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334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盖板包括第一区及围绕第一区的第二区,第二区包括:多个侧盖板区;及位于相邻的两个侧盖板区之间的转角开口区;盖板还包括缓冲部,缓冲部填充于转角开口区内。上述盖板内表面贴合显示基板后形成显示面板,其中显示基板可贴合在第一区及多个侧盖板区的同一侧,如此便可形成正面及侧面均发光的全曲面盖板。同时,在相邻两个侧盖板区相交的边角处开设转角开口区,并在转角开口区中填充缓冲部,也就是在显示面板的边角处设置柔性的缓冲部,当相对凸出的边角受到撞击时,缓冲部可以吸收撞击时的应力,防止显示面板受到损伤,以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Cover pl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器件具有自发光特性,其无需再使用单独的光源,故OLED显示设备可以设计的更薄、更轻,从而获得了业界青睐。随着人们对显示设备的要求逐渐提高,基于OLED显示面板的可弯曲的特点,可以采用具有多曲面的3D盖板(或称3D曲面盖板)与柔性的OLED显示基板贴合,使得可视面积进一步加大。但是,若终端设备摔落,显示面板的边角处容易被撞击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以防止多曲面屏的边角处被撞击损坏。一种盖板,包括第一区及围绕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包括:多个侧盖板区;及位于相邻的两个侧盖板区之间的转角开口区;所述盖板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填充于所述转角开口区内。上述盖板内表面贴合显示基板后形成显示面板,其中显示基板可贴合在第一区及多个侧盖板区的同一侧,便可形成正面及侧面均发光的全曲面盖板,以手机为例可形成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均用于显示的全曲面屏手机,如此有效增大显示视野。同时,在相邻两个侧盖板区相交的边角处开设转角开口区,并在转角开口区中填充缓冲部,也就是在显示面板的边角处设置柔性的缓冲部,当相对凸出的边角受到撞击时,缓冲部可以吸收撞击时的应力,防止显示面板受到损伤,以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为平直区,所述第二区为弯曲区,所述弯曲区位于所述平直区一侧并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相邻两个侧面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在与所述第一区平行的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交叉点;与所述第一交叉点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侧盖板区分别具有领接的两个侧端面,所述领接的两个侧端面之间围合形成所述转角开口区;所述领接的两个侧端面之间的相交线朝向所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为第二交叉点,所述第二交叉点与所述第一交叉点重合或所述第二交叉点位于所述第一交叉点远离所述第一区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邻接的两个侧端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零度小于等于九十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为硅胶件。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上述盖板,所述显示基板贴合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区和所述多个所述侧盖板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及围绕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外周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用于与所述第一区贴合,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侧显示区,所述侧显示区用于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侧盖板区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贴合于所述第二区上的相邻两个所述侧显示区之间预留有至少覆盖所述转角开口区的间隔空间;和/或所述第一区相邻两个侧面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在与所述第一区平行的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交叉点;与所述第一交叉点对应的两个所述侧显示区的相交线,朝向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三交叉点,所述第三交叉点与所述第一交叉点重合。一种显示终端,包括:中框;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中框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一区及围绕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包括多个侧盖板区及位于相邻的两个侧盖板区之间的转角开口区,所述盖板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填充于所述转角开口区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凸设于所述中框面向所述盖板的表面;或者所述缓冲部与所述中框单独成型,所述缓冲部嵌设于所述转角开口区内并与所述中框密封抵接;或者所述中框的边角处开设有与所述转角开口区连通的缺口,所述转角开口区和所述缺口内均填充有所述缓冲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终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终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位图1所示显示终端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100、显示终端;10、显示面板;12、盖板;121、第一区;122、转角开口区;123、第二区;125、侧盖板区;14、显示基板;16、缓冲部;30、中框;3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附图中的元件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和数量等要素仅仅是示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或对应的元件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且省略重复的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诞生为全面屏的设计概念的实施提供了基础,采用多侧边缘具有弧度的3D曲面盖板与柔性的OLED显示基板形成的OLED显示面板使得可视面积进一步加大,具有更加优异的视觉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是目前电子设备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通常显示终端跌落时,显示终端的顶角处容易最先与地面接触,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边角处产生不良。且通常由于柔性的OLED显示基板为恒定面积的形状,所以在贴入盖板内部时,OLED显示基板的边角处将发生挤压而出现褶皱和/或气泡,进而导致OLED显示面板的顶角处出现显示劣化等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能够较佳地改善上述问题。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包括显示面板10的显示终端100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终端10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终端100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附图1-附图3,显示面板10包括盖板12和显示基板14,显示基板14通过粘结层贴合于盖板12内表面上,具体到实施方式中,粘结层可以为OCA光学胶层。盖板用于保护显示基板免受外部冲击,同时为获得产品正面和侧边面显示,实现了曲面显示,盖板需覆盖显示基板的正面,并具有较佳的透光性。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可包括蓝宝石玻璃、大猩猩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还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萘二甲酸醇酯、聚降冰片烯之一。显示基板14可以包括阵列板及形成于阵列板的显示层组,阵列板用于向显示层组输入驱动电流,以控制显示层组发光。显示层组包括多个彼此绝缘间隔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及围绕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包括:/n多个侧盖板区;及/n位于相邻的两个侧盖板区之间的转角开口区;/n所述盖板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填充于所述转角开口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及围绕所述第一区的第二区,所述第二区包括:
多个侧盖板区;及
位于相邻的两个侧盖板区之间的转角开口区;
所述盖板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填充于所述转角开口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为平直区,所述第二区为弯曲区,所述弯曲区位于所述平直区一侧并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相邻两个侧面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在与所述第一区平行的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为第一交叉点;
与所述第一交叉点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侧盖板区分别具有邻接的两个侧端面,所述邻接的两个侧端面之间围合形成所述转角开口区;所述邻接的两个侧端面之间的相交线朝向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交叉点,所述第二交叉点与所述第一交叉点重合或所述第二交叉点位于所述第一交叉点远离所述第一区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接的两个侧端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零度小于等于九十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硅胶件。


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及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显示基板贴合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区和所述多个侧盖板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留洋单奇丁立薇廖富吴雨华后红琪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