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13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透水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由再生砖骨料和/或再生砂头、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剂、水制备而成,其中再生砖骨料和再生砂头的粒径均为5~15mm。该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采用建筑垃圾中的再生砖骨料和再生砂头制作而成,一方面使井管的原料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减少了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传统钢质井管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具有更佳的透水率、阻泥效果和不易堵孔的优良性能,且强度高、稳定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生产设备成本低,且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的排放,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A new permeable concrete well pip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国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按照安全为重、生态优先、环境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的原则,要求通过构建“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体系,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渗”则主要是靠各种透水排水体系来支撑。井点降水通常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该方法能使基土中的水分排出,使基土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防止基土的移位及沉降,使地基处在干燥的施工环境中,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在复杂的地基施工环境中,可以利用不同的井点,针对不同的地基以及施工环境进行不同的综合设计、布局。在井点降水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带孔洞的钢管作为井管,吊放管井时将井管连续沉入,井管间的连接要牢靠,方向要垂直,管井放置好后,管井要高于孔口0.5m。传统钢管会消耗大量钢材,制造工艺繁杂,造价较高。长期以来,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不受重视,随着混凝土用量的增大,因开采砂石骨料而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大量混凝土建筑物因达到使用年限或市政需要而被拆除,也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如果能利用废弃的建筑砖瓦和再生砂头作为再生砂石骨料以替代天然砂石骨料,并将其应用在新的领域,不仅能降低成本、节省矿物资源、缓解砂石骨料供求矛盾,还能减轻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再生砖骨料是指将废弃建筑红砖通过破碎、分级、清洗,并按国家标准对骨料颗粒级配的要求相互配合后得到的混凝土骨料。再生砖骨料均来自建筑垃圾回收后,经过破碎、分选、淋洗后得到的粒径为5-10mm的再生砖颗粒;再生砂为干粉砂浆制备过程中处理下的粒径为5-10mm的砂头。系统研究再生砖骨料和再生砂的基本性质,以求制备出再生砂石骨料,并将其与天然砂石骨料进行对比,充分掌握再生砂石骨料的特性,并将其用于制备高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尚未见采用建筑废砂和建筑砖骨料混合制作透水混凝土井管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及其制备方法,与传统钢质井管相比,该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具有更佳的透水率、阻泥效果和不易堵孔的优良性能,且强度高、稳定性好;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生产设备成本低,且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的排放,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和/或再生砂头17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300~500份、固化剂5~10份、水90~15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化剂由减水剂、增强剂和可再分散性胶粉组成,三者的重量份比例为2:2: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型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盐型增强剂。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钠或硫酸钾中的一种。上述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筛选出其中的砖骨料,将砖骨料破碎后经孔径为5mm和15mm的筛网筛分,得粒径为5~15mm的再生砖骨料;S2:将预拌砂浆用砂余下的废砂头经孔径为5mm和15mm的筛网筛分,得粒径为5~15mm的再生砂头;S3:将步骤S1制备的再生砖骨料、步骤S2制备的再生砂头、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剂和水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比例进行混合,得混凝土砂浆;S4:采用立式悬辊法成型工艺将步骤S3制备的混凝土砂浆加工成井管型坯;S5:将井管型坯带模具养护1天后拆模,洒水养护7天,自然养护28天,得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采用建筑垃圾中的再生砖骨料和再生砂头制作而成,一方面使井管的原料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减少了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和透水率高的特点。3、与传统钢质井管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具有更佳的透水率、阻泥效果和不易堵孔的优良性能。4、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生产设备成本低,且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的排放,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1000份、再生砂头700份、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50份、固化剂5份、水10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钠。该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筛选出其中的砖骨料,将砖骨料破碎后经孔径为5mm和15mm的筛网筛分,得粒径为5~15mm的再生砖骨料;S2:将预拌砂浆用砂余下的废砂头经孔径为5mm和15mm的筛网筛分,得粒径为5~15mm的再生砂头;S3:将步骤S1制备的再生砖骨料、步骤S2制备的再生砂头、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剂和水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比例进行混合搅拌3min,得混凝土砂浆;S4:采用立式悬辊法成型工艺将步骤S3制备的混凝土砂浆加工成井管型坯;S5:将井管型坯带模具养护1天后拆模,洒水养护7天,自然养护28天,得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实施例2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1700份、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50份、固化剂5份、水10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钾。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砂头1700份、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50份、固化剂5份、水10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钾。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100份、再生砂头1600份、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50份、固化剂10份、水10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700份、再生砂头1000份、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5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和/或再生砂头17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300~500份、固化剂5~10份、水90~15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再生砖骨料和/或再生砂头17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300~500份、固化剂5~10份、水90~150份,所述再生砖骨料的粒径为5~15mm,所述再生砂头的粒径为5~1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由减水剂、增强剂和可再分散性胶粉组成,三者的重量份比例为2: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型减水剂,所述增强剂为硫酸盐型增强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透水混凝土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为硫酸钠或硫酸钾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斌徐开胜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