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方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16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45
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前后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包括上部的水平部和下部开口朝上的U型部,水平部的底面中部与U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为一体结构,螺纹杆的中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螺纹杆分别能沿对应的透槽移动,螺纹杆的下部分别套装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纹杆与弹性伸缩杆相配合的方式调节对应的夹板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穿线管固定或者电线固定的切换,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弹性伸缩杆,当墙体发生震动时,能够对夹板固定的电线进行竖向的缓冲抗震,能够提升电线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适用于穿线管对多根电线的安装固定,还适用于对普通民用零线和火线的安装固定,实用性强。

A kind of fixed installa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线固定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属于电气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现在室内电线施工安装,大多采用穿线管套装多根电线暗装于墙体和直接将零线和火线两根电线明装于墙体两种方式,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电线施工安装,都需要安装固定装置对穿线管或者直接将零线和火线两根电线进行固定,从而将电线固定于墙体,但是现有技术中鲜少有能够同时适用于穿线管的安装固定又能适用于零线和火线两根电线的安装固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前后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包括上部的水平部和下部开口朝上的U型部,水平部的底面中部与U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为一体结构,壳体通过水平部安装于墙体,壳体的内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块弧形的夹板,夹板的凹面分别朝向壳体的中部,每块夹板的凸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弹性伸缩杆铰接连接,位于壳体下部的两夹板的凸面中间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的上端,U型部的两侧底面分别开设弧形的透槽,螺纹杆的中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螺纹杆的下端贯穿对应的透槽位于壳体的外部,螺纹杆分别能沿对应的透槽移动,螺纹杆的下部分别套装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位于壳体的外部。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所述的壳体水平部两侧分别开设竖向的螺孔,螺孔内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栓,壳体通过螺栓安装于墙体。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所述的螺栓为膨胀螺栓。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所述的夹板的凸面分别固定安装橡胶垫。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在固定套装多根电线的穿线管时,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先将穿线管沿前后方向从壳体的中部穿过,使得穿线管位于壳体内的四块夹板之间,工作人员通过调节U型部两侧的螺纹杆沿对应的透槽移动,并向上推动对应的螺纹杆,使得下部的两夹板分别向壳体中部靠拢,四块夹板的凹面分别与穿线管的外周接触配合,并通过旋动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将对应的螺纹杆固定于U型部,使得夹板将穿线管夹紧;当本装置固定零线和火线电线时,如图所示,工作人员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拧松,使得螺纹杆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零线和火线分别沿前后方向从壳体左右两侧的两夹板之间穿过,由于夹板的凸面两侧分别通过弹性伸缩杆与对应的壳体内壁接触配合,使得每块夹板两侧与对应的壳体的内壁的距离可以通过对应的弹性伸缩杆进行调节,从而可以适应相对穿线管直径小的普通电线,同时工作人员再调节U型部下部的两螺纹杆,使得对应的夹板与之上部的夹板的凹面分别与对应的电线外周接触配合,并通过旋紧对应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将对应的螺纹杆固定于U型部,使得壳体内两侧上下相对应的两块夹板分别将对应的电线夹紧;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螺纹杆与弹性伸缩杆相配合的方式调节对应的夹板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穿线管固定或者电线固定的切换,同时本技术采用弹性伸缩杆,当墙体发生震动时,能够对夹板固定的电线进行竖向的缓冲抗震,能够提升电线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既适用于穿线管对多根电线的安装固定,还适用于对普通民用零线和火线的安装固定,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零线和火线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前后两端开口的壳体1,壳体1包括上部的水平部和下部开口朝上的U型部,水平部的底面中部与U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为一体结构,壳体1通过水平部安装于墙体,壳体1的内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块弧形的夹板2,夹板2的凹面分别朝向壳体1的中部,每块夹板2的凸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壳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弹性伸缩杆3铰接连接,位于壳体1下部的两夹板2的凸面中间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4的上端,U型部的两侧底面分别开设弧形的透槽5,螺纹杆4的中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6,螺纹杆4的下端贯穿对应的透槽5位于壳体1的外部,螺纹杆4分别能沿对应的透槽移动,螺纹杆4的下部分别套装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7,第二螺母7位于壳体1的外部。本技术在固定套装多根电线的穿线管时,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先将穿线管沿前后方向从壳体1的中部穿过,使得穿线管位于壳体1内的四块夹板2之间,工作人员通过调节U型部两侧的螺纹杆4沿对应的透槽5移动,并向上推动对应的螺纹杆4,使得下部的两夹板2分别向壳体1中部靠拢,四块夹板2的凹面分别与穿线管的外周接触配合,并通过旋动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将对应的螺纹杆4固定于U型部,使得夹板2将穿线管夹紧;当本装置固定零线和火线电线时,如图2所示,工作人员将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拧松,使得螺纹杆4处于竖直状态,然后将零线和火线分别沿前后方向从壳体1左右两侧的两夹板2之间穿过,由于夹板2的凸面两侧分别通过弹性伸缩杆3与对应的壳体1内壁接触配合,使得每块夹板2两侧与对应的壳体1的内壁的距离可以通过对应的弹性伸缩杆3进行调节,从而可以适应相对穿线管直径小的普通电线,同时工作人员再调节U型部下部的两螺纹杆4,使得对应的夹板2与之上部的夹板2的凹面分别与对应的电线外周接触配合,并通过旋紧对应的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将对应的螺纹杆4固定于U型部,使得壳体1内两侧上下相对应的两块夹板2分别将对应的电线夹紧;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螺纹杆4与弹性伸缩杆3相配合的方式调节对应的夹板2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穿线管固定或者电线固定的切换,同时本技术采用弹性伸缩杆3,当墙体发生震动时,能够对夹板2固定的电线进行竖向的缓冲抗震,能够提升电线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既适用于穿线管对多根电线的安装固定,还适用于对普通民用零线和火线的安装固定,实用性强。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壳体1水平部两侧分别开设竖向的螺孔8,螺孔8内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栓9,壳体1通过螺栓9安装于墙体。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螺栓9将壳体1与墙体进行连接,使得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螺栓9为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的性能更优且更能适应墙体的变化,在墙体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两端开口的壳体(1),壳体(1)包括上部的水平部和下部开口朝上的U型部,水平部的底面中部与U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为一体结构,壳体(1)通过水平部安装于墙体,壳体(1)的内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块弧形的夹板(2),夹板(2)的凹面分别朝向壳体(1)的中部,每块夹板(2)的凸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壳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弹性伸缩杆(3)铰接连接,位于壳体(1)下部的两夹板(2)的凸面中间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4)的上端,U型部的两侧底面分别开设弧形的透槽(5),螺纹杆(4)的中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6),螺纹杆(4)的下端贯穿对应的透槽(5)位于壳体(1)的外部,螺纹杆(4)分别能沿对应的透槽移动,螺纹杆(4)的下部分别套装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7),第二螺母(7)位于壳体(1)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电线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两端开口的壳体(1),壳体(1)包括上部的水平部和下部开口朝上的U型部,水平部的底面中部与U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为一体结构,壳体(1)通过水平部安装于墙体,壳体(1)的内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块弧形的夹板(2),夹板(2)的凹面分别朝向壳体(1)的中部,每块夹板(2)的凸面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壳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弹性伸缩杆(3)铰接连接,位于壳体(1)下部的两夹板(2)的凸面中间分别固定连接螺纹杆(4)的上端,U型部的两侧底面分别开设弧形的透槽(5),螺纹杆(4)的中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6),螺纹杆(4)的下端贯穿对应的透槽(5)位于壳体(1)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方陈曦张博怀杨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