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8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淋膜机需要大量的人工,并且淋膜过程较缓慢,淋膜之后易黏连的问题,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固定有第一支撑腿,外壳外侧上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底端安装有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支撑腿、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电机、上传动辊、下传动辊、第三齿轮和第二电机,齿条内部一端套接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烘干组件的安装加速了印刷品淋膜的干燥过程,避免印刷品之间发生黏连,并且其工作过程更加的自动化,在淋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对淋膜完成的印刷品的收集与整理也更加方便。

A water-based coating machine for printing surfac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
本技术涉及淋膜机
,具体为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
技术介绍
水性淋膜机具有防水防潮,保护照片,防紫外线,使得印刷品颜色色泽更加好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水性淋膜机工作过程较复杂,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在旁边看着,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并且印刷品在淋膜完成之后易发生黏连。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淋膜机需要大量的人工,并且淋膜过程较缓慢,淋膜之后易黏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端固定有第一支撑腿,外壳外侧上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底端安装有传送组件,外壳内侧上部安装有淋膜组件。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支撑腿、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电机、上传动辊、下传动辊、第三齿轮和第二电机,进料口内侧下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腿,第一传送带内部一侧安装有齿条,齿条内部一端套接有第一齿轮,齿条内部另一端套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内部套接有第一电机,进料口内部位于第一传送带上部安装有上传动辊,进料口内部位于第一传送带下部安装有下传动辊,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两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内部嵌有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淋膜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一储液槽、送液杆、涂膜辊、第二储液槽、出液口和废液箱,外壳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带,外壳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一储液槽,第一储液槽底端一侧安装有送液杆,送液杆两端外侧套接有涂膜辊,涂膜辊内部开设有第二储液槽,涂膜辊外侧均匀开设有出液口,第二传送带外侧下部安装有废液箱。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液槽底端位于送液杆之间固定有加热管,加热管底端安装有风机,加热管和风机均与市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远离第一传送带一侧安装有收集槽,收集槽底端固定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带内部和第一传送带内部结构相同,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市电电性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烘干组件的安装加速了印刷品淋膜的干燥过程,避免印刷品之间发生黏连,并且其工作过程更加的自动化,在淋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对淋膜完成的印刷品的收集与整理也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储液槽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路框图;图中标号:1、外壳;2、第一支撑腿;3、进料口;4、传送组件;41、第一传送带;42、第二支撑腿;43、齿条;44、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6、第一电机;47、上传动辊;48、下传动辊;49、第三齿轮;410、第二电机;5、淋膜组件;51、第二传送带;52、第一储液槽;53、送液杆;54、涂膜辊;55、第二储液槽;56、出液口;57、废液箱;6、加热管;7、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本技术包括外壳1,外壳1底端固定有第一支撑腿2,外壳1外侧上部开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底端安装有传送组件4,传送组件4的安装使得该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外壳1内侧上部安装有淋膜组件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烘干组件的安装加速了印刷品淋膜的干燥过程,避免印刷品之间发生黏连,并且其工作过程更加的自动化,在淋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对淋膜完成的印刷品的收集与整理也更加方便。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传送组件4包括第一传送带41、第二支撑腿42、齿条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第一电机46、上传动辊47、下传动辊48、第三齿轮49和第二电机410,进料口3内侧下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41,第一传送带41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腿42,第一传送带41内部一侧安装有齿条43,齿条43内部一端套接有第一齿轮44,齿条43内部另一端套接有第二齿轮45,第一齿轮44内部套接有第一电机46,第一电机46将会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第一齿轮44带动齿条43转动,齿条43带动第二齿轮4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41传动,进料口3内部位于第一传送带41上部安装有上传动辊47,进料口3内部位于第一传送带41下部安装有下传动辊48,上传动辊47和下传动辊48两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49,第三齿轮49内部嵌有第二电机410。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淋膜组件5包括第二传送带51、第一储液槽52、送液杆53、涂膜辊54、第二储液槽55、出液口56和废液箱57,外壳1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带51,外壳1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一储液槽52,第一储液槽52底端一侧安装有送液杆53,送液杆53两端外侧套接有涂膜辊54,涂膜辊54内部开设有第二储液槽55,涂膜辊54外侧均匀开设有出液口56,第二传送带51外侧下部安装有废液箱57,淋膜液从第一储液槽52内经过送液杆53到第二储液槽55内部,然后通过出液口56被涂膜在印刷品的表面,多余的淋膜液将会漏到废液箱57内部。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第一储液槽52底端位于送液杆53之间固定有加热管6,加热管6底端安装有风机7,风机7将加热管6周围的热风吹向印刷品表面,加速淋膜液的干燥成型,加热管6和风机7均与市电电性连接。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外壳1远离第一传送带41一侧安装有收集槽,收集槽底端固定有固定杆,便于工作人员的收集整理。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第二传送带51内部和第一传送带41内部结构相同,第一电机46和第二电机410均与市电电性连接,便于第二传送带51和第一传送带41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6和第二电机410均采用IKRA—C电机,加热管6采用F10加热管,风机7采用BFAG—300风机。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一电机46和第二电机410与外部市电电性连接,第一电机46将会带动第一齿轮44转动,第一齿轮44带动齿条43转动,齿条43带动第二齿轮4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41和第二传送带51传送,将印刷品需要涂膜的一面朝上,放在第一传送带41上面,第一传送带41将会带动印刷品向机体内部运动,当印刷品运动到第一传送带41一端时,上传动辊47和下传动辊48将会夹带着印刷品继续向前运动到第二传送带51上,此时涂膜辊54与印刷品表面相接触,淋膜液从第一储液槽52内经过送液杆53到第二储液槽55内部,然后通过出液口56被涂膜在印刷品的表面,在印刷的同时,风机7将加热管6周围的热风吹向印刷品表面,加速淋膜液的干燥成型,多余的淋膜液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端固定有第一支撑腿(2),外壳(1)外侧上部开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底端安装有传送组件(4),外壳(1)内侧上部安装有淋膜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端固定有第一支撑腿(2),外壳(1)外侧上部开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底端安装有传送组件(4),外壳(1)内侧上部安装有淋膜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表面处理水性淋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4)包括第一传送带(41)、第二支撑腿(42)、齿条(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第一电机(46)、上传动辊(47)、下传动辊(48)、第三齿轮(49)和第二电机(410),进料口(3)内侧下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41),第一传送带(41)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腿(42),第一传送带(41)内部一侧安装有齿条(43),齿条(43)内部一端套接有第一齿轮(44),齿条(43)内部另一端套接有第二齿轮(45),第一齿轮(44)内部套接有第一电机(46),进料口(3)内部位于第一传送带(41)上部安装有上传动辊(47),进料口(3)内部位于第一传送带(41)下部安装有下传动辊(48),上传动辊(47)和下传动辊(48)两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49),第三齿轮(49)内部嵌有第二电机(4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表面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庄庄冼伟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广森数码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