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减震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17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它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模芯组件,所述上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模板上的上固定模芯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上的上活动模芯;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与所述上模芯组件一一对应的下模芯组件,所述下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的下固定模芯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模芯上的下活动模芯,所述下固定模芯和所述下活动模芯配合形成有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成型后的联轴器减震圈统一留在下模板上,方便统一取下联轴器减震圈,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精度高,能够提高联轴器减震圈的成型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Coupling damping ring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轴器减震圈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
技术介绍
联轴器减震圈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并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部的凸台部,所述主体部中包覆有支撑环。目前,联轴器减震圈的生产制造多采用注塑成型,联轴器减震圈成型完成后,上模板和下模板分模,此时所述联轴器减震圈有时会留在下模板上,有时会留在上模板上,使得从模具上取下所述联轴器减震圈变得非常麻烦,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它能够使成型后的联轴器减震圈统一留在下模板上,方便统一取下所述联轴器减震圈,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精度高,能够提高联轴器减震圈的成型精度,提高产品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联轴器减震圈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并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部的凸台部,所述主体部中包覆有支撑环,它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中,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模芯组件,所述上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模板上的上固定模芯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上的上活动模芯;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与所述上模芯组件一一对应的下模芯组件,所述下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的下固定模芯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模芯上的下活动模芯,所述下固定模芯和所述下活动模芯配合形成有模腔;所述下活动模芯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环抵接适配以固定所述支撑环位置的适配部;当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合模时,所述上固定模芯的下端部伸入所述模腔中,所述上固定模芯、上活动模芯、下固定模芯和下活动模芯包围形成用于成型所述联轴器减震圈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包括用于成型所述主体部的主腔体和多个用于成型所述凸台部的凸台腔,所述凸台腔沿所述主腔体的周向分布并与所述主腔体相连通,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主腔体中。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上固定模芯的具体连接方式,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所述上固定模芯一一对应的上装配孔,所述上装配孔包括上安装部和与所述上安装部连通的上通过部,其中,所述上固定模芯嵌装于所述上安装部中并通过至少两个连接螺钉连接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上活动模芯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中,所述上活动模芯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上通过部中。进一步为了限制所述上活动模芯的滑动行程,所述上活动模芯的上端部安装有用于当所述上活动模芯滑动至最下端时,与所述上固定模芯的上端部相抵以限制所述上活动模芯继续向下滑动的第一卡簧;所述上活动模芯的下端部设有向外凸起的限位部,以便当所述上活动模芯滑动至最上端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上固定模芯抵接以限制所述上活动模芯继续向上滑动。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下固定模芯的具体连接方式,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所述下固定模芯一一对应的下装配孔,所述下装配孔包括下安装部和与所述下安装部连通的下通过部,其中,所述下固定模芯嵌装于所述下安装部中;所述下活动模芯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模芯中,所述下活动模芯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下通过部中。进一步为了限制所述下活动模芯的滑动行程,所述下固定模芯中设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所述下活动模芯的下端部安装有用于当所述下活动模芯滑动至最上端时,与所述凸起部的下端部相抵以限制所述下活动模芯继续向上滑动的第二卡簧;所述下活动模芯的上端部设有用于当所述下活动模芯滑动至最下端时,与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部抵接以限制所述下活动模芯继续向下滑动的限位台阶。进一步,所述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还包括多个固定螺钉,其中,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固定螺钉的钉帽与至少一个所述下固定模芯的上端边缘部相抵,以便固定与其相抵的下固定模芯。进一步,所述适配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活动模芯的上端部的支撑孔,所述支撑环的下端部适配于所述支撑孔中。进一步为了引导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所述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引导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导柱和与所述导柱适配的导套,其中,所述导套连接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导柱连接在所述上模板上,并用于当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伸入所述导套中;所述导柱的下端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进一步,所述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当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分模时,推动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分开的弹性组件,其中,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部用于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中的剩余一个相抵。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弹性组件的具体以结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弹簧座;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弹性组件一一对应的弹簧孔,其中,所述弹簧座连接在所述弹簧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部用于当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与所述下模板相抵。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先将橡胶原料放置在所述模腔中,然后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上固定模芯的下端部伸入所述模腔中,模腔中的橡胶原料在外部加热作用下融化并被上固定模芯压入所述成型腔中成型为联轴器减震圈;然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分模,将所述上活动模芯向下顶起,防止联轴器减震圈留在所述上模板上,将所述下活动模芯向上顶起,进而顶起所述联轴器减震圈,方便统一取下所述联轴器减震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模具结构简单、精度高,提高了联轴器减震圈的成型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联轴器减震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联轴器减震圈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联轴器减震圈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并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部的凸台部,所述主体部中包覆有支撑环1,它包括上模板2和下模板3,其中,所述上模板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模芯组件,所述上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模板2上的上固定模芯4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4上的上活动模芯5;所述下模板3上安装有与所述上模芯组件一一对应的下模芯组件,所述下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下模板3上的下固定模芯6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模芯6上的下活动模芯7,所述下固定模芯6和所述下活动模芯7配合形成有模腔;所述下活动模芯7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环1抵接适配以固定所述支撑环1位置的适配部;当所述上模板2和所述下模板3合模时,所述上固定模芯4的下端部伸入所述模腔中,所述上固定模芯4、上活动模芯5、下固定模芯6和下活动模芯7包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联轴器减震圈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并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部的凸台部,所述主体部中包覆有支撑环(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板(2)和下模板(3),其中,/n所述上模板(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模芯组件,所述上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模板(2)上的上固定模芯(4)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4)上的上活动模芯(5);/n所述下模板(3)上安装有与所述上模芯组件一一对应的下模芯组件,所述下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下模板(3)上的下固定模芯(6)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模芯(6)上的下活动模芯(7),所述下固定模芯(6)和所述下活动模芯(7)配合形成有模腔;/n所述下活动模芯(7)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环(1)抵接适配以固定所述支撑环(1)位置的适配部;/n当所述上模板(2)和所述下模板(3)合模时,所述上固定模芯(4)的下端部伸入所述模腔中,所述上固定模芯(4)、上活动模芯(5)、下固定模芯(6)和下活动模芯(7)包围形成用于成型所述联轴器减震圈的成型腔;/n所述成型腔包括用于成型所述主体部的主腔体(81)和多个用于成型所述凸台部的凸台腔(82),所述凸台腔(82)沿所述主腔体(81)的周向分布并与所述主腔体(81)相连通,所述支撑环(1)位于所述主腔体(8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轴器减震圈模具,联轴器减震圈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分布并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部的凸台部,所述主体部中包覆有支撑环(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板(2)和下模板(3),其中,
所述上模板(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上模芯组件,所述上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模板(2)上的上固定模芯(4)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4)上的上活动模芯(5);
所述下模板(3)上安装有与所述上模芯组件一一对应的下模芯组件,所述下模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下模板(3)上的下固定模芯(6)和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下固定模芯(6)上的下活动模芯(7),所述下固定模芯(6)和所述下活动模芯(7)配合形成有模腔;
所述下活动模芯(7)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环(1)抵接适配以固定所述支撑环(1)位置的适配部;
当所述上模板(2)和所述下模板(3)合模时,所述上固定模芯(4)的下端部伸入所述模腔中,所述上固定模芯(4)、上活动模芯(5)、下固定模芯(6)和下活动模芯(7)包围形成用于成型所述联轴器减震圈的成型腔;
所述成型腔包括用于成型所述主体部的主腔体(81)和多个用于成型所述凸台部的凸台腔(82),所述凸台腔(82)沿所述主腔体(81)的周向分布并与所述主腔体(81)相连通,所述支撑环(1)位于所述主腔体(8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减震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上设有与所述上固定模芯(4)一一对应的上装配孔,所述上装配孔包括上安装部(9)和与所述上安装部(9)连通的上通过部(10),其中,
所述上固定模芯(4)嵌装于所述上安装部(9)中并通过至少两个连接螺钉连接在所述上模板(2)上;
所述上活动模芯(5)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模芯(4)中,所述上活动模芯(5)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上通过部(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减震圈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活动模芯(5)的上端部安装有用于当所述上活动模芯(5)滑动至最下端时,与所述上固定模芯(4)的上端部相抵以限制所述上活动模芯(5)继续向下滑动的第一卡簧(11);
所述上活动模芯(5)的下端部设有向外凸起的限位部(12),以便当所述上活动模芯(5)滑动至最上端时,所述限位部(12)与所述上固定模芯(4)抵接以限制所述上活动模芯(5)继续向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减震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3)上设有与所述下固定模芯(6)一一对应的下装配孔,所述下装配孔包括下安装部(13)和与所述下安装部(13)连通的下通过部(14),其中,
所述下固定模芯(6)嵌装于所述下安装部(13)中;
所述下活动模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甲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多密特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