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国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按照安全为重、生态优先、环境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的原则,要求通过构建“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体系,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渗”则主要是靠各种透水排水体系来支撑。井点降水通常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该方法能使基土中的水分排出,使基土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防止基土的移位及沉降,使地基处在干燥的施工环境中,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在复杂的地基施工环境中,可以利用不同的井点,针对不同的地基以及施工环境进行不同的综合设计、布局。在井点降水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带孔洞的钢管作为井管,吊放管井时将井管连续沉入,井管间的连接要牢靠,方向要垂直,管井放置好后,管井要高于孔口0.5m。传统钢管会消耗大量钢材,制造工艺繁杂,造价较高。长期以来,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不受重视,随着混凝土用量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和/或再生砂头17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300~500份、固化剂5~10份、水90~15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和/或再生砂头17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300~500份、固化剂5~10份、水90~15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由减水剂、增强剂和可再分散性胶粉组成,三者的重量份比例为2: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型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盐型增强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钠或硫酸钾中的一种。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斌,徐开胜,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