述悬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三三极管、第五电阻、运算放大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四电容、第九电阻、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通断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伟彬黄明锋刘飞周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