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座(1),以及紧邻所述充电插座(1)的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包括:壳体(25)、发光模块(24)、以及光导管(23),所述壳体(25)设置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发光模块(24)以及所述光导管(23)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导管(23)覆盖在所述发光模块(24)上,且所述光导管(2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发光模块(24)所发出光线进入的入光孔(2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产品造型简单、不能实现照明功能、毫无发光效果等缺陷。安装于车辆充电插座周围,给用户的观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多功能充电指示照明装置是一种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插座周围的信号照明系统。通过该系统,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观察到当前车辆充电所达到的状态;以及在夜间模式下,通过该系统的照明功能,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车辆充电插头。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指示装置,安装和使用的位置多集中于汽车的中控仪表盘上,对于使用者来说,每次都需要打开车门才能够观察到车辆当前的充电状态,操作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另外,由于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周边,车辆自身并不配备照明装置,所以在夜间模式下,往往需要借助于其他的照明装置,以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加容易的完成车辆充电插座的安装和拆卸。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在LED领域,利用三合一点阵全彩技术,即在一个发光单元里由RGB三色芯片组成,通过对三颗芯片的分别控制,以实现全彩技术。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成熟,LED照明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选择以及绚丽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座,以及紧邻所述充电插座的充电指示照明装置;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发光模块、以及光导管,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发光模块以及所述光导管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导管覆盖在所述发光模块上,且所述光导管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光线进入的入光孔。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还包括盖紧所述开口的面罩,所述面罩上设置有透光部。更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部为透光花纹。更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透光部朝向所述充电插座。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光导管之间的装饰圈。进一步地,还包括车身电源控制模块、以及电池电量采集系统,所述发光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车身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车身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量采集系统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车身电源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块为彩色发光模块。本技术在充电插座设置充电指示照明装置,采用发光模块与光导技术相结合的电动汽车多功能充电指示照明装置的使用,可以充分的弥补传统设计的缺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克服了现有产品造型简单、不能实现照明功能、毫无发光效果等缺陷。安装于车辆充电插座周围,给用户的观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指示照明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充电指示照明装置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插座1,以及紧邻所述充电插座1的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包括:壳体25、发光模块24、以及光导管23,所述壳体25设置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发光模块24以及所述光导管23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导管23覆盖在所述发光模块24上,且所述光导管2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发光模块24所发出光线进入的入光孔231。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在充电插座1周围设置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优选地,可以在充电插座1上设置充电插座小门11。该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壳体25、发光模块24、以及光导管23,所述壳体25设置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发光模块24以及所述光导管23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导管23覆盖在所述发光模块24上,且所述光导管2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发光模块24所发出光线进入的入光孔231。其中,发光模块24优先为发光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可以在发光印刷电路板上包括驱动系统,也可以拆分为两块独立的PCB板,分别包括驱动板和线路板。发光模块24发出的管线通过入光孔2321进入光导管23,并由光导管23传递并点亮。由于光导管技术的使用,本技术的外观效果可根据造型设计的需求,实现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从而为外观效果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本技术在充电插座设置充电指示照明装置,采用发光模块与光导技术相结合的电动汽车多功能充电指示照明装置的使用,可以充分的弥补传统设计的缺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克服了现有产品造型简单、不能实现照明功能、毫无发光效果等缺陷。安装于车辆充电插座周围,给用户的观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还包括盖紧所述开口的面罩21,所述面罩21上设置有透光部。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面罩以保护发光模块和光导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为透光花纹。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透光花纹,从而形成不同的形状,更为美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21的透光部朝向所述充电插座1。本实施例面罩21的透光部朝向充电插座1,从而将光导管23的部分光线照射到充电插座1上,实现照明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21和所述光导管23之间的装饰圈22。本实施例设置装饰圈,一方面保护光导管,另一方面更为美观。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车身电源控制模块3、以及电池电量采集系统4,所述发光模块24的输入端与所述车身电源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车身电源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量采集系统4的输出端通信连接。具体来说,车身电源控制模块3通过电池电量采集系统4得到当前的电池电量信息,确定充电状态,生成信号,并输出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的发光模块24再根据当前接受到的信号,调节发光模式。而对于信号的传递有多种方式,可通过局域互联网络(LocalInterconnectNetwork,Lin)控制直接与车身的电源控制模块(BatteryControlModule,BCM)对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硬件简单,通过软件即可实现多种配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24的电源端与所述车身电源控制模块3的电源端电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车身电源控制模块3为发光模块24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24为彩色发光模块。本实施例采用彩色发光模块,优选地为RGB全彩发光模块。RGB全彩技术的应用,使得本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输出各种颜色的光线,通过对于不同的光色所代表的充电状态进行定义,用户通过观察本技术的所发出的光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插座(1),以及紧邻所述充电插座(1)的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n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包括:壳体(25)、发光模块(24)、以及光导管(23),所述壳体(25)设置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发光模块(24)以及所述光导管(23)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导管(23)覆盖在所述发光模块(24)上,且所述光导管(2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发光模块(24)所发出光线进入的入光孔(2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插座(1),以及紧邻所述充电插座(1)的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
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包括:壳体(25)、发光模块(24)、以及光导管(23),所述壳体(25)设置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发光模块(24)以及所述光导管(23)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光导管(23)覆盖在所述发光模块(24)上,且所述光导管(2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发光模块(24)所发出光线进入的入光孔(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指示照明装置(2)还包括盖紧所述开口的面罩(21),所述面罩(21)上设置有透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为透光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宏剑,史天泽,吴文芳,尹金鹏,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