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48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筒,每个所述固定筒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固定筒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每个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两个所述固定筒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所述固定筒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每个所述固定筒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能够带动滚动轴提高了滚动轴的联动性,避免了在制作过程中导致薄膜断裂,影响工作效率,通过滚动轴能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A new type of over film device for printing broch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是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也用使用是将文字、图画、照片和防伪原稿经制版、施墨和加压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和皮革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在印刷行业我们会用到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而现有的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在制作中容易导致薄膜断裂,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了工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印刷用便于清洗的模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筒,每个所述固定筒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固定筒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每个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两个所述固定筒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所述固定筒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每个所述固定筒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转轮,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和螺纹管并延伸至第二轴承的内部,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与螺纹管的内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电机箱的左侧面卡设有固定孔,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固定孔的左侧,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轴,所述第一挤压轴的右端和第一挤压轴的左端均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轴的上方放置有第二挤压轴,每个所述固定筒的上表面固均定连接有联动板两个所述联动板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轴承,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右端贯穿第三轴承并延伸至第三轴承的内部,所述滚动轴的外表面均与两个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挤压轴的左端和第二挤压轴的右端均贯穿条形通孔并延伸至固定筒的内部,每个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均与第二挤压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每个所述转轮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每个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能够提高了对把手的使用,避免了手滑对对手部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箱的有侧面固定连接有通风孔,且通风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能够提高了旋转电机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因高温对旋转电机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箱的内部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上表面与电机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能够达到了对旋转电机发出的噪音进行阻挡,避免了噪音过大影响人们的休息。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均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能够提高了支撑板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撑板倾斜对过膜装置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能够提高了旋转电机稳定性,降低了旋转电机发出的震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通过接着通过第一挤压轴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滚动轴转动,接着通过转动转轮能够带动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和螺纹管的配合能够对第二挤压轴进行升降能够把薄膜放在宣传册上面进行过膜,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能够带动滚动轴提高了滚动轴的联动性,避免了在制作过程中导致薄膜断裂,影响工作效率。第二:本技术通过接着通过第一挤压轴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滚动轴转动,接着通过转动转轮能够带动螺纹杆,通过把手和防滑套能够提高了对把手的使用,避免了手滑对对手部造成伤害,通过支撑腿能够提高了支撑板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撑板倾斜对过膜装置造成损坏,通过滚动轴能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固定筒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模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支撑板;3、第二齿轮;4、第一轴承;5、固定筒;6、螺纹杆;7、把手;8、条形通孔;9、第一通孔;10、转轮;11、螺纹管;12、固定孔;13、电机箱;14、旋转电机;15、固定板;16、第一齿轮;17、斜板;18、第二轴承;19、第二挤压轴;20、联动板;21、第三轴承;22、第一挤压轴;23、模板;24、滚动轴;25、防滑套;26、通风孔;27、隔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包括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板23,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筒5,每个固定筒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9,两个固定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8,每个固定筒5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1,两个固定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每个固定筒5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8,每个固定筒5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螺纹杆6,每个螺纹杆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转轮10,每个螺纹杆6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9和螺纹管11并延伸至第二轴承18的内部,每个螺纹杆6的外表面均与螺纹管11的内圈螺纹连接,支撑板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3,电机箱1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4,电机箱13的左侧面卡设有固定孔12,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孔12并延伸至固定孔12的左侧,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旋转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轴22,第一挤压轴22的右端和第一挤压轴22的左端均与第一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挤压轴22的上方放置有第二挤压轴19,每个固定筒5的上表面固均定连接有联动板20两个联动板2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轴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包括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板(23),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筒(5),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9),两个所述固定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8),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1),两个所述固定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8),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螺纹杆(6),每个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转轮(10),每个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9)和螺纹管(11)并延伸至第二轴承(18)的内部,每个所述螺纹杆(6)的外表面均与螺纹管(11)的内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3),所述电机箱(1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4),所述电机箱(13)的左侧面卡设有固定孔(12),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孔(12)并延伸至固定孔(12)的左侧,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旋转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轴(22),所述第一挤压轴(22)的右端和第一挤压轴(22)的左端均与第一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轴(22)的上方放置有第二挤压轴(19),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上表面固均定连接有联动板(20)两个所述联动板(2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轴承(21),所述第一齿轮(16)的上方放置有第二齿轮(3),所述第二齿轮(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滚动轴(24),所述滚动轴(24)的右端贯穿第三轴承(21)并延伸至第三轴承(21)的内部,所述滚动轴(24)的外表面均与两个第三轴承(21)的内圈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3)相啮合,所述第二挤压轴(19)的左端和第二挤压轴(19)的右端均贯穿条形通孔(8)并延伸至固定筒(5)的内部,每个所述螺纹管(11)的外表面均与第二挤压轴(1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印刷宣传册过膜装置,包括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板(23),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筒(5),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9),两个所述固定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8),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1),两个所述固定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8),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螺纹杆(6),每个所述螺纹杆(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转轮(10),每个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9)和螺纹管(11)并延伸至第二轴承(18)的内部,每个所述螺纹杆(6)的外表面均与螺纹管(11)的内圈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3),所述电机箱(1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4),所述电机箱(13)的左侧面卡设有固定孔(12),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孔(12)并延伸至固定孔(12)的左侧,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旋转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轴(22),所述第一挤压轴(22)的右端和第一挤压轴(22)的左端均与第一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轴(22)的上方放置有第二挤压轴(19),每个所述固定筒(5)的上表面固均定连接有联动板(20)两个所述联动板(20)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轴承(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仁英刘桂香蒋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永久久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