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0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包括:胶管本体,其包括硅橡胶外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内部一侧的硅橡胶内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金属弹性体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编制套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胶管本体外侧的耐低温层,所述金属弹性体层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耐低温、耐磨、耐老化,且端口不容易开裂,生产效率低,既可满足橡胶管的使用要求,又提低了产品的合格率,节约了成本等有益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A new type of low temperature resistant rubb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
本技术涉及橡胶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
技术介绍
耐低温胶管耐低温-40度,是四氟乙烯(TFE)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的共聚物。加入聚合单体PAVE于聚合物链中,根据聚合单体结构的不同其用量通常在20%到40%摩尔比之间。目前耐低温的胶管外胶层一般用低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经特定的配方混炼加工而成,但是低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耐热和耐臭氧老化性能很差,虽然低温性能达到了要求,但胶管没有使用多久外胶层就出了龟裂现象,大大影响了胶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管本体,其包括硅橡胶外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内部一侧的硅橡胶内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金属弹性体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编制套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胶管本体外侧的耐低温层,所述金属弹性体层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优选的是,所述硅橡胶外层内侧的硅橡胶内层为聚氨酯改性聚硫橡胶且所述硅橡胶外层亦为改性聚硫橡胶。优选的是,所述耐低温层的厚度为60微米~90微米。优选的是,所述耐低温硅橡胶外层采用含有NBR、PVC和耐寒增塑剂的共混橡胶制成的厚度为10微米~30微米。优选的是,所述耐低温硅橡胶内层采用含有NBR、PVC和耐寒增塑剂的共混橡胶制成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优选的是,所述金属弹性体层中间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并贯通所述胶管本体且所述钢丝的直径0.5mm~0.8mm。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具有优良的耐寒性、耐油性、耐老化性、耐溶剂性以及低温曲挠性等性能。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可在低压与高压下同时使用。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可在-60℃正常使用。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中耐低温层的结构详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中耐低温层的剖面图。图中,1、胶管本体;2、耐低温层;201、硅橡胶外层;202、金属弹性体层;203、胶粘层;204、编制套层;205、硅橡胶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包括:胶管本体1,其包括硅橡胶外层201、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201内部一侧的硅橡胶内层205、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201与所述硅橡胶内层205之间的胶粘层203、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201与所述胶粘层203之间的金属弹性体层202、设置在所述胶粘层203与所述硅橡胶内层205之间的编制套层204以及设置在所述胶管本体1外侧的耐低温层2,所述金属弹性体层202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进一步的,所述硅橡胶外层201内侧的硅橡胶内层205为聚氨酯改性聚硫橡胶且所述硅橡胶外层201亦为改性聚硫橡胶。进一步的,所述耐低温层2的厚度为60微米~9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耐低温硅橡胶外层201采用含有NBR、PVC和耐寒增塑剂的共混橡胶制成的厚度为10微米~3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耐低温硅橡胶内层205采用含有NBR、PVC和耐寒增塑剂的共混橡胶制成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弹性体层202中间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并贯通所述胶管本体1且所述钢丝的直径0.5mm~0.8mm。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新型耐低温胶管本体1由内到外依次是硅橡胶内层205、编制套层204、胶粘层203、金属弹性体层202、硅橡胶外层201以及耐低温层2,其中金属弹性体层202中间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可提高胶管本体1的耐磨性与坚韧度,其中耐低温层2可用来抵抗低温,防止低温对胶管本体1造成龟裂现象,影响了胶管本体1的使用寿命。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胶管本体,其包括硅橡胶外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内部一侧的硅橡胶内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金属弹性体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编制套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胶管本体外侧的耐低温层,所述金属弹性体层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管本体,其包括硅橡胶外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内部一侧的硅橡胶内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胶粘层、设置在所述硅橡胶外层与所述胶粘层之间的金属弹性体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与所述硅橡胶内层之间的编制套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胶管本体外侧的耐低温层,所述金属弹性体层由多根钢丝间隔呈环形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外层内侧的硅橡胶内层为聚氨酯改性聚硫橡胶且所述硅橡胶外层亦为改性聚硫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低温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宫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