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流冷凝器,由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构成,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相互平行间隔,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之间设置有复数个扁管,扁管的径向截面均呈两个短边向外侧变形为弧形的矩形形状,扁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固定连接,扁管的管腔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内腔连通,扁管的管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隔板,隔板均沿扁管的轴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均设置有复数个翅片,翅片均垂直于扁管的轴向并与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翅片由波浪板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增加了平行流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换热机械,特别涉及用于汽车空 调器的换热器,具体的是一种平行流冷凝器。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器中的冷凝器均由管片式冷凝器、或管带式冷 凝器、或换热效率比较低的老式平行流冷凝器构成,空调装置体积、重量 较大,增大了汽车的载荷,并且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不高,不能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行流冷凝器,所述的这种平行流冷凝 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换热效率不高、不能节约能源 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平行流冷凝器由一个第一集液管组件和一个第二 集液管组件构成,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均分别由管件 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相互平行间隔,第 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之间设置有复数个扁管,任意一个所述的 扁管的径向截面均呈两个短边向外侧变形为弧形的矩形形状,任意一个扁 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固定连接,扁管的管 腔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内腔连通,扁管的管腔中 均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隔板,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板均沿扁管的轴 向延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均设置有复数个翅片,所述的复数个翅 片均垂直于扁管的轴向并与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集液管组件的左端 设置有冷媒入口 ,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右端设置有冷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翅片由波浪板构成。进一歩的,所述的波浪板的波高在6. 5 8. 5ram之间。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扁管中设置均设置有13个所述的隔板。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冷媒从第一集液管组件左端的冷媒入口进 入第一集液管组件,经过扁管后进入第二集液管组件,再从第二集液管组 件右端的冷媒出口回到循还管路。冷媒经过扁管时,通过扁管传热,扁管 内设置的复数个隔板可以增大扁管与冷媒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 率。外部的空气经过扁管、翅片之间的间隙,翅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波 浪状的翅片可以达到紊流效果,增大翅片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 在平行流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之间设置复数个扁 管,在扁管之间设置复数个翅片,扁管内设置复数个隔板,翅片采用波浪 板,大大增加了平行流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平行流冷凝器中的扁管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平行流冷凝器由一个第一集液管组 件1和一个第二集液管组件2构成,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1和第二集液 管组件2均分别由管件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1和第二集液管组件2相互平行间隔,第一集液管组件1和第二集液管组件2之间设置 有复数个扁管3,任意一个所述的扁管3的径向截面均呈两个短边向外侧 变形为弧形的矩形形状,任意一个扁管3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 1和第二集液管组件2固定连接,扁管3的管腔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 1和第二集液管组件2的内腔连通,扁管3的管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平行 间隔设置的隔板4,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板4均沿扁管3的轴向延伸,任意 相邻的两个扁管3之间均设置有复数个翅片5,所述的复数个翅片5均垂 直于扁管3的轴向并与扁管3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集液管组件1的左端 设置有冷媒入口 ,第二集液管组件2的右端设置有冷媒出口 。 进一步的,所述的翅片5由波浪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波浪板的波高在6.5 8. 5mm之间。 进一歩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扁管3中设置均设置有13个所述的隔板4。权利要求1.一种平行流冷凝器,由一个第一集液管组件和一个第二集液管组件构成,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均分别由管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相互平行间隔,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之间设置有复数个扁管,任意一个所述的扁管的径向截面均呈两个短边向外侧变形为弧形的矩形形状,任意一个扁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固定连接,扁管的管腔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内腔连通,扁管的管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隔板,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板均沿扁管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均设置有复数个翅片,所述的复数个翅片均垂直于扁管的轴向并与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集液管组件的左端设置有冷媒入口,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右端设置有冷媒出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由波浪板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浪板的波高在6. 5 8. 5腿之间。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扁管 中设置均设置有13个所述的隔板。专利摘要一种平行流冷凝器,由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构成,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相互平行间隔,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之间设置有复数个扁管,扁管的径向截面均呈两个短边向外侧变形为弧形的矩形形状,扁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固定连接,扁管的管腔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内腔连通,扁管的管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隔板,隔板均沿扁管的轴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均设置有复数个翅片,翅片均垂直于扁管的轴向并与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翅片由波浪板构成。本技术大大增加了平行流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文档编号F25B39/04GK201072267SQ20072007271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董宗德, 平 郑 申请人:上海双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流冷凝器,由一个第一集液管组件和一个第二集液管组件构成,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均分别由管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相互平行间隔,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之间设置有复数个扁管,任意一个所述的扁管的径向截面均呈两个短边向外侧变形为弧形的矩形形状,任意一个扁管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固定连接,扁管的管腔均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组件和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内腔连通,扁管的管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隔板,任意一个所述的隔板均沿扁管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均设置有复数个翅片,所述的复数个翅片均垂直于扁管的轴向并与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集液管组件的左端设置有冷媒入口,第二集液管组件的右端设置有冷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平,董宗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