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的喷头架及打印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32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架及打印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3D打印机的喷头架,包括顶板,两个顶部分别与所述的顶板底面固定连接且底部向外延伸的侧翼板,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翼板内侧的导流板,其中,所述的侧翼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的导流呈向外突出的弧形以将气流引导至挂板下方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印喷头,通过导流板的设计,将不同部位的冷却风进行不同部位的导流,中间的主散热风扇对喷头主体,同时将外部的风直接引导至模型最上层,并不与喷嘴发生直接热交换,可对模型进行快速降温,提高生产效率。

Nozzle rack and printing nozzle of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的喷头架及打印喷头
本技术属于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是一种增材制造设备,将打印材料融化后通过微型计算机控制放料位置及速度即可以制造出需要的三维模型。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为3D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型的质量。挤出嘴流出丝料的流畅程度和出丝的温度直接影响了3D打印的精度。但如果喷头温度过高会导致其他部件溶解烧毁,因此需要散热装置将喷头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现阶段,通常是在喷头处安装散热风扇,但是这种方法安装的散热风扇只能对喷头的一个位置进行散热,导致散热不均匀,影响到了散热的效果。CN108501374A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3D打印机喷头,包括连接架、冷却管和水箱,所述连接架的下表面中心处连接有打印机喷头本体,且打印机喷头本体的中部外侧固定有传热块,所述冷却管位于传热块的外侧,且冷却管的左上侧通过水泵与入水管相连接,所述水箱位于入水管的右侧,且水箱的左下方通过出水管与冷却管相连接,所述水箱的上方与连接架相连接,且连接架的下表面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并且第一连接块的右下侧与打印机喷头本体相连接。虽然上述专利中的打印机喷头,可以通过水冷的方式为打印机喷头本体降温,但是对模型散热效果差,在打印一些特殊材料时候,极容易因为散热不稳定从而造成机器的损坏和模型的不完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架,其可承载更多的散热风扇,且将气流进行不同的导向,提高对不同部位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该3D打印机有效提高散热面积和散热范围,提高打印质量和打印材料的适应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架,包括顶板,两个顶部分别与所述的顶板底面固定连接且底部向外延伸的侧翼板,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翼板内侧的导流板,其中,所述的侧翼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的导流呈向外突出的弧形以将气流引导至挂板下方中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侧翼板、导流板和挂板一体形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板的中部形成有装配孔,所述的侧翼板对称地设置在装配孔两侧。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包括喷头架,固定在喷头架上且内部构成有流道的喷头本体,其中,在所述的喷头本体的上固定设置有主散热风扇,所述侧翼板的通孔处固定设置有侧散热风扇,其中,所述的主散热风扇与所述的喷头本体间形成有左右侧出风的流道,所述的导流板将主散热风扇出风引导至喷头出料口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流板将侧散热风扇出风引导至喷头出料口下方以对成型模型进行散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头本体与主散热风扇相邻侧一体形成有散热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头本体与主散热风扇间设置有散热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侧翼板底部设置有朝内延伸的底导流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散热风扇和侧散热风扇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单独控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散热风扇和侧散热风扇分别通过四个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喷头架,在空间上提供了不同的气体流道设计,使内外两个气流流道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可对不同高度的物体进行冷却,如内部气流对喷头处进行散热,外侧气流对增材材料的上表面进行散热,避免打印温度对材料定型的影响。本技术的打印喷头,通过导流板的设计,将不同部位的冷却风进行不同部位的导流,中间的主散热风扇对喷头主体,即散热块进行散热,并通过喷头主体的一部分散热出风引导至喷嘴处,此时其风的温度经过与散热块的热交换,温度有所上升,继而对喷嘴处进行散热,在保证出料稳定的同时提供有效散热,也避免了温度降低过多导致的产品不良,同时将外部的风直接引导至模型最上层,并不与喷嘴发生直接热交换,可对模型进行快速降温,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架,包括顶板11,顶部与所述的顶板底面固定连接且底部呈“八”字形向外延伸的侧翼板12,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翼板内侧的导流板13,其中,所述的侧翼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的导流板呈向外突出的弧形以将导流板内部的气流A引导至挂板11下方中心,同时导流板外侧将自通孔处产生的气流B引导至所述的下方中心的下方,使其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具体地,所述的侧翼板、导流板和挂板一体形成,即三部分为一体加工而成,如铸造或精加工而成,其中,所述的顶板中部形成有装配孔以便装配喷头主体,所述的侧翼板对称地设置在装配孔两侧。本技术的喷头架,在空间上提供了不同的气体流道设计,使内外两个气流流道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可对不同高度的物体进行冷却,如内部气流对喷头处进行散热,外侧气流对增材材料的上表面进行散热,避免打印温度对材料定型的影响。实施例二本技术的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包括所述的喷头架,上端固定在喷头架上且内部构成有流道的喷头本体,其中,在所述的喷头本体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主散热风扇,所述侧翼板的通孔处固定设置有侧散热风扇,其中,所述的主散热风扇与所述的喷头本体间形成有左右侧出风的流道,所述的导流板将主散热风扇出风引导至喷头出料口,所述的导流板将侧散热风扇出风引导至喷头出料口下方以对成型模型的上表面进行散热。本技术的打印喷头,通过导流板的设计,将不同部位的冷却风进行不同部位的导流,中间的主散热风扇对喷头主体,即散热块进行散热,并通过喷头主体的一部分散热出风引导至喷嘴处,此时其风的温度经过与散热块的热交换,温度有所上升,继而对喷嘴处进行散热,在保证出料稳定的同时提供有效散热,也避免了温度降低过多导致的产品不良,同时将外部的风直接引导至模型最上层,并不与喷嘴发生直接热交换,可对模型进行快速降温,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所述的喷头本体上一体形成有散热槽。所述的散热槽横向延伸或者横纵延伸以调节最终被引导至喷嘴处的风量,当然,除了在喷头本体上一体形成散热槽,还可采用在所述的喷头本体与主散热风扇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与散热翅片结构类似,在此不展开描述。实施例三进一步地,为提高对侧散热风扇的气流引导性,所述的侧翼板底部设置有朝内延伸的底导流片,底导流片可进一步提高外侧风的导向性,提高冷却效果。其中,所述的主散热风扇和侧散热风扇分别通过四个螺栓固定连接。使用多点螺栓固定,减少因风扇转动震动产生的不良影响。所述的主散热风扇和侧散热风扇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单独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两个顶部分别与所述的顶板底面固定连接且底部向外延伸的侧翼板,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翼板内侧的导流板,其中,所述的侧翼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的导流呈向外突出的弧形以将气流引导至挂板下方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喷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两个顶部分别与所述的顶板底面固定连接且底部向外延伸的侧翼板,一体形成在所述的侧翼板内侧的导流板,其中,所述的侧翼板上形成有通孔,所述的导流呈向外突出的弧形以将气流引导至挂板下方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板、导流板和挂板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的中部形成有装配孔,所述的侧翼板对称地设置在装配孔两侧。


4.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喷头架,固定在喷头架上且内部构成有流道的喷头本体,其中,在所述的喷头本体的上固定设置有主散热风扇,所述侧翼板的通孔处固定设置有侧散热风扇,其中,所述的主散热风扇与所述的喷头本体间形成有左右侧出风的流道,所述的导流板将主散热风扇出风引导至喷头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荣刘玉山康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